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民黄河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薛松贵

月刊

1000-1379

rmhh2010@163.com

0371-66022902

450003

郑州市金水路11号

人民黄河/Journal Yellow Riv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人民黄河》杂志社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水利部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是黄河治理方面的专业技术刊物,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该刊坚持“宣传治黄科技成果,开展学术讨论,为科学治黄服务”的办刊宗旨和“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报道治黄工程的科技成果、学术争论及动态,介绍国外先进技术,内容涉及防洪、治河、水文、泥沙、水资源、水土保持、灌溉、供水、水利水电工程等。读者对象为从事水利水电及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相关院校师生,特别是治黄及关心治黄的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黄河流域内流区土地利用与植被覆盖时空演变规律

    张金良王炜付健张超...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流域内流区水资源稀少、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深入了解土地利用与植被覆盖的时空演变规律对内流区生态系统恢复和改善有重要意义.利用长时序土地利用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分析了1980—2018年黄河流域内流区土地利用结构特征的时空动态演变规律.结果表明:①1980年以来,内流区耕地、草地、林地和城乡居民和工矿用地面积增大,未利用地和水域面积减小;以2000年为分界点,2000—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较1980—1999年更大,主要表现为未利用地转化为草地、耕地和林地.②2000年以来,内流区94%的面积NDVI以平均1.5%/a的速率增大,东部和南部增长较快;未转化类型的土地NDVI增大速率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地,未利用地转化为植被类型后NDVI增大速率普遍高于未利用地的.③降水量增加越快,NDVI增大越快,潜在蒸散发量增加导致NDVI下降;增加水资源、减少蒸散发量有利于内流区生态向好发展.

    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归一化植被指数内流区黄河流域

    构建郑州济南双城经济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刘建华黄亮朝
    6-1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基于经济地理学、生态文明思想、双核结构理论和融入我国经济新发展格局、促进南北方经济协调发展、省际交界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提出了郑州济南双城经济圈的战略构想.通过计算郑州与济南两市经济联系强度,实证分析了建设郑州济南双城经济圈的可行性,并提出构建郑州济南双城经济圈的"一区、两核、三带"空间布局,从加强豫鲁毗邻地区发展、保障黄河安澜和生态共治、巩固和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合作、深化文旅融合发展5个方面提出了推动郑州济南双城经济圈建设与发展的政策建议.

    郑州济南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经济联系强度高速铁路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能源与环境-经济-生态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赵金辉田林李思源白云龙...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推进黄河流域能源与环境、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对黄河流域九省(区)能源与环境-经济-生态四元系统耦合的相互制约与促进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利用CRITIC法研究了黄河流域能源、环境、经济和生态单因素的发展水平;通过建立二元系统及四元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能源分别与环境、经济、生态二元系统耦合及四元系统耦合的时空维度的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4个因素发展度变化规律在时间上呈现3个阶段性特征,总体以较慢增速逐年提升.以能源-环境为代表的二元系统耦合协调等级仍有较大的优化空间.河南、山东下游省份二元系统耦合协调情况良好,而宁夏、陕西等中部省份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黄河流域四元系统耦合协调度在时空上具有显著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耦合协调度中、上游较高而下游最低,研究后期差异逐渐缩小.据此,提出推进产业转型、促进清洁电能消费、差别化推进区域发展、从顶层设计上做好区域协调发展等优先发展策略.

    高质量发展能源环境经济生态耦合协调CRITIC法黄河流域

    基于TCN-Attention模型的多变量黄河径流量预测

    王军高梓勋单春意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河流径流量变化受到众多因素影响,具有随机性和非线性的特征,难以对其精确预测的问题,基于黄河花园口水文站2008—2012年日均流量、日降水量、日均含沙量数据,提出一种结合时间卷积神经网络(TCN)和注意力(Attention)机制的多变量TCN-Attention模型,对花园口水文站日均流量进行预测,并选取LSTM模型和TCN模型进行预测对比实验.结果表明,TCN模型和TCN-Attention模型的预测性能整体优于LSTM模型;Attention机制可以通过调整特征向量权重提升TCN模型的预测性能,与TCN模型相比,TCN-Attention模型的MAE、RMSE、MAPE值分别降低了20.25%、24.90%、24.39%;TCN-Attention模型具有较优的泛化性能,可以提升日均流量预测精度.

    日均流量预测时间卷积神经网络Attention机制花园口水文站

    海绵城市降雨典型年的模糊相似优选

    袁昊侯景伟刘学军王兴...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避免主观因素对降雨典型年提取结果的影响,基于兰州市29 a的降雨数据,选取年降雨量、年降雨天数、汛期降雨量、枯期降雨量和年降雨日极差5个相似因子,利用欧氏距离模糊相似优先比法提取降雨典型年.以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累计降雨频率作为评价指标,结合相关性分析对提取结果进行评价.同时将以上提取结果与绝对距离模糊相似优先比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进而验证欧氏距离模糊相似优先比法的准确性和计算过程的简捷性.结果表明:1991年为兰州市降雨典型年,降雨典型年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累计降雨频率与多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累计降雨频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和0.981,提取结果具有可靠性,既反映了兰州市的典型降雨特征,又能满足海绵城市建设的需要.与绝对距离模糊相似优先比法相比,欧氏距离模糊相似优先比法有效简化了计算过程.

