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润滑与密封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润滑与密封
润滑与密封

贺石中

月刊

0254-0150

rhymf@gmeri.com;rfbjb@163.net

020-32385313,32385312

510700

广州市黄埔区茅岗路828号广州机械科学研究所

润滑与密封/Journal Lubrication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润滑与密封》创刊于1976年,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会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主办。该刊于1992年、1996年、2000年和2004年连续四届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5年成为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i)Ei Page One数据库收录期刊,并于2004年成为Ei Compendex核心数据库收录期刊:1996年成为《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1999年入选为万方数据库收录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用刊。杂志主要介绍摩擦、磨损、润滑、密封的基础理论研究、试验成果及应用情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考虑温度影响的非对称蓄能弹簧密封圈密封性能研究

    覃洲扬王雅静冯镇军徐明朗...
    168-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一类非对称蓄能弹簧密封圈,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不同温度下密封圈圈长、内外唇长差值和竖向间隙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正交试验法对密封圈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线接触压力和有效密封长度逐渐增加,峰值接触压力逐渐降低;随着圈长的增加,线接触压力单调增加,有效密封长度单调减小,而峰值接触压力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非线性变化趋势;随着内外唇长差值的增加,线接触压力、有效密封长度和峰值接触压力均存在极值点;在给定温度下,主要设计参数对线接触压力和有效密封长度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密封圈圈长、内外唇长差值和竖向间隙,对峰值接触压力的影响最为显著的设计参数是内外唇长差值,其次是竖向间隙.

    非对称蓄能弹簧密封圈静密封性能正交试验法结构优化

    超高转速机械密封热力耦合变形分析

    谢星王永乐丁思云李香...
    175-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超高转速机械密封热力耦合变形问题,建立机械密封环三维结构模型,根据实际运行工况与经验计算公式确定密封环热载荷与力载荷边界条件.采用有限元方法,开展常温与高温工况下密封环温度与变形场计算,分析不同转速与冷却水压力下密封环端面最高温度与最大轴向变形量变化.结果表明:常温工况下,密封环温度分布受端面摩擦热影响,密封端面最高温度为220 ℃,密封环变形量较小,且端面最高温度和轴向变形量随着转速的增大而增大;高温工况下,密封环温度分布受端面摩擦热和高温介质传热影响,密封端面最高温度为746℃,密封环变形量大,且端面最高温度随着转速的增大而增大,最大轴向变形量随着转速的增大而减小;内静环端面最大轴向变形量随冷却水压力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

    机械密封超高转速有限元计算热力耦合变形分析

    户内高压开关设备操动机构润滑脂选用研究

    邓先钦黄雄健周谷亮丁敏...
    182-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压开关是电力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开关设备,其操动机构的润滑是影响开关运行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操动机构典型零部件的机械结构特性、工况、摩擦种类以及其润滑需求,提出适合的润滑脂品种.利用模型和机器学习对提出的润滑脂的极压性能和寿命进行预测,利用S-N曲线近似估计和可靠性计算方法对该润滑脂润滑下操动机构的磨损量进行预测,验证了提出的润滑脂满足操动机构的润滑和寿命需求.

    高压开关摩擦磨损润滑脂寿命预测滚针轴承

    新型L形密封圈密封性能有限元分析

    李涛薛志武
    18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考虑橡胶材料、介质等多种因素对新型密封圈的密封性能影响,利用ABAQUS软件对新型L形密封圈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接触界面的接触压力分布.基于FFT的方法,将重构后的表面形貌特征与接触压力建立函数关系,采用栅格模型搜寻泄漏通道,依托平行平板模型进行流体力学分析,求解泄漏率.研究在2.6 MPa的流体压力下,不同厚度的密封圈的应力应变和密封面接触压力分布.结果表明:随着密封圈厚度和介质压力增大,体积泄漏率呈上升趋势,泄漏通道接触面积逐步扩大.研究结果对新型橡胶密封圈的寿命预测和失效分析具有指导意义.

    密封圈接触压力泄漏率密封性能栅格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