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力发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力发电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热力发电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蒋敏华

月刊

1002-3364

rlfdzzs@tpri.com.cn

029-82102475 82102480/1/2

710032

陕西西安兴庆路136号

热力发电/Journal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联手重组的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与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的专业发电期刊,主要报道国内热能动力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和热力发电(火力、核能、地热及其它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开发利用,包括:化石燃料及其清洁燃烧、热力设备及热力系统、电站辅机、电站自动控制、电厂化学、电厂金属材料、电力环境保护,以及电厂状态评价、技术监督,机组启动调试、性能鉴定等,并适时地报道国外热能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动态。杂志创刊已30多年,在学科和行业具有广泛影响,深得读者、作者和专家的认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市污泥干燥动力学特性及其与生物质共气化热电联产系统模拟

    任少辉向家涛张世红郭鹏...
    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城市污泥进行高效干燥预处理及气化资源化利用是实现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利用热重反应器研究了污泥的干燥动力学特性;其次,基于Fluent数值模拟软件明晰了高温低速烟气和低温高速烟气对污泥干燥过程的影响;最后通过Aspen Plus构建了新型的污泥与生物质共气化热电联产系统,并讨论了系统的热力性能.结果表明:污泥在热重反应器中的干燥过程分为升速阶段、第一降速阶段和第二降速阶段,以降速阶段为主;SW-60、SW-80的水分扩散系数范围分别为 6.34×10-6~3.72×10-5 m2/s和 3.69×10-5~2.60×10-4 m2/s;初始含水率的提高会增加污泥干燥活化能,SW-60、SW-80 的干燥活化能分别为 9.55 kJ/mol和28.25 kJ/mol;干燥床中高温低速烟气的干燥效率大约为低温高速烟气的 2.67倍;在热电联产系统中,随着生物质掺混比例的增加,输入热量、空气流量、合成气低位热值、合成气产率和热电联产潜力均随之增加,然而电效率、热效率和系统效率会缓慢下降;当生物质掺混质量比为 20%时,每千克 30%含水率干污泥与生物质的共混物可以产生电能与热能潜力分别为 0.61 kW·h和 4.212 MJ.

    城市污泥干燥动力学生物质共气化热电联产

    基于子空间线性二次高斯的风电机组控制性能量化评估

    王玙张扬帆杨伟新梁恺...
    1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风电机组控制性能综合评估时缺乏量化标准与评估方法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子空间线性二次高斯(LQG)的控制性能量化评估方法,利用子空间矩阵法求解出评估权衡曲线,确立了风电机组 LQG 控制性能基准与评估指标.以增加塔架阻尼减载控制改造的机组作为评估算例,采用 2种数据处理策略进行改造前、后变桨控制性能的多变量综合量化评估.结果表明:2 种数据处理策略均可得到准确有效的量化评估结果,所提评估方法可以实现对控制策略优化效果的综合量化评价.

    风电机组子空间矩阵控制性能评估LQG基准权衡曲线

    微电网中考虑运行参数变化的双馈风电机组振荡特性研究

    董啸李云婧孙蓬勃孙树敏...
    2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微电网内电力设备间的耦合及振荡特性,以双馈风电机组为例,基于暂态能量流法,计及风速和机组控制策略,推导双馈风电机组中风力机子系统、发电机及励磁子系统的能量函数;然后,研究风速、机组控制参数等运行参数变化时各个子系统能量消耗的变化机理,分析机组振荡特性;最后,在 PSCAD/EMTDC 平台建模仿真,分析运行参数变化时双馈风电机组的能量变化及功率振荡特性,并与特征值计算结果比较,验证分析的合理性,得到风速变化对双馈风电机组振荡的影响机理.

