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民黄河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薛松贵

月刊

1000-1379

rmhh2010@163.com

0371-66022902

450003

郑州市金水路11号

人民黄河/Journal Yellow Riv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人民黄河》杂志社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水利部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是黄河治理方面的专业技术刊物,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该刊坚持“宣传治黄科技成果,开展学术讨论,为科学治黄服务”的办刊宗旨和“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报道治黄工程的科技成果、学术争论及动态,介绍国外先进技术,内容涉及防洪、治河、水文、泥沙、水资源、水土保持、灌溉、供水、水利水电工程等。读者对象为从事水利水电及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相关院校师生,特别是治黄及关心治黄的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塑性混凝土单轴受压性能尺寸效应的试验研究

    高玉琴郭博文宋力刘忠...
    110-11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塑性混凝土峰值应力与其试样尺寸、形状及配合比等密切相关,且与普通混凝土尺寸效应相似,受压时尺寸效应明显.考虑不同形状、尺寸、配合比和高径比等因素,开展了不同试验条件下塑性混凝土单轴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重点研究峰值应力及应变的尺寸效应.结果表明:①塑性混凝土峰值应力及应变均具有较明显的尺寸效应,但随配合比即强度增大无明显变化规律;②峰值应力及应变尺寸效应系数随塑性混凝土底面尺寸增大呈非线性增长,且超过某一尺寸时趋于稳定;③圆柱体试样峰值应力尺寸效应系数大于棱柱体试样,且前者受配合比和高径比变化的影响较小;④圆柱体和棱柱体试样峰值应力尺寸效应系数随试样高径比增大而增大,但峰值应变尺寸效应系数无明显变化规律.

    塑性混凝土峰值应力配合比高径比尺寸效应

    赵口引黄灌区复合土工膜耐久性研究

    娄本星崔宏艳刘慧滢余娟...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赵口引黄灌区是河南省第一大灌区,复合土工膜在其渠道防渗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自然条件下复合土工膜会发生老化,给工程带来隐患.为了研究复合土工膜材料的老化规律,以纵向拉伸强度为评价指标,引入"老化度"概念,建立了考虑温度和湿度共同作用下的复合土工膜耐久性预测模型,并结合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复合土工膜耐久性预测模型,预测值相对于实测值的误差在10%以内,可以较好地预测复合土工膜的材料参数.对赵口引黄灌区复合土工膜进行使用寿命预测,得出其使用寿命理论上为57 a.

    复合土工膜防渗耐久性老化度纵向拉伸强度赵口引黄灌区

    基于可持续运行的灌区水价制度风险与补偿机制

    毛春梅刘晓东吴光华崔宏伟...
    118-121,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灌区可持续运行包含多层次的治理逻辑,根据国内灌区水价制度历史沿革和典型灌区现代化管理经验,科学合理的水价制度是灌区可持续运行的重要保证.灌区水价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风险:农作物灌溉需求价格弹性低、地下水替代灌溉的市场失灵风险,传统惯性、旱灾频发的水价政策失灵风险,农户水价承受能力、上下游农户用水不平衡等自身因素导致的风险.基于此,提出应建立水价风险补偿基金以应对市场失灵,通过"提价补贴"、加强监管应对政策失效,建立弹性的水价调节机制以应对农户自身因素导致的风险.

    灌区水价制度可持续运行风险补偿赵口引黄灌区

    基于网格化管理的大型灌区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模式构建

    张恩典毛春梅谷文博王青...
    12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型灌区工程建筑物形式多样、地质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工程建设过程中易发生风险事故.以赵口引黄灌区二期工程建设为例,将网格化管理的理论和技术引入灌区建设安全管理中,根据网格化管理思路,将管理对象划分为网格单元,组建网格服务团队,借助信息技术建立与其管理模式相适应的安全管理信息平台,形成横纵联合、协作有序的精准化网格化安全管理模式.分析了网格化安全管理模式的优势及其运行机制,认为通过网格化安全管理模式可以实现赵口引黄灌区二期工程的系统化管理,提高灌区风险处理的效率.

