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加工工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加工工艺
热加工工艺

李斌

半月刊

1001-3814

rjggy@vip.163.com

029-38316271 38316273

713102

陕西兴平市44信箱

热加工工艺/Journal Hot Working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铸造、锻压、焊接、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等领域的试验研究论文和技术报告,介绍具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的先进经验和实用热加工技术信息。本刊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是金属学及金属工艺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用刊,常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机械工程文摘、中国有色金属文献数据库、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i Page One数据库等10余种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主要荣誉: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全国优秀国防科技期刊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4043铝合金电弧增材制造的组织及力学性能

    卢恒洲万祥明张斌刘建雄...
    53-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4043铝合金电弧增材制造中工艺参数、组织与力学性能之间的相关规律,采用CMT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制备了 4043 铝合金薄壁件.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万能试验机等检测设备,对不同工艺参数(焊接速度和送丝速度)制备的制件内部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WAAM4043 铝合金薄壁件内部组织为α(Al)相和β(Al3.21Si0.47)相.随着焊接线能量的增加,Al-Si共晶相会增多,晶界处的β相变得粗大、松散,晶粒也变得粗大.4043 铝合金薄壁件的抗拉强度最高为 153.7 Mpa,伸长率最高为 22.5%.拉伸性能在横向与竖向上呈各向异性.过大或过小的焊接线能量都不利于获得好的力学性能.

    电弧增材制造(WAAM)冷金属过渡(CMT)4043铝合金

    316L不锈钢粉末激光熔覆薄壁件成形工艺研究

    王玉梅侯哲哲孙艺泽齐海波...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316L不锈钢薄壁墙和方形薄壁试件的激光熔覆过程中,薄壁墙出现塌陷、表面不平整的缺陷,方形薄壁试件出现翘曲、过堆和裂纹等问题,对其成形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措施解决了成形问题.并分析了方形薄壁件的硬度分布.结果表明:熔覆头急停急走,送粉量不均匀,造成熔覆成形缺陷.通过实时观察成形形貌,采用均匀送粉,得到规则形状的薄壁墙.对于方形薄壁件,不仅采用均匀送粉量,还采用"路径随机"方法,即以四层为一个周期,其中每周期第一、二、三、四层的起点依次为正方形的四个随机点进行熔覆,成形件层间均匀、表面平整,成形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激光熔覆薄壁件扫描路径

    温度对Stellite6与Stellite21合金堆焊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于诗晴田云郑博文林雪健...
    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等离子堆焊技术在 304H不锈钢上分别堆焊Stellite6 和Stellite21 钴基合金,研究了在 550~650℃不同温度下钴基合金堆焊层的显微组织和性能演变规律.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与电子探针对堆焊层组织形貌及结合处元素分布进行观察分析,采用显微硬度计与电化学工作站分别对堆焊层的显微硬度与耐腐蚀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两种合金堆焊层组织由熔合区的平面晶、中部柱状晶及顶部的等轴晶组成.随着温度升高,堆焊合金枝晶间距略有增大,熔合处无明显元素扩散,具有良好的组织稳定性.焊态Stellite6、Stellite21 合金堆焊层的显微硬度分别为 463、365HV0.3,受热后两种合金堆焊层硬度略有降低;焊态Stellite6、Stellite21 合金堆焊层的腐蚀电流密度分别为 1.312、10.848 μA/cm2,受热后两种合金腐蚀电流密度均略增大.总体而言,在 550~650℃下两种合金均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钴基合金堆焊层显微组织硬度耐腐蚀性

    Q&P980超高强钢电阻点焊接头的组织性能分析

    贾坤宁杨海峰王华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1mm厚的Q&P980钢板为对象,研究了其电阻点焊接头的成形、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焊接电流为 12.5 kA,焊接时间为 10 cyc,电极压力为 0.3 Mpa时,点焊试件表面成形良好,无外部飞溅,仅存在轻微的内部飞溅.熔核区微观组织为粗大的板条状马氏体,粗晶、细晶热影响区组织主要为板条状马氏体及少量铁素体,板条状马氏体尺寸小于熔合区,这些区域的硬度均大于母材区的;双相热影响区因存在少量回火马氏体,出现了轻微的软化.焊接件的拉剪失效形式为纽扣断裂,断口可分为启断区、扩展区、瞬断区,启断区发生混合断裂,扩展区和瞬断区发生韧性断裂.

    Q&P980钢电阻点焊焊点成形微观组织力学性能

    全位置管道焊接机器人机头结构设计与运动仿真

    李启伟薛瑞雷周建平吴立斌...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全位置管道焊接工艺对焊枪自由度的控制需求出发,设计了一种集焊枪摆动、升降、倾仰运动为一体的焊接机器人机头.机头组成包括摆动机构、升降机构和倾仰机构,其中倾仰机构控制焊枪角度,可为焊接工艺中使用电弧推力控制熔池成形提供机械结构基础.在Simcenter软件中对所设计的机头结构进行运动仿真.结果表明:在多轴插补联动下,该结构可以实现焊枪所需的自由度控制,机头结构设计良好.