    微电网双馈风电机组控制参数能量消耗振荡

    双馈型风电机组传动链降载控制技术研究与仿真

    刘河生雷航张瑞刚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定量研究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组传动链的扭振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反馈控制策略,并通过仿真计算的方式对比了传动链扭振的控制效果.以 7.0 MW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组传动链为研究对象,采用卡尔曼滤波估计传动链扭振角度,并以低速轴扭振速度估计值为参考设计了发电机附加电磁转矩作用于风电机组转矩控制,与虚拟阻尼控制、无阻尼控制进行了 20 年全生命周期内的载荷与发电量计算对比.结果表明:经过卡尔曼滤波估计的低速轴扭角与实际值的相关性可以达到 0.99;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反馈控制分别与虚拟阻尼控制、无阻尼控制的关键差异为,传动链低速轴等效疲劳载荷分别降低 2.11%、4.89%,传动链高速轴等效疲劳载荷分别降低 1.99%、4.78%,发电量分别降低 200、700 kW·h.卡尔曼滤波对传动链扭角估计较准确,且以卡尔曼滤波估计得到的低速轴扭振速度设计的附加电磁转矩对传动链扭振具有非常好的抑制效果.

    双馈型风电机组传动链扭振卡尔曼滤波等效疲劳载荷年发电量

    光伏电站环网柜温湿度非线性耦合预测模型研究

    徐冬梅张杰刘学广邹君文...
    4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中的环网柜工作环境复杂多变,面对温差大、潮湿等恶劣环境,极易发生环网柜运行故障,影响太阳能光伏的安全稳定接入并网.环网柜温湿度具有明显的线性和非线性变化特征,基于环网柜内部温湿度实测数据,利用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和径向基函数(RBF)模型对线性和非线性数据处理能力的优势,构建 ARIMA-RBF权重组合温湿度预测模型,对某光伏电站实际环网柜内温湿度进行动态预测.预测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模型,ARIMA-RBF权重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该组合模型通过适当的加权策略充分发挥了单一模型对数据不同特征的处理能力,能较好地评估环网柜内部温湿度状态,可为建立更具普适性的预测模型提供参考,并有助于减少环网柜因长期超温和潮湿环境下运行引起的故障.

    太阳能光伏环网柜温湿度非线性耦合权重组合预测模型

    风光热储互补发电系统容量配置技术研究

    路小娟白建聪范多进张志勇...
    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无常规电源支撑的风光热储互补发电系统,协调规划装机容量对提高发电系统运行经济性和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双层优化配置方法,上层以最小度电成本及弃电率为目标,确定系统装机容量;下层以新能源发电消纳最大为目标,解决功率分配问题.通过反复迭代寻优,得到系统容量配置;然后;通过纳什谈判对优化结果进行选择;最后,对甘肃河西地区数据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风光热储互补发电系统最优容量配置下的度电成本为 0.306 4 元/(kW·h);风电场加光伏电站装机容量与光热电站装机容量的最优比为6:1,对比相同装机容量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风光热储互补发电系统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容量配置风电场光伏电站光热电站互补发电双层规划

    耦合太阳能氨气分解制氢过程的MGT-ORC动力系统热力性能分析

    席学章王秋实张汉飞段立强...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高效、无污染的动力发电系统是解决目前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手段.以Capstone公司生产的C65型微型燃气轮机为核心发电部件,耦合了太阳能驱动氨气分解制氢的热化学过程,实现了可再生能源和氨气化学能之间的多能互补,采用有机朗肯循环(ORC)作为底循环回收微型燃气轮机(微燃机,MGT)产生的烟气余热并发电,实现能量梯级利用.在化工模拟软件Aspen Plus中构建了详细的模拟流程,进行系统热力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太阳能和氨气的互补提高了富氢合成气热值,微燃机输出功率为89.95 kW,比参考系统中的C65微燃机多24.95 kW;该系统在设计工况下的电效率达到了44.81%,㶲效率为 47.97%,分别比参考系统高出 8.51 百分点和 9.67 百分点;系统中最大的㶲损部件为燃烧室,占到了总㶲损的 41.67%,其次蒸发器和回热器分别占 14.31%和11.15%;系统电效率和㶲效率随着太阳能集热量的增加分别呈减小和增大的趋势.该研究结果可为以氨气为燃料并耦合太阳能的分布式微燃机发电系统提供参考.

