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口与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口与经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人口与经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黄荣清

双月刊

1000-4149

010-65976473

100026

北京市朝阳门外红庙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内

人口与经济/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人口学专业期刊。反映人口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及人口与经济的关系,传播计划生育工作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无酬劳动对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黄乾郭建君杨青清
    10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理健康是衡量人力资本的重要指标,也是备受国家和政府关注的民生和社会问题.而长期以来,女性作为家庭中家务劳动和儿童照料的主要承担者,参与家庭无酬劳动的时间远高于男性,这可能会影响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基于Grossman健康需求理论,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20 年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无酬劳动对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家务劳动时间的增加会对女性心理健康水平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而照顾孩子时间的增加虽然对女性心理健康水平有负向影响,却并不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家务劳动时间对农村女性、青年女性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女性群体心理健康水平的负向影响更明显,而照顾孩子时间对老年女性和未受过教育的女性群体心理健康水平的负向影响会更明显.稳健性分析表明,在控制内生性后,家务劳动和照顾孩子时间对女性心理健康水平的负向影响显著增强.传导机制分析表明,无酬劳动主要通过影响女性劳动力市场表现来影响其心理健康.随着无酬劳动时间的增加,女性倾向选择非正规就业,工资收入也随之降低,这对其心理健康水平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重视无酬劳动的价值、在工作场所引入家庭友好措施和倡导男女共同承担家庭劳动是提升我国女性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

    无酬劳动家务劳动儿童照料女性心理健康

    老年人社会参与影响健康的机制及其变化趋势——基于群体动力理论的分析

    徐雪晴林圣爱艾斌
    11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群体动力理论视角,利用北京市居家老年人调查数据与结构方程模型,揭示出老年人社会参与影响健康的机制及其变化趋势.结论如下:首先,老年人社会参与对其健康状况的积极影响具有两条作用路径:一是老年人社会参与活动本身影响健康状况的直接路径,其路径系数极其微小;二是老年人社会参与通过形成群体动力再影响健康状况的间接路径,其路径系数相对较大,表明社会参与过程中能否形成群体动力是老年人社会参与影响健康状况的重要机制.其次,比较低龄、中龄、高龄三个年龄段老年群体两条作用路径的变化趋势,发现直接路径系数从不显著到较大,间接路径系数微弱上升,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社会参与影响健康机制的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直接路径作用的较大幅度上升.为此,在老年人社会参与促进健康的策略中,首先要考虑如何帮助老年人在社会参与过程中形成群体动力,其次对于高龄老年人也应该强调社会参与活动本身,这一结论为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制定有针对性的社会参与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

    老年人社会参与群体动力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