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民黄河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薛松贵

月刊

1000-1379

rmhh2010@163.com

0371-66022902

450003

郑州市金水路11号

人民黄河/Journal Yellow Riv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人民黄河》杂志社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水利部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是黄河治理方面的专业技术刊物,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该刊坚持“宣传治黄科技成果,开展学术讨论,为科学治黄服务”的办刊宗旨和“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报道治黄工程的科技成果、学术争论及动态,介绍国外先进技术,内容涉及防洪、治河、水文、泥沙、水资源、水土保持、灌溉、供水、水利水电工程等。读者对象为从事水利水电及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相关院校师生,特别是治黄及关心治黄的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考虑中央政府奖惩的黄河流域政府间生态补偿博弈分析

    朱永明牛蓝霄赵哲耘
    1-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为了给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从博弈基本理论出发,设定黄河上中游政府与下游政府为生态补偿博弈的主体,上中游政府可选择的博弈策略有积极保护和消极保护,下游政府可选择的策略有补偿和不补偿,将中央政府依据流域各省(区)政府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的绩效进行激励或惩罚作为生态补偿博弈的影响因子,构建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博弈双方在各种情形下的稳定策略.研究结果表明:若上中游政府保护生态环境的成本较小,则无论下游政府是否对上中游政府给予补偿,上中游政府均有保护生态环境的动力;若需要下游政府给上中游政府支付的生态补偿金额较小,则无论上中游政府是否积极保护生态环境,下游政府都愿意对上中游政府保护流域生态环境的成本予以补偿;中央政府提高奖惩力度有利于博弈双方选择最优稳定策略(下游政府主动补偿、上中游政府积极保护).提出了完善黄河流域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机制、建立科学的生态补偿计算体系、实施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等政策建议.

    生态补偿博弈地方政府生态环境保护黄河流域

    幸福河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鞠茜茜柳长顺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幸福河是我国新时期江河治理的新导向、新目标、新要求.为了给幸福河的衡量与评价体系研究提供参考,通过解析幸福河的内涵要义、综述现有河流评价的方法,并对幸福河研究文献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幸福河领域的研究现状基本上是基于河流健康与人水和谐观念,大多研究是从河流的角度出发,缺少对幸福机理的探讨.鉴于此,提出了幸福河评价方法未来的研究方向:探究幸福河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河流幸福度评价指标的选取和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具体流域为研究区,基于已建立的评价体系开展实例应用,以验证评价体系的可靠性.

    幸福河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内在机理人水关系

    黄河流域农业碳效应时空演变及公平性研究

    陈晨张军伟
    13-1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推进黄河流域农业低碳转型、助力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进程,利用系数法测算了2000—2020年黄河流域九省(区)的农业碳效应,分析其时空演变规律,并从生态承载能力和经济贡献能力两个角度探究了黄河流域省际农业碳排放的公平性与差异性.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农业碳效应总体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内蒙古增幅最大,四川增幅最小,各省(区)农业碳效应均呈现出净碳汇特征;农业碳效应空间分布不均衡,总体上东高西低,下游高上游低.基于农业碳排放公平性评价模型中生态承载系数、经济贡献系数的数值差异可将黄河流域九省(区)划分为双优型、生态优势型、经济优势型、双劣型4种类型,其中山东一直为双优型、河南一直为生态优势型、四川和青海一直属于经济优势型、内蒙古由双优型转变为生态优势型、陕西和山西由生态优势型分别转变为经济优势型和双劣型、宁夏和甘肃一直为双劣型.

    农业碳效应农业碳排放公平性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

    马莲河流域泥沙演变规律及其成因分析

    黄维东朱咏王启优张昌顺...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马莲河流域实测水文资料、气候和NDVI数据,分析流域泥沙演变规律及其成因.结果表明:马莲河流域泥沙分布地区差异较大,总体从上游向下游递减,最大产沙区域多年平均输沙模数达8148 t/km2,支流合水川泥沙最少,年输沙模数为1663 t/km2;人类活动和降水对输沙量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93.0%、7.0%,水土保持措施等人类活动是泥沙减少的主要原因.流域内降水以及下垫面的变化,使产流产沙机制发生显著变化,分析流域泥沙演变规律及其成因,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环境修复、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泥沙演变规律成因马莲河流域

    2005—2030年无定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的影响

    赵雪岩张鑫孙媛
    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无定河流域2005年以后不同土地利用变化方式对径流的影响,运用CA-Markov模型模拟2025年和2030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并利用2005年、2015年、2020年及模拟的2025年和2030年土地利用数据构建了4种土地利用变化方式(C1、C2、C3、C4),构建无定河流域的SWAT模型,分析C1~C4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005—2030年无定河流域草地、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占90%以上,且小范围内相互转化;未利用地持续减少,主要转为耕地和草地;居民用地分布在河道两岸且扩张迅速.②率定后的SWAT模型在无定河流域模拟效果良好.③径流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居民用地增加是径流增加的关键因素.④C1~C4对下半年径流的促进作用均大于上半年,C2对各月径流的促进作用最显著.⑤C1~C4均使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C1、C3使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程度小于C2、C4.⑥C4未利用地虽然减少但是向东北部转移,引起径流总量增加,使上半年径流减少且年内分配不均,应引起关注.

