首页期刊导航|润滑与密封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润滑与密封
润滑与密封

贺石中

月刊

0254-0150

rhymf@gmeri.com;rfbjb@163.net

020-32385313,32385312

510700

广州市黄埔区茅岗路828号广州机械科学研究所

润滑与密封/Journal Lubrication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润滑与密封》创刊于1976年,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会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主办。该刊于1992年、1996年、2000年和2004年连续四届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5年成为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i)Ei Page One数据库收录期刊,并于2004年成为Ei Compendex核心数据库收录期刊:1996年成为《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1999年入选为万方数据库收录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用刊。杂志主要介绍摩擦、磨损、润滑、密封的基础理论研究、试验成果及应用情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结构和材料参数对旋转轴唇形密封可靠性影响

    韩兆张付英吴继豪杨朋伟...
    153-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流量因子统计学方法建立油封密封区域的混合润滑数值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求解,分析结构和材料参数对油封密封可靠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研究的参数范围内,静态密封可靠性随腰厚、腰长、空气侧唇角、弹簧的弹性模量、橡胶硬度的增加而提高,随过盈量、油侧角和理论接触宽度的增大而减小;当过盈量为0.4~0.55 mmm、理论接触宽度为0.3~0.6 mm、油侧角为35°~50°、空气侧唇角为15°~30°、腰厚为1.0~1.3 mm、腰长为0.9~1.2 mm、弹簧模量为1 175~1 250 MPa,橡胶硬度为70HA~85HA时有利于油封可靠性的提高,且在此取值范围内,动态密封可靠性随过盈量、油侧唇角、橡胶材料硬度、腰厚和理论接触宽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弹簧弹性模量、腰长、空气侧唇角的增大而减小.

    唇形密封动态密封静态密封密封可靠性泵吸率摩擦扭矩

    液晶润滑碳化硅/聚酰亚胺配副体系摩擦性能初探

    张靓高新蕾史淼淼程宇威...
    161-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液晶作为润滑剂对碳化硅/聚酰亚胺配副体系的润滑效果以及影响系统减摩性能的因素,分别选用单分子液晶4-氰基-4'-戊基联苯(5CB)和质量分数90%5CB-10%4'-氰基-(1,1'-联苯)-4-基4-乙基环己烷-1-羧酸酯(2CEPPN)混合液晶作为润滑剂,使用UMT-3微摩擦试验机对碳化硅/聚酰亚胺配副体系进行摩擦学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单分子液晶和混合液晶作为润滑剂,对碳化硅/聚酰亚胺配副体系都具有较好的减摩效果,甚至可以达到超滑状态,其中混合液晶比单分子液晶具有更好的减摩效果;混合液晶在低载荷及较高转速下可以获得良好的减摩效果,并且能使碳化硅/聚酰亚胺配副体系在较长时间里实现超滑行为.

    液晶聚酰亚胺碳化硅超滑

    碳量子点的润滑机制及其作为润滑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滕家皇邹帅彭茂珲黄福川...
    168-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的零维碳基纳米材料,具有体积小、可设计性强、生物相容性高、分散性和稳定性好、合成方式多和成本低等优势,被认为是一种绿色、高效的润滑材料.许多研究已证实碳量子点作为润滑添加剂具有出色的摩擦学性能.综述碳量子点作为润滑添加剂的润滑机制、功能化的研究进展,总结碳量子点作为润滑添加剂在水基润滑剂、润滑油、润滑脂以及水凝胶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展望碳量子点作为新型润滑添加剂的前景和研究方向.充分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来探究碳量子点作为润滑添加剂的润滑机制,同时强化碳量子点的多功能性研究,并探索碳量子点与其他添加剂之间的兼容性,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碳量子点摩擦纳米添加剂润滑机制功能化

    新型硫化聚酯在深孔钻切削油中的润滑极压性能研究

    熊红旗侯海燕张鹏戴恩期...
    181-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四球极压抗磨试验及攻丝扭矩试验对比新型硫化聚酯和氯化石蜡等添加剂在深孔钻切削油中的润滑性和极压抗磨性,探讨新型硫化聚酯在深孔钻切削油中取代氯化石蜡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新型硫化聚酯相比氯化石蜡具有更优异的性能,能有效提高切削油的润滑和极压抗磨性能,能显著提高切削油的烧结负荷.新型硫化聚酯能有效取代氯化石蜡,作为深孔钻切削油的无氯极压添加剂.

    硫化聚酯深孔钻切削油氯化石蜡润滑极压性能

    PTFE唇形密封结构优化方法研究

    杨芳张海涛冯涛黄宏艳...
    186-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参数化建模和神经网络技术提出一种PTFE双唇形油封结构的优化方法.以密封唇唇厚及唇尖坐标作为设计变量,建立双唇形油封的参数化模型,通过拉丁超立方抽样与有限元方法开展试验设计,引入神经网络拟合代理模型近似代替目标函数,综合分析各设计变量对接触压力、径向力及等效应力的影响;以接触压力最大,等效应力和径向力最小为优化目标,采用优化算法在设计空间内寻优,建立双唇形密封结构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唇封结构最大接触压力增大了 6.3%,且接触压力分布更符合良好密封的要求;密封唇最大等效应力和最大径向力均有明显减小,提高了油封的可靠性.唇形油封性能的改善证实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唇型密封参数优化神经网络代理模型参数化建模

    高压油品传感器设计及性能研究

    石永胜吴玉宽张博雯佟关举...
    192-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时监测润滑油中的水、氧化物、金属颗粒等污染物,对风电、钢铁等行业的大型设备正常运转具有重要意义,而传统的油品传感器由于工作压力较低而使应用范围受限.设计一款高压润滑油多参数传感器,以液压油中水污染检测为例,测试该传感器在不同压力下的性能,并采用含水量0.8%(质量分数)的油液进行重复性实验.实验发现,该传感器可在0~18 MPa压力范围内工作正常,且传感器输出变化与油液压力变化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当油液压力保持不变时,传感器输出稳定性较好;该传感器在高压环境中可以正常检测含水率的变化,且高压实验后的传感器在常压下的检测灵敏度变化小于1%,表明传感器具有较好的压力稳定性.

    高压传感器润滑系统污染物在线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