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民黄河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薛松贵

月刊

1000-1379

rmhh2010@163.com

0371-66022902

450003

郑州市金水路11号

人民黄河/Journal Yellow Riv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人民黄河》杂志社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水利部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是黄河治理方面的专业技术刊物,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该刊坚持“宣传治黄科技成果,开展学术讨论,为科学治黄服务”的办刊宗旨和“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报道治黄工程的科技成果、学术争论及动态,介绍国外先进技术,内容涉及防洪、治河、水文、泥沙、水资源、水土保持、灌溉、供水、水利水电工程等。读者对象为从事水利水电及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相关院校师生,特别是治黄及关心治黄的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无黏性土颗粒起动临界水力梯度的计算模型

    赵耀威李达高笑娟焦雷...
    59-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得到颗粒起动流失的临界水力梯度,研究基于变截面孔隙管道的几何边界条件,分别对一般存在状态的可动颗粒和临界存在状态的阻塞颗粒进行起动流失的运动力学分析,考虑两种状态下可能影响颗粒起动的不同因素,建立了预测颗粒起动流失临界水力梯度的理论计算模型,并通过已有试验资料验证了模型预测临界水力梯度的有效性.从孔隙管道中颗粒可能存在的实际状态出发,引入相对遮挡度、相对暴露度和应力状态等关键影响因子进行力学分析,探究了渗流方向、相对遮挡度以及相对暴露度等参数对临界水力梯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建立的计算模型对临界水力梯度预测具有有效性和优越性.

    颗粒起动流失临界水力梯度渗流方向相对遮挡度相对暴露度

    黄河口渔洼河段河势及治理方案研究

    梁艳洁赵正伟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黄河口渔洼至清 3 断面之间的黄河河道为研究范围,构建了平面二维水动力学模型,分别对 1 000、4 000、10 000 m3/s的3 种不同来流情况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 000 m3/s流量时苇改闸控导工程仅有下部着流,10 000 m3/s时西河口控导工程未起到控制水流的作用,4 000 m3/s时崔庄、苇改闸和西河口等控导工程均能够较好发挥控制河势的作用.研究河段布置了 4 个横断面,对不同流量级的流速分布和河道主流线进行了套汇,分析了流速分布规律及河道整治工程的适应性,4 000 m3/s流量时河道主流与小弯方案治导线相适应,对控制河势较为有利.结合黄河河口来水来沙形势,认为小弯方案更适应中小洪水,同时也有利于胜利油田在西河口引水.

    河势治理方案渔洼河段黄河口

    考虑城市-水库整体风险的汛限水位调整方法研究

    史金坤段志昌王建有葛巍...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城市化发展造成水库职能变化的背景下水库汛限水位设置不合理的问题,通过建立通用的优选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熵权细化主观权重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构建了综合考虑水库防洪风险和城市供水风险的汛限水位调整方案模糊优选模型.该模型在考虑决策者不同偏好的基础上,根据模糊理论中最大隶属度原则进行方案优属度的计算,从而确定最佳调整方案,并以郑州市尖岗水库为例进行了汛限水位的优化调整.结果表明:在拟定的 6 个汛限水位方案中,当决策者对防洪目标、供水目标具有不同的偏好时,如两者重要度之比为 6 ∶ 4、4 ∶ 6,则最优汛限水位方案分别为 151.35、151.55 m.

    汛限水位模糊优选风险率尖岗水库

    基于水足迹的区域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脱钩关系研究

    韦侦明吴泽宁郭溪王慧亮...
    75-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全面探究区域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脱钩关系,从水足迹视角出发,结合脱钩理论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构建了TAPIO-LMDI模型,并以洛阳市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洛阳市总水足迹整体有增大趋势,农业水足迹相对较大,水资源利用基本源于内部供应,水资源安全面临较大风险和压力;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整体处于脱钩状态,脱钩率达 86.67%,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低,但农业发展对水资源的依赖性依旧明显;用水效率是主要的脱钩驱动因素,而经济收入则是主要的脱钩抑制因素,用水效率产生的效应值绝对值越大、经济收入产生的效应值绝对值越小,区域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越容易脱钩.