    太阳能氨气制氢热力性能微型燃气轮机-有机朗肯循环

    含重晶石粉回填料提升地埋管换热能力研究

    刘爱华郑佳贾子龙刘冰...
    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含重晶石粉回填料对平原区第四系和山区岩石地层钻孔地埋管换热能力的影响,开展了导热系数测试实验比对分析、现场热响应实验和长期运行条件的模拟计算.平原区第四系钻孔采用中砂回填,山区基岩钻孔采用水泥砂浆回填.室内导热系数测试发现:中砂回填料中重晶石粉质量分数为 5%时,导热系数提升14.3%;水泥砂浆中添加5%的重晶石粉,导热系数提升7.3%.钻孔现场热响应测试发现:同一场地内夏季工况下,平原区含 5%重晶石粉回填料钻孔地埋管延米换热量提高 2.4 W/m,换热效率提升 3.5%;山区内含 5%重晶石粉水泥砂浆回填料钻孔地埋管延米换热量提高2.7 W/m,换热效率提升3.9%.经数值模拟计算,钻孔回填料重晶石粉质量分数提升至10%,地埋管延米换热能力提高约6.0%.总体上添加重晶石粉后地埋管换热能力得到提高且可持续性较好.

    地埋管回填料重晶石粉热响应测试延米换热量

    核电厂二回路系统有机胺应用研究

    游兆金沈亚芳卢叶艇
    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降低核电厂二回路系统设备管道腐蚀和减少腐蚀产物进入蒸汽发生器,对维持二回路安全运行和蒸汽发生器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运行核电厂二回路设备管道的金属腐蚀程度主要取决于其所在部位运行温度下的pH值即pHt值,以提高二回路系统所有部位pHt值为目标,分析主要有机胺吗啉、乙醇胺、3-甲氧基丙胺、二甲胺等及其组合的性能特征,并结合这些有机胺的应用经验,探讨了主要有机胺及其组合的应用原则.对目前国内二回路有机胺的应用现状提出了改进建议:选择有机胺或其组合时应计算二回路各部位的pHt值是否满足设备管道防腐要求,同时评估对系统树脂床运行时间的影响;碱性较强挥发性低的乙醇胺适用于二回路腐蚀产物主要来自高温疏水且凝结水精处理需要连续运行的电厂,3-甲氧基丙胺则因其碱性强挥发性适中使用范围较为广泛,吗啉因碱性较弱挥发性适中适用于凝结水精处理非连续运行的电厂,二甲胺和氨因其挥发性高适合和其他碱化剂组合使用,碱化剂组合使用可以在设备管道防腐和树脂床运行周期方面体现出更多的优势.

    有机胺沉积物流动加速腐蚀pHt值树脂

    飞轮储能辅助火电一次调频技术与应用

    代本谦兀鹏越王海波苏森...
    8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规模新能源并网造成电网频率波动增大,使得火电机组调频任务繁重、动作频繁,加剧了机组老化,飞轮储能辅助火电机组调频能提升机组的调频性能.论述了飞轮储能辅助机组一次调频原理,分析了飞轮储能的出力特性,结合世界最大容量飞轮储能,提出了飞轮储能满功率辅助机组一次调频的控制策略,并应用于我国第一套飞轮储能辅助火电机组一次调频的调试中,验证了控制策略有效性.现场测试结果表明,飞轮储能辅助火电机组一次调频性能良好,采取所提一次调频策略后该机组一次调频动作合格率提升21.26%,一次调频积分电量贡献指数提升 3.45 倍.飞轮储能辅助火电机组一次调频模式对解决此类问题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飞轮一次调频储能工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