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加工工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加工工艺
热加工工艺

李斌

半月刊

1001-3814

rjggy@vip.163.com

029-38316271 38316273

713102

陕西兴平市44信箱

热加工工艺/Journal Hot Working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铸造、锻压、焊接、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等领域的试验研究论文和技术报告,介绍具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的先进经验和实用热加工技术信息。本刊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是金属学及金属工艺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用刊,常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机械工程文摘、中国有色金属文献数据库、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i Page One数据库等10余种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主要荣誉: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全国优秀国防科技期刊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GW83镁合金固溶处理工艺研究

    徐刚向家林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铸态GW83镁合金进行不同温度和时间的固溶处理,采用OM、SEM、EDS、硬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不同固溶处理对GW83镁合金微观组织与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GW83镁合金组织主要由α-Mg、大量连续状Mg24(Gd,Y)5相和少量颗粒状Mg5(Gd,Y)相组成.随着固溶处理时间的增加,GW83镁合金的晶粒尺寸逐渐增大,硬度先升高后降低.在525 ℃×4h固溶的GW83镁合金晶界处的Mg24(Gd,Y)5相大部分溶解,晶粒未明显长大,合金的硬度达到最大值82.6 HV.525 ℃×4 h为GW83镁合金的理想固溶处理工艺.

    GW83镁合金固溶处理微观组织硬度

    ZL205A铝合金电弧增材制造工艺及力学性能

    严侃张伟强高磊高志杰...
    13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薄壁高强度铝合金壳体产品的制造技术需求,开展了ZL205A铝合金电弧增材制造工艺及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ZL205A铝合金电弧增材制造工艺为:送丝速度6~9 m/min、增材速度0.01~0.02 m/s、电压130%~140%时可获得成形形貌良好、内部组织均匀的ZL205A壳体样件.采用固溶+时效热处理工艺,即固溶温度540 ℃、固溶时间600 min、淬火温度40℃、时效温度160 ℃、时效时间240 min,样件抗拉强度达到444~455 MPa,伸长率达到9%~10%,获得了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铝合金ZL205A壳体电弧增材制造

    KI无氰镀液体系银-石墨-石墨烯复合镀层的制备及性能

    庞震丁一韩钰高健峰...
    137-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变电站内户外高压隔离开关触头表面镀银层磨损和腐蚀问题突出,进而导致电触头发热严重,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较大的隐患.在无氰化体系下,选用碘化钾(KI)作为电镀银配位剂,通过复合电沉积技术制备了综合性能优良的银-石墨-石墨烯复合镀层.通过结合力试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疏水性试验、接触电阻试验与电化学腐蚀试验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石墨添加量对镀层结合力、接触电阻、耐蚀性能及表面形貌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当石墨烯添加量为2g·L-1、石墨含量为30g·L-1时,镀层与基体结合良好,组织致密,粗糙度最低,为0.48 μm,接触角和接触电阻适中,分别为98.3°、46.7 µΩ,银-石墨-石墨烯复合镀层的综合性能最好.

    银-石墨-石墨烯复合镀层复合电沉积法KI体系

    喷丸及磨削对8Cr4Mo4V钢残余应力及位错密度分布的影响

    张兴洪李正辉周丽娜刘永宝...
    145-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喷丸作为8Cr4Mo4V钢的机械强化工艺,可在材料表层形成近300 μm的残余压应力层,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接触疲劳性能.由于喷丸后材料的近表层粗糙度较大,同时存在开裂的碳化物,需进行磨削处理.磨削工艺引入的附加应力,对于喷丸后的应力分布存在较大的影响.通过SEM、XRD、残余应力测试等方法,探究了喷丸加磨削工艺对于8Cr4Mo4V钢表层组织结构与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喷丸强度的提高,残余应力的分布加深,应力影响层的深度最高达到320 µm左右.由于喷丸后材料表面的高应力和高密度位错,马氏体衍射峰产生峰位左偏、半高宽增加、强度降低的现象.基于采用WH理论计算位错密度的方法,给出了表层位错密度分布与残余应力分布的关系.

    喷丸残余应力位错密度磨削

    GH2132螺栓使用性能研究

    孙昂谢凡王立东蔡正旭...
    150-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国产螺栓的显微组织、抗拉强度、扭矩-预紧力、酸性盐雾腐蚀.结果表明:采用国产GH2132合金制备的螺栓内部无明显缺陷,晶粒尺寸相对均匀,螺纹处晶粒呈现流线型.经过表面涂覆后,预紧力约在15kN,抗拉强度均在27.9 kN以上,满足设计要求.经过不同时长酸性盐雾试验后,国产材料制备的螺栓表面形貌与进口材料相似,并且螺栓拉伸强度与进口材料相当.

    国产GH2132合金螺栓使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