    土地利用变化SWAT模型径流无定河流域

    中小型淤损水库库容恢复技术与方法

    张文皎赵连军王嘉仪潘丽...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小型水库在维持我国社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已建水库工程中,泥沙淤积是非常突出的问题,尤其对于多沙河流上的水库工程,泥沙淤积情势更为严峻.中小型淤损水库库容恢复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传统的水力排沙、机械清淤及新研发的清淤技术与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梳理不同清淤技术的清淤原理、清淤效果以及适用条件等,从高效、环保等角度重新认识这些清淤技术,以期为中小型淤损水库库容恢复工程设计与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泥沙淤积水库库容恢复机械清淤环保清淤

    黄河水工程多维协同调度的初步理论框架研究

    苏茂林李阿龙李荣容安晨歌...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流域水工程协同调度是控制和管理洪水、协调水沙关系、合理配置水资源、支撑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手段,必须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汛期与非汛期等关系.围绕当前黄河水工程调度存在的多目标调度协同难、水库排沙与河道输沙协同难、全河大尺度生态调控难等难题,从属性协同、空间协同、时间协同、目标协同、工程协同5个维度全面分析了黄河水工程调度的协同与竞争关系.从充分发挥流域水工程综合效益的角度出发,以协同学理论为指导,识别了黄河水工程协同调度的序参量并确定其阈值,构建了黄河水工程多维协同调度模型,系统提出了黄河水工程多维协同调度的初步理论框架,为流域多目标激烈竞争关系的水工程协同调度研究提供参考.

    水工程协同调度协同学多目标黄河

    豫北地区暴雨洪涝灾害状况评估及原因分析

    陈刚
    41-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短时间内对暴雨洪涝灾害淹没土地的范围准确监测并进行受灾状况评估十分必要.利用SAR影像提取豫北地区"7·20"暴雨洪涝灾害洪水范围,结合洪水前的土地利用分类数据,采用系统协同叠加分析方法,对豫北地区暴雨洪涝灾害淹没土地进行受灾状况评估.豫北地区洪水前水体面积为9.16 km2,洪水中水体总面积为268.91 km2,洪水导致水体面积增加了259.75 km2.其中浚县、卫辉市和淇县区域距太行山脉较近,位于卫河、淇河、共产主义渠交汇处,地势低洼,是主要滞洪区,故该区域洪水淹没范围最大,是受灾最严重的3个县(市).暴雨洪水淹没区域主要为农村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建设用地占总受灾面积比例分别为81.57%、17.23%.利用SAR影像提取洪水水体范围,能够对洪水淹没区域快速有效地监测,结合土地利用分类数据,可以精准地进行暴雨洪涝灾害评估,为减轻灾后风险以及防御不利影响并进行灾后重建提供支持.

    多源影像"7·20"暴雨洪涝灾害受灾状况分析豫北地区

    洪水治导线研究与应用

    李国栋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规划治导线是河流保护治理和岸线功能维护管理的重要依据,研究洪水治导线对科学合理保护河流生态环境和处理水事权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论证洪水治导线布设原则,研究提出了单宽流量、水流流速和水位升高值等多个治导线宽度控制参数.以清漳河为例,细化了洪水治导线布设原则,结合清漳河水文资料等分析提出了洪水治导线具体的控制参数,并以此进行了成果应用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洪水治导线布设原则和控制参数适用于清漳河,以此布设的洪水治导线是合理的.

    洪水治导线控制参数清漳河

    黄河流域典型城市水资源季节价值研究

    苏茂林王鹏杨靖张迪...
    51-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资源价值随季节的演变而改变.基于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季节价值变化特征,给出了季节价值的定义.以黄河流域典型城市为研究区,采用模糊数学模型,选取水质、降水量、径流量、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作为评价因子,评价水资源的季节价值.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水资源价值具有显著的时空变化特征,上游银川水资源价值系数显著大于中、下游,中游郑州水资源价值系数最小;同一河段春季的水资源价值系数最大、夏季水资源价值系数最小,原因是春季水资源匮乏、水资源稀缺程度高,夏季降水量大、黄河径流量较大.综合水价的计算结果同样反映了水资源价值的时空差异性,同一河段夏季的综合水价最低、冬季综合水价最高.综合水价除受水资源价值系数影响外,还与用水成本有关,同一季节除了夏季上游综合水价高于中、下游外,其他季节下游综合水价均高于中、上游综合水价.明确水资源价值的时空变化规律,加快水价改革进程,有利于优化配置水资源,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状况.

    水资源价值季节价值模糊数学模型黄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