    网格化管理大型灌区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模式赵口引黄灌区二期工程

    赵口引黄灌区渠道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李昭辉娄本星彭鹏
    127-130,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赵口引黄灌区位于河南省豫东平原,灌区渠道会受到冻融循环与泥沙磨蚀的共同作用,在两者耦合作用下必然会加剧混凝土服役性能的劣化.基于集中沉沙和分散沉沙两种引黄沉沙方式,研究了冻融-泥沙磨蚀耦合作用下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结果表明:采用集中沉沙方式可只考虑冻融作用对混凝土服役性能的影响;采用分散沉沙方式时,混凝土冲刷磨蚀速率与含沙量、冻融次数密切相关;随着水流含沙量和冻融次数的增加,混凝土的磨蚀速率加快,服役年限也相应缩短.根据计算结果,针对泥沙含量常年在0.5~5、5~10、10~15 kg/m3的渠道,建议在工程运行20、15、10 a时对渠道混凝土进行修补加固.

    冻融循环冲刷磨蚀寿命预测耐久性磨蚀厚度赵口引黄灌区

    灌区水闸工程建设期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价研究

    马强张辉杨子照张继勋...
    13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型灌区改扩建工程涉及水闸、渠道、倒虹吸、渡槽等建筑物的修复、重建和新建.为保证工程质量和避免安全事故发生,需要探寻建设期可能导致建筑物质量缺陷和安全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并加以防控.利用工作分解结构法、层次分析法,以水闸工程施工为例,建立了水闸工程建设期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模型,并用于赵口引黄灌区二期工程水闸工程建设期的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中.研究结果显示施工作业类风险和建筑材料类风险,对项目整体安全性影响最大,为项目建设期需要重点防控的两类危险源.

    水闸建设期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风险防控

    基于GA-BP模型的卵石混凝土抗折强度预测

    翟来铮高宇龙李清富张华...
    137-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卵石混凝土抗折强度的预测精度,利用已有试验结果,建立了考虑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粉状矿渣掺量、砂率、卵石级配、龄期等6个因素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模型,并使用遗传(GA)算法优化传统BPNN模型的初始权值和阈值;此外,通过均方误差MSE和拟合优度R2对2个模型的预测结果与规范公式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GA-BP模型具有最高的预测精度,可作为卵石混凝土抗折强度的预测工具.

    卵石混凝土GA-BP模型抗折强度预测规范公式修正

    基于红外图像的多物探方法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李涵曼李政勰王青山崔宏艳...
    142-144,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红外图像的多物探方法即引入红外图像对工程隐患进行探测,并进一步使用便携式雷达、超声波和高密度电法等多物探方法对工程隐患的具体信息和隐患的诱因进行分析.通过案例验证表明:采用红外图像分析快速发现工程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可有效解决水利工程探测效率低的问题,进一步使用多物探方法对隐患区域进行探测,由面到点层层递进,可确认隐患位置,并对隐患成因进行分析.

    红外图像多物探方法隐患探测水利工程

    水闸报废标准与处置程序研究

    马福恒谈叶飞王国利李涵曼...
    14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近年水闸安全运行专项检查和管理情况专题调研成果,阐述了我国水闸工程安全现状,以及水闸功能丧失后面临的报废问题.从水闸报废条件、报废论证和报废审批方面对水闸报废标准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了水闸报废的组织管理、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报废工程验收等处置程序;最后,针对我国水闸报废工作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水闸安全状况报废标准处置程序

    基于小波变换的改进云模型在河口村水库监测数据异常识别中的应用

    建剑波霍吉祥何欣威任杰...
    149-15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坝监测数据是了解大坝运行性态的重要依据,而对异常数据的准确识别直接影响对大坝安全性态的科学评判.针对河口村水库监测数据的特点,通过小波分析分解出监测数据序列中的真实信号和噪声项;在此基础上,以测值的日变化速率代替原始数据,建立基于日变化速率的改进云模型,利用该模型分别对去噪前、后数据序列进行异常识别.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变换的改进云模型可有效消除监测数据中噪声的干扰,更加准确地识别序列中的异常数据.

    安全监测数据小波变换改进云模型日变化速率异常识别河口村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