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软件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软件导刊
软件导刊

高建平

月刊

1672-7800

softwaerguide@163.com

027-87821070

430071

湖北武汉洪山路2号湖北科教大厦D座5楼

软件导刊/Journal SoftWare Guide
查看更多>>《软件导刊》杂志是2002年经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湖北省科技厅主管、湖北省信息学会主办的全国性计算机软件类学术期刊。《软件导刊》杂志以服务计算机软件事业为使命,以“引领软件学科发展方向,响应软件产业发展潮流”为办刊宗旨,积极反映软件学科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把握学科发展趋势,促进学术交流,推动产业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DAM_XGCN的疾病辅助诊断模型

    陈燕龚庆悦李铁军王红云...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挖掘患者治疗中诊断疾病指标变化特点,提出一种疾病辅助诊断模型(DAM_XGCN).首先使用XG⁃Boost预处理中西医指标数据,将指标诊断重要性排序结果可视化;其次将高等级指标及患者就诊时序信息输入到图卷积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以三甲医院名医亲自记载近17年的临床医案为基础,得到一/二/三维乙肝小、大三阳指标组合的交/差集结果,该模型预测结果准确率达72%,比传统方法提高10%以上.DAM_XGCN模型不仅可有效学习中西医诊断指标间的复杂关联信息,辅助医生临床诊断,而且能追踪模型中各环节输出结果.

    图卷积网络XGBoost中西医诊断乙肝智慧医疗

    多车场多车型电动汽车路径优化研究

    张惠珍姜晶
    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降低电动汽车在物流配送过程中的成本,根据电动汽车类型的多样性,主要从电动汽车的容量限制、单次行驶里程、充电方式等方面考虑,提出多车场多车型电动汽车车辆路径问题.针对该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提出一种二阶段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第一阶段使用K-means聚类算法对客户进行分组,第二阶段使用改进的蚁群算法为已分组客户规划TSP路线.改进蚁群算法规划的路线距离相比传统蚁群算法最多减少了37.5%,总成本降低了19.3%.最后结合算例对提出的二阶段算法进行检验与分析.通过对6组实例求得的结果分析得出二阶段算法求解正确率高达83.33%,相比GRASP算法可多求得一组最优解.

    二阶段算法多车型多车场电动汽车路径优化

    基于蒙特卡洛仿真的机场值机系统优化研究

    王加冕陶翼飞罗俊斌张源...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民航业的高速发展,当前机场值机存在旅客排队拥堵、等待时间较长现象,严重影响旅客值机效率,降低机场服务满意度.针对该问题,基于蒙特卡洛仿真原理,以某机场为例结合现场数据调查,确定旅客到达和柜台服务时间所服从分布方式,并求解其数学期望,建立参数化仿真模型.通过排队论得到系统稳态下的最小值机柜台开放数量,针对不同值机柜台开放数量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开放最佳值机柜台数量时,值机排队时间降低68%.研究表明,合理配置资源,能够在保证旅客服务满意度的同时,获得更小的单位时间总成本.

    机场值机排队蒙特卡洛仿真开放柜台数优化配置

    基于PSO-SVM的产品服务系统配置

    崔兆亿耿秀丽
    8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品服务系统(PSS)配置目的是根据客户需求,从产品模块和服务模块的实例中找出特定的实例组合.为了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客户需求,快速准确地给出相应PSS配置,可将其视为多分类问题,提出基于支持向量机的PSS配置方法.支持向量机对内部参数依赖性极高,为了找出与分类问题相契合的参数,利用粒子群算法全局寻优能力,搜索支持向量机最优参数,将最优参数代入支持向量机模型中,得出用于满足客户需求的最优PSS配置方案.以中央空调产品服务系统配置为例进行分析,得出PSO-SVM正确率为89.84%,比传统支持向量机提高6.75%,验证了该方法有效性.

    产品服务系统支持向量机粒子群算法

    Biot-JCAL模型参数的遗传算法逆推

    吴量刘学文熊鑫忠庞金祥...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改进遗传算法模型逆推多孔聚氨酯发泡材料声学模型参数,在参数逆推过程中,针对多孔聚氨酯发泡材料,根据阻抗管测量的吸声系数使用遗传算法逆推Biot-JCAL模型中的所有参数.同时为保证逆推结果的准确性,提出新的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最后利用商业逆推软件FOAM-X与实验设备共同验证了逆推结果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FOAM-X的逆推结果,孔隙率和流阻率与测试结果的最小误差分别提高了0.055和1381,杨氏模量、泊松比和阻尼损耗因子的逆推结果也符合实验测试结果误差范围.

