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民黄河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薛松贵

月刊

1000-1379

rmhh2010@163.com

0371-66022902

450003

郑州市金水路11号

人民黄河/Journal Yellow Riv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人民黄河》杂志社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水利部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是黄河治理方面的专业技术刊物,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该刊坚持“宣传治黄科技成果,开展学术讨论,为科学治黄服务”的办刊宗旨和“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报道治黄工程的科技成果、学术争论及动态,介绍国外先进技术,内容涉及防洪、治河、水文、泥沙、水资源、水土保持、灌溉、供水、水利水电工程等。读者对象为从事水利水电及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相关院校师生,特别是治黄及关心治黄的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输沙渠道优化设计

    费祥俊
    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下游两岸有万亩以上灌区近100处,引黄灌溉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效益,但渠道泥沙淤积十分严重,主要原因一是没有可靠的公式来核算渠道的输沙能力,二是没有根据水力优化断面参数来确定渠道断面尺寸,往往使渠道设计断面面积偏大,流速偏低.通过黄河下游泥沙组成得到黄河下游输沙平衡关系,并利用渠道断面参数优化原理,可使渠道输沙能力成倍增加.输沙渠道优化设计不仅为引黄灌区改造和输沙入田提供理论依据,还可为黄河下游高含沙水流远距离输沙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灌溉渠道输沙能力断面参数优化设计环境影响黄河下游

    黄河流域甘肃段高质量发展时空格局演变研究

    周文霞王星星
    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流域甘肃段是重要水源涵养区、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但自然生态本底脆弱、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水源涵养功能退化、生态系统承载力减弱,制约着全省及黄河流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了给黄河流域甘肃段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基于五大发展理念构建由经济活力、创新驱动、民生改善、环境状况、绿色发展等5个维度组成的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视角,定量测度2010—2018年黄河流域甘肃段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分析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甘肃段2010—2018年高质量发展水平不高,但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持续上升,5个维度中除环境状况波动较大外,其他4个维度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均衡增长,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向好发展趋势;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形成了以嘉峪关为核心的高-高集聚区和以定西、临夏、陇南为中心的低-低集聚区.提出了构建生态保护与经济协同发展新格局、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强化生态环保技术攻关等建议.

    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时空格局黄河流域甘肃段

    黄河流域农林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性研究

    杨晨钰婧薛永基
    10-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给黄河流域农林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建议,探究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农林经济发展间的作用机理与互动关系.从投入、产出两方面选择农林经济发展指标,从生态环境压力、状态、响应三方面选择生态环境指标,利用黄河流域34个地级市2009—2018年农林经济与生态环境数据,计算农林经济综合指数、生态环境综合指数,采用耦合协调模型计算农林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度、农林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度,对黄河流域农林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前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农林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作用较强、相互促进效果较好,二者耦合协调的整体发展态势良好;黄河流域农林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状况具有时空差异,在时间维度上呈现稳趋势、微变动的状态,空间维度上呈现西低东高的状态;黄河流域地级市中绝大多数农林经济综合指数小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说明黄河流域农林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失调状况是由农林经济发展滞后引起的.建议:完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林经济协调发展的顶层设计,优化经济结构、加强生态建设,构建黄河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远景目标;重视黄河流域农林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时空差异,设计差异化协调路径,建立跨地域互动合作和协同治理机制;合理开发和利用黄河流域自然资源,优化农林产业结构,因地制宜激发农林经济发展潜能.

    农林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度协调度黄河流域

    沿黄城市群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度研究

    张力隽白云龙田林冀梦玄...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深化黄河流域各城市群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机理的研究,给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以兰西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宁夏沿黄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按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人水关系、人民幸福4个子系统建立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和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SMI-P模型计算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度,分析了沿黄各城市群2009—2018年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沿黄各城市群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度在空间上总体呈现东高西低(下游高上游低)的梯级分布格局;沿黄各城市群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度均呈上升趋势,且各城市群协同度的差异逐渐减小,2009年仅山东半岛城市群处于"接近协同"状态、其他城市群大都处于"濒临失衡"状态,2018年中原城市群和呼包鄂榆城市群也达到了"接近协同"状态、其他城市群即将达到"接近协同"状态;各城市群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人水关系、人民幸福4个子系统的协同发展指数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协同度高的城市群存在子系统协同发展指数较小的弱项,协同度低的城市群存在子系统协同发展指数较大的强项,因此各城市群应充分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补强弱项,实施差异化的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

    城市群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协同度黄河流域

    减缓宁蒙河道泥沙淤积方案及效果研究

    张晓华郑艳爽张防修窦身堂...
    20-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实测资料的分析,阐明宁蒙河道不同粒径泥沙来源及冲淤规律:细泥沙是宁蒙河道来沙的主体,主要来源于下河沿以上和宁夏支流,且细、中泥沙冲淤效率与水沙条件有较好的响应关系,随流量的增大河道淤积效率显著降低;而较粗泥沙和特粗泥沙在来沙量中比例较低,特粗泥沙主要来源于入黄风沙,多发生淤积且流量增大也难以提高输送能力.由此提出宁蒙河道减缓淤积的"拦粗排细"综合治理方案,水库调控恢复洪水过程输送细、中泥沙,水土保持和风沙治理拦减较粗泥沙和特粗泥沙.制定了多种减淤方案,并利用水动力模型进行了方案计算,表明各种单项措施减淤效果都有限,河道仍持续淤积,只有采用"拦粗排细"综合治理方案可使河道微冲,且包含水库调控恢复洪水过程的方案对内蒙古河段的减淤效果较好.

    分组沙河道输沙泥沙来源减淤方案宁蒙河道

    现行黄河口区的水沙动力与汊道演变

    陈沈良于守兵凡姚申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黄河入海水沙量持续减少,河口水沙动力和地貌演变出现了新的情势.基于黄河口区实测水文泥沙和利津站水沙数据等,阐述目前黄河口的水沙动力与汊道演变.研究发现,现行黄河口区潮汐存在"潮位一升一降,潮流二次往复,流速四峰四谷"的特征,形成了涨潮北流、涨潮南流、落潮北流和落潮南流4种流动形式,以及近岸与远岸对峙的余流场;河口径流量减少,潮流界和潮区界有所上溯;口门东、北两汊涨落时刻不同步,形成了短时汊道环流.剪切应力计算结果显示,口外悬沙含沙量主要取决于床面的泥沙动态,悬沙含沙量主要受泥沙的沉降和再悬浮控制.口门进出潮水量计算结果显示,口门进潮量北汊大于东汊,而入海水量北汊小于东汊,表明目前北汊趋于衰退,而东汊将逐渐成为径流入海的主汊.

    黄河口水沙动力剪切应力口门演变

    黄河下游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及其与水沙过程关系

    李瑶戴文鸿高嵩陈羿名...
    31-3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下游滨河植被覆盖度是滩区生态环境重要表征指标之一.基于MODIS-NDVI数据,采用M-K法分析研究了黄河下游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情况,结合Pearson相关分析、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研究了气温、降水量及河道水沙因素对滨河植被覆盖度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时间上,2001—2019年黄河下游植被覆盖度无显著变化趋势,各河段年内变化幅度不一;空间上,滨河植被覆盖度沿横向离河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其中游荡河段影响范围最宽,过渡河段次之,弯曲河段最窄;相关性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降水量,气温及河道水沙过程对黄河下游滨河植被覆盖度的影响较大.

    滨河植被覆盖度NDVI水沙过程变化黄河下游滩区

    2018年黄河上游洪水及宁蒙河道响应特征研究

    郑艳爽张晓华丰青尚红霞...
    38-4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实测资料分析2018年黄河上游洪水的水沙特点以及洪水对宁蒙河道冲淤的影响,结果表明:2018年黄河上游洪水具有洪量大、持续时间长、洪峰流量大等特点.进入宁蒙河道洪峰流量为2880~3600 m3/s,内蒙古三湖河口—头道拐河段发生大范围漫滩.宁蒙河道洪水期河道冲淤调整较大,内蒙古巴彦高勒—头道拐河段产生明显的"淤滩刷槽"效果,漫滩洪水冲刷效率高于非漫滩洪水.洪水对河道排洪能力的恢复作用显著,洪水后内蒙古河段巴彦高勒、三湖河口站同流量水位分别下降0.71 m和0.47 m,平滩流量分别增加约500 m3/s和320 m3/s.

    冲淤量洪水过流能力宁蒙河道2018年黄河上游

    受洪水涨落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研究

    程银才张春霞
    44-46,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洪水涨落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研究并指出以往研究中存在的瑕疵.重新推导了受洪水涨落影响的同水位稳定流流量与不稳定流流量之差和不稳定流流量之间的微分式,推导了受洪水涨落影响的同水位稳定流流量与不稳定流流量之间的关系式.从新的角度再次证明了同水位的不稳定流流量与稳定流流量之差和不稳定流流量之间具有函数关系,其对洪水涨落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资料整编具有一定意义.

    洪水涨落影响水位流量关系特性单值化

    再生骨料制备C20防汛块体的配合比优化研究

    冯兴国范琦琦陈翔飞卢恒...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水胶比、砂率和粉煤灰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骨料取代率低于50%时对混凝土强度无明显影响,超过50%时混凝土强度会随着取代率的增大而快速降低;混凝土强度随水胶比和砂率的增大均先增大后减小,并且随粉煤灰取代率增大而显著降低.针对当前混凝土防汛块体要求C20强度等级的现实需求,提出了一组以再生骨料制备C20混凝土的配合比,为石料资源匮乏地区利用再生骨料经济、高效地生产防汛块体提供参考.

    再生粗骨料再生混凝土防汛块体抗压强度最优配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