    管道焊接焊接机器人结构设计运动仿真多轴插补

    局部干法水下焊接装置的研制

    侯瑞麟王妍高胜任永良...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核燃料池进行水下焊接,研制了一套局部干法水下焊接装置.通过搭建试验平台,采用该装置在亚克力池中进行了水下非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试验,利用圆形补丁片对不锈钢壁面上的缺陷部位进行焊接修复.结果表明,焊后焊缝成形良好,可以实现水下废池的修复,验证了该局部干法水下焊接装置的可行性.

    水下焊接局部干法装置设计

    高合金含量对激光熔覆高速钢涂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马植甄张晖唐昊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M2牌号W6Mo5Cr4V2 高速钢成分基础上增加钨、钼、钴含量至 5 at%,通过CO2 横流式激光成套加工设备在Q235 钢基体表面进行激光熔覆.对试样在 500℃进行摩擦磨损实验.结果表明:两涂层凝固组织均为板条马氏体基体、残余奥氏体和细小的共晶碳化物M2C.提高M2 成分中钨钼钴含量可增加涂层中碳化物硬质相的析出量,且激光快速凝固动力学条件能有效抑制涂层中一次碳化物的长大和粗化,最大回火硬度从M2 涂层的 813 HV0.5 提高至872 HV0.5.高钨钼钴含量涂层的摩擦系数相比于M2 涂层减少约 18%,磨损失重降低约 23%.激光快速凝固方法制备高速钢涂层可适量提高钨钼钴成分含量以获得更高的涂层硬度和热磨损性.

    激光熔覆高速钢合金元素热磨损

    添加Ga对挤压态TAZ811-1Ca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王柏鑫张忠涛程大勇张研研...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挤压态TAZ811-1Ca合金为对象,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室温拉伸试验等研究了不同含量Ga(1wt%、3wt%)的添加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添加Ga元素可以细化TAZ811-1Ca合金晶粒,且随着Ga含量增大细化效果增强.此外,Ga元素可以固溶于α-Mg基体产生固溶强化,并且促进挤压过程中纳米尺寸Mg2Sn相的动态析出,从而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当Ga含量为 3wt%时,挤压态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达到最佳值,分别为 316.5 MPa、210 MPa和 20.71%.

    TAZ811合金挤压变形微观组织力学性能

    半固态A356-0.4%Gd合金制备过程的电磁场模拟与试验研究

    张呈杰刘政李浩华
    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半固态A356-0.4%Gd合金熔体中磁感应强度和电磁力的分布,并分析了电流强度和电流频率对其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磁感应强度及电磁力由熔体中心沿半径方向逐渐增大,呈"中间小,边缘大"分布,且增大电流强度及频率能明显增大合金熔体边缘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及电磁力,合金熔体整体得到充分搅拌的关键在于其边缘区域的电磁力.基于数值模拟结果,结合试验,进一步探明电流强度及频率对合金铸坯中心与边缘区域处初生α相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电磁场作用下,铸坯边缘位置的初生相形貌与尺寸皆优于中心位置;当合金熔体于 650℃浇注,在搅拌电流 5 A、频率 30 Hz下搅拌 15 s,590℃下保温 10 min后,其合金初生相在整体上较为均匀,且形貌最佳.

    电磁搅拌半固态A356-0.4%Gd合金电磁场初生α相

    LPSO相调控对ECAP挤压Mg-Y-Zn-Al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田丰边丽萍孟棫朴张红芳...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含18R-LPSO相铸态Mg-Y-Zn系合金塑韧性差、变形后力学性能提高有限的问题,研究了固溶、铸态+ECAP挤压和固溶+ECAP对Mg-3.74Y-1Zn-0.5Al(at%)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处理诱发 18R→14H-LPSO相转变、Al(Y,Zn)相化合物颗粒破碎细化,改善了合金的塑性,但强度几乎不变.铸态+ECAP挤压导致 18R-LPSO和Al(Y,Zn)相破碎,并诱发大量α-Mg晶粒发生再结晶.固溶+ECAP挤压使 14H-LPSO相弯曲或扭折变形、细小Al(Y,Zn)颗粒均匀分散,仅少数α-Mg晶粒发生再结晶,其强度、塑韧性远高于铸态+ECAP挤压合金的.良好强度、塑韧性匹配的 14H-LPSO相的大量形成、α-Mg基体再结晶被抑制及细小Al(Y,Zn)颗粒的均匀分散是其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

    Mg-Y-Zn-Al合金LPSO相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