    多孔吸声遗传算法参数逆推物理参数

    改进误匹配剔除的SLAM算法

    伞红军王汪林陈久朋王晨...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ORB特征点提取与匹配过程中存在的部分误匹配现象,提高智能移动机器人的位姿估计精度,基于ORB-SLAM2系统框架改进误匹配剔除算法,对RGB图像中ORB特征点的提取进行优化,同时降低关键帧中ORB特征点的误匹配率.实验结果表明,改进误匹配剔除的SLAM算法较RANSAC算法在正确匹配点对数量和运行速度上分别提高了7%、38%.在进行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时,采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公开TUM数据集分别对ORB-SLAM2与改进误匹配剔除的SLAM算法有效性进行验证,后者均方根误差和均值误差较前者分别优化了26%和20%.改进误匹配剔除的SLAM算法不仅能快速处理相机读取的每一帧图像,而且能提高正确匹配点对数量与回环检测精度,从而提升智能移动机器人的位姿估计精度.

    SLAMORB特征点误匹配剔除RANSAC算法位姿估计精度移动机器人

    车联网中基于SDN的移动边缘计算卸载策略

    章宦成王海江
    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车联网场景特殊性对许多任务的时延要求非常高,而移动边缘计算技术实现了将服务端下沉至用户一侧,与云端相比,其具备更低的时延及更高的网络服务质量.为了减少车联网中的时延消耗、能量消耗并提高计算任务卸载成功率,设计了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移动边缘计算卸载策略.在该策略对任务的计算消耗、通信消耗和延迟时间等数个维度进行建模,并根据任务特性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计算其卸载位置,同时借助软件定义网络技术的控制器实现对边缘服务器资源的调控并下发流表控制卸载流量走向.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在提高MEC服务器任务卸载成功率的同时,减少完成任务所需的时延消耗与MEC服务器的能源消耗.

    移动边缘计算车联网计算卸载软件定义网络

    磁粉制动器的改进全局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王惠白国振王海波宋慧文...
    110-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磁粉制动器的非线性和滞后性对加载系统的动态响应及加载精度产生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扰动观测器的磁粉制动器全局快速终端滑模控制,通过扰动观测器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通过电磁学原理推导出系统的基本数学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系统进行辨识,得到系统近似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并与常规PID控制、指数趋近律的滑模控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对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改进的全局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进一步增加了系统鲁棒性.

    磁粉制动器扰动观测器滑模控制粒子群算法PID控制指数趋近律

    基于刀具温度测量的刀具磨损状态监控研究

    董慧婷陈佳鑫李莹刘晓峰...
    117-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刀具使用寿命、提高加工效率,需要实时监控刀具磨损状态.通过建立不同磨损量的刀具模型进行切削仿真,获得不同刀具磨损量下的切削温度.以硬质合金刀具切削316不锈钢为例,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切削过程中的切削热传递过程、刀具磨损过程和磨损机理,在此基础上运用Abaqus软件建立有限元切削仿真模型,通过改变速度、切深等切削参数,找到切削温度与刀具磨损之间的关系,为实际切削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切削过程中,切削力与切削温度变化趋势表现出一致性,切削热主要集中于切屑与前刀面接触区域及刀尖区域,在切削过程中切削力分布不均匀.在切削参数中,背吃刀量对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前刀面磨损量次之.在刀具剧烈磨损之后,刀尖温度上升了11.32%,主切削力上升了12.5%,说明随着前刀面磨损量的增加,切削温度不断升高,切削力不断增大,刀尖温度也随着速度和背吃刀量的增加而升高.因此,在切削过程中要合理选择切削参数,及时监测刀具磨损情况.

    刀具磨损切削温度切削力背吃刀量切削速度智能制造

    采用超声指端动脉容积测量的内皮功能检测

    梁志强安蒙蒙毛涛郑政...
    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无创、准确地对血管内皮功能进行检测,首次提出将超声指端动脉容积测量与血流介导血管扩张(FMD)原理相结合的血管内皮功能检测方法.将超声用于指端动脉容积变化测量,可直接反映肱动脉阻断前后指端动脉容积和血流量变化.专门设计一个指套式超声传感器,提出求取多次超声回波信号的二维能量谱,并在超声探头中心频率与脉率交汇的频率区域内进行谱峰搜索的算法,极大地消除了各种干扰对测量的影响,同时提出血管内皮功能评价指标.由t检验结果可知,该指标在两个年龄受试组中有显著差异(P=0.002),青年受试组血管内皮功能评价指标的值(0.92±0.20)明显高于中年受试组(0.47±0.30),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无创、准确、稳定可靠的血管内皮功能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利于心血管疾病防治.

    超声测量指端动脉容积FMD二维能量谱血管内皮功能评价指标智慧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