    海绵城市降雨典型年模糊相似优先比欧氏距离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玛纳斯河径流演变的驱动因素研究

    钱立鹏刘长征易佳昕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新疆北部玛纳斯河2000—2016年6100个河川日径流量实测数据,分析引起玛纳斯河流域径流量演变的驱动因素.运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对比地形因素、气象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对径流量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除2004年外,2000—2006年日平均径流量的变异系数小于10%,属于低等程度的变异,2007—2016年日平均径流量变化有所增强.2000—2016年,随机性因素对径流量演变的影响增强,对径流量演变的贡献率由31.2%上升到58.1%,地形因素的贡献率下降,气象因素的贡献率处于60%的稳定状态.2000—2016年,径流量演变由受地形因素、气象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影响变为更倾向于受气象因素和随机性因素的影响.

    径流演变驱动因素玛纳斯河

    不同选样方法下短历时暴雨频率分布线型优选

    王鹏飞王双银王晶胡睿...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不同选样方法下短历时暴雨频率分布线型的适应性,以陕西省渭河流域39个气象站的11个短历时暴雨序列为研究对象,采用线性矩法估计参数,利用拟优平方和准则法评价拟合优度,分别从同一气象站不同历时暴雨序列最优分布和同一历时不同气象站暴雨序列最优分布两方面,对年最大值法、年多个样法和年超大值法3种选样方法下的13种频率分布线型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广义帕累托分布(GEP)对3种选样方法均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作为陕西省渭河流域短历时暴雨的理论频率分布.

    选样方法短历时暴雨频率分布拟优平方和准则法陕西省渭河流域

    1933年大暴雨再现后黄河产洪产沙量估算

    高亚军徐十锋吕文星赵丽霞...
    40-4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黄河流域下垫面发生了巨大变化,研究现状下垫面条件下极端暴雨再现后黄河可能的产洪产沙量是目前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以1933年8月黄河流域发生的大暴雨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15条小流域在天然和现状下垫面条件下的产洪产沙模型,按照现状下垫面与天然下垫面相比各小流域场次洪水产生的次洪水量和次洪沙量的减少比例,估算现状下垫面条件下1933年8月大暴雨再现后黄河三门峡站的产洪产沙量.研究结果表明:在2种现状下垫面条件下若重现1933年8月大暴雨,预测黄河三门峡站可能产生的次洪水量为25.20亿~25.57亿m3,次洪沙量为5.14亿~6.42亿t.

    产洪产沙量现状下垫面1933年8月大暴雨黄河

    关于黄河桃花峪水库建设为河道型滞洪区的探索

    苏茂林李荣容谢强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流域从小浪底水库大坝至花园口区间有1.8万km2无工程控制区,该区间暴雨洪水发生频率高、预见期短,对黄河下游防洪安全威胁大,区间干流河道平缓,两岸开发利用程度高,已无建设高坝大库的适宜条件.通过分析黄河桃花峪水库规划建设的历史背景以及新形势下黄河下游防洪面临的主要问题,创新思维,提出了将黄河桃花峪水库建设为河道型滞洪区的设想,研究了桃花峪河道型滞洪区功能定位和开发任务,对其坝址选择、工程规模、运用方式、工程建设影响及处理措施、投资估算等进行了全面探讨.桃花峪河道型滞洪区的建设可有效解决库区征地移民量大的问题,达到控制小浪底水库大坝至花园口区间洪水、提升黄河下游防洪标准的效果.因此,建议开展桃花峪滞洪区关键技术指标研究,积极推动工程尽早建设.

    桃花峪水库河道型滞洪区滩区防洪征地移民黄河

    黄河下游控导土工枕布护坡抢险关键技术研究

    包家全樊好河罗延婷陈彦来...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机织土工布环保、抗撕裂、反滤排水效果好等特点,进行黄河下游控导土工枕布护坡抢险关键技术研究.通过建立几何分析模型并采用摩根斯顿-普赖斯法计算坝坡稳定性系数,以验证土工枕布的护坡作用.以原阳仁村堤护滩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该技术对其进行应急除险加固,同时对该技术产生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进行评估.经过实际运用,验证了土工枕布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良好的护坡效果.与传统保护坝坡稳定的抢险方法对比,该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坝坡稳定性、降低了抢险费用,生态环境效益显著.

    控导土工枕布护坡抢险关键技术黄河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