    水足迹水资源利用经济发展脱钩关系TAPIO-LMDI模型洛阳市

    人民胜利渠灌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张修宇康惠泽李颖博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科学分析灌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以人民胜利渠灌区为例,采用层次分析(AHP)法与熵值法组合权重相结合的TOPSIS评价方法,分农业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用水、工业用水 4 个子系统,进行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并对障碍因子进行识别.结果表明:人民胜利渠灌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程度整体为"中等"等级,并呈现上升的发展趋势,原阳县、延津县、卫辉市和新乡县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贴近度相对较高,农业用水耗水率、节水灌溉设备普及率、人均粮食产量等农业用水评价指标为灌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主要障碍因子.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AHP法熵值法TOPSIS评价法人民胜利渠灌区

    黄河流域国家中心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刘浩然党素珍连炎清
    86-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助力黄河流域国家中心城市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基于超效率SBM模型、Malmquist指数和Tobit回归模型,对郑州市和西安市水资源利用、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 3 个子系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年际变化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5-2020 年郑州市和西安市水资源利用效率适中,水资源利用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郑州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高于西安市;生态环境子系统,西安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高于郑州市;郑州市的综合水资源利用效率高于西安市.2)郑州市 3 个子系统的全要素生产率(Malmquist指数)整体处于上升状态,西安市社会经济子系统的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处于上升状态、水资源利用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则处于下降状态.3)经济发展水平与水资源利用效率成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产业结构、科技创新水平与水资源利用效率相关性不显著,水资源禀赋与水资源利用效率负相关.

    水资源利用效率超效率SBM模型Malmquist指数Tobit回归模型黄河流域

    Aquifer Test计算越流承压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方法研究

    陶宗涛邵超程晓嫚耿许可...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准确评价越流承压含水层地下水资源量,探寻一种简便精确计算水文地质参数方法成为关键性问题.利用清丰县八里庄水源地勘探项目非稳定流越流承压含水层抽水试验资料,采用Aquifer Test软件,根据越流承压含水层非稳定井流理论,计算承压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并对其计算结果与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Aquifer Test软件对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简便快捷,计算结果符合水文地质实际情况,是合理选择越流承压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较为精确的方法.

    水文地质参数AquiferTest软件越流承压含水层抽水试验

    矿渣堆积对河网水质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李文钰侯精明刘占衍张松...
    95-99,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掌握矿山区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对其流域河网水环境的有效治理至关重要.以十堰市小文峪河流域为例,基于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充分利用各支流矿渣堆属性、流域河网本底特征及地表水、矿洞水、淋溶水的水质和流量监测数据等,构建了基于GPU加速技术的矿山区河网水环境高分辨率数值模型,对小文峪河流域硫酸根离子和铁离子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量化分析了小文峪河污染负荷来源.结果表明:所构建模型对矿山区河网水环境模拟效果较好,可以表征硫酸根离子和铁离子空间分布特征及支流与主河道交汇处污染物浓度变化过程;各支流硫酸根离子和铁离子对主河道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宝泉寺、郭家沟、竹园沟、清石沟、孙家沟,其中宝泉寺和郭家沟硫酸根离子贡献率分别为 39.42%和 34.36%,铁离子贡献率分别为 51.64%和 35.10%.

    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水质GPU加速技术矿山区河网

    黄河流域东乡族自治县生态脆弱性评价

    胡荣明米晓梅竞霞苏瑞鹏...
    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乡族自治县是黄河流域典型的生态脆弱民族地区,为研究其生态环境脆弱程度,基于RS和GIS技术提取遥感生态距离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标、土地利用等8 个指标,采用综合指数法构建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定量分析东乡族自治县2009 年和2020 年的生态脆弱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 2009 年、2020 年遥感生态距离指数均值分别为 0.367 7、0.505 7,综合生态脆弱性指数分别为3.211 8、2.426 3,生态脆弱性整体处于中等偏高水平;研究期极度脆弱和重度脆弱类型面积减小,生态环境有极大改善;2009-2020年研究区大部分区域高生态脆弱性等级向低生态脆弱性等级转变,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生态脆弱性指数表现出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

    遥感生态距离指数生态脆弱性生态环境民族地区黄河流域

    光学与SAR遥感协同反演植被覆盖区土壤含水量

    杨晶晶邓清海李莎张丽萍...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进行土壤含水量反演时,单纯使用传统遥感反演模型很难有效消除干扰因素.以山东省东营市为研究区,基于光学遥感与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采用植被光谱指数修正水云模型中的植被含水量,并将修正后的水云模型与高级积分方程模型(AIEM)耦合,以消除植被含水量和土壤粗糙度对土壤含水量反演结果的影响,从而达到提高遥感模型反演土壤含水量精度的目的.结果表明:基于比值植被指数(SR)的二次函数修正水云模型后,与AIEM模型耦合反演土壤含水量的精度最高,决定系数大于0.5,均方根误差(RMSE)小于等于 2.290;土壤含水量在空间上呈现西北部大,向南逐渐减小的连续空间分布特征,该耦合模型具有普适性.

    植被光谱指数植被含水量AIEM模型多源遥感协同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