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民黄河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薛松贵

月刊

1000-1379

rmhh2010@163.com

0371-66022902

450003

郑州市金水路11号

人民黄河/Journal Yellow Riv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人民黄河》杂志社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水利部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是黄河治理方面的专业技术刊物,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该刊坚持“宣传治黄科技成果,开展学术讨论,为科学治黄服务”的办刊宗旨和“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报道治黄工程的科技成果、学术争论及动态,介绍国外先进技术,内容涉及防洪、治河、水文、泥沙、水资源、水土保持、灌溉、供水、水利水电工程等。读者对象为从事水利水电及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相关院校师生,特别是治黄及关心治黄的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突发水污染下游供水方式研究

    张乃丰任红蕾林飞
    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明渠调水的形式进行输水,具有投资小、费用低、流量大的优势,但敞开的输水线路也带来了水源保护难度大、容易引发突发水污染事故的风险.系统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研究区,以兰河节制闸-颍河节制闸段发生水污染事件为例,重点开展突发水污染事故期事故段下游供水时间的研究,基于明渠调水的常规供水方式,采用常规和优化两种供水方式对事故段下游供水时间进行模拟,提出了延长事故段下游供水时间的优化分区供水方式.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分区供水方式在面对渠池下游大流量分水情况下可以维持下游渠池长时间的供水稳定,有效地延长下游不利渠池的供水时间,保障区域供水安全.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突发水污染明渠调水优化分区供水安全

    青海省水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协调特征

    白美霞王高旭张轩吴永祥...
    70-7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协同演进,对3个系统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是目前的热点.为探究水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特征,以青海省为研究对象,构建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及灰色关联模型对2000-2020年青海省水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协调特征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青海省水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子系统的评价指数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大趋势;②水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度处于融合高水平阶段,耦合协调度处于由中级协调向良好协调过渡的阶段;③在3个子系统中,水资源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对青海省水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影响较大,环境子系统次之,社会经济子系统的影响相对较小.

    水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协调模型灰色关联模型CRITIC权重法青海省

    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马睿李云玲邢西刚张小丽...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实现水资源刚性约束的具体量化,在深入解析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内涵与要求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差异性、可操作性和可度量性等原则,从基本生态用水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水控制、分行业用途管制、用水效率控制4个方面构建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体系,详细阐述了各个指标的用途和确定方法.将其应用到甘肃省不同水平年分水源分行业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定量计算中,确定了甘肃省2025年、2035年的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分别为121.4亿、132.2亿m3,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体系甘肃省

    黄河宁蒙段河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杨雅楠郭建英杨振奇刘海龙...
    81-86,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气候和人类活动影响最为敏感的沿黄河岸带为研究区,基于1999-2018年黄河宁蒙段河岸带土地利用、气候、社会经济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9-2018年黄河流域宁蒙段河岸带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草地和沙漠为主;1999-2018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开发利用程度逐渐加大;气候变化和农业经济发展是黄河流域宁蒙段河岸带土地利用转变的主要驱动力.

    灰色关联法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黄河宁蒙段

    黄河源区积雪时空变化特征

    范霄寒韦玲利朱莎莎胡瑜洁...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源区积雪量丰富,积雪变化对黄河水文及生态影响深远.利用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逐日中国雪深长时间序列数据集,对1988-2017年黄河源区平均积雪深度、积雪天数、积雪初日、积雪终日进行了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源区积雪变化与海拔相关,海拔越高积雪深度、积雪天数越大,积雪初日越早、积雪终日越晚;平均积雪深度以-0.187 cm/(10 a)的速率在0.01水平呈显著减小趋势,1997年最大(2.7 cm)、2003年最小(0.3 cm);积雪天数以-9.763 d/(10 a)的速率在0.01水平呈显著减小趋势,1992年达到最大值158.8 d、2003年达到最小值62.9 d;积雪初日以1.745 d/(10 a)的速率在0.1水平呈延后趋势,最早出现日期为1992年8月12日,最晚出现日期为2003年11月16日;积雪终日以5.006 d/(10 a)的速率在0.05水平呈明显提前趋势,最早出现日期为2009年3月18日,最晚出现日期为1992年5月2日.

    积雪深度积雪天数积雪初日积雪终日黄河源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水源区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郑野聂相田苏钊贤
    92-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是协调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补偿标准是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核心要素.从水质水量双视角出发构建水源区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模型,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水源区为例进行生态补偿量测算,并对受水区各省市生态补偿量进行了分摊测算.结果表明:河南水源区对受水区水质产生正外部性影响,从水质角度受水区应向河南水源区补偿2 667.89万元;河南水源区为受水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从水量角度受水区应向河南水源区补偿21 719.55万元;以受水区用水比例和经济发展水平为权重对总补偿额24 387.43万元进行生态补偿量分摊测算,北京、天津、河北和河南分别应承担补偿量为4 755.55万、2 560.68万、7 682.04万、9 389.16万元.

    生态补偿标准水质水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水源区

    山西阳高县地热水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段江飞
    9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明阳高县地热资源,以阳高县北部山前地带为研究区,通过对比和分析不同区域地下水组分和化学特征,探讨了地热水的来源和成因.阳高县地热水主要分布在孤山-平山村一带,水温28-104℃;水化学类型以HCO3·Cl·SO4-Na、HCO3·Cl-Na型水为主,为含锂的硅水、氟水,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价值.分析认为,阳高县地热水来源于深层热储和浅层热储,在云门山断裂带控制下,深层热储流体沿断裂带上涌形成了温度较高的地热水;地热水向南补给新近系、第四系含水层,与地下冷水混合,在孤山—平山村一带形成了低温浅层地热水.

    地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热储成因分析阳天盆地

    超孔隙水压力的形成及其对滑坡泥石流起动和演进的影响

    侯伟鹏余国安
    102-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滑坡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突发性强、危害严重,对其发生机理的研究是滑坡泥石流预防预报预警的基础.在系统梳理土体孔隙水压力研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坡体超孔隙水压力形成和变化的物理图景及其对滑坡泥石流起动和演进的影响,并探讨了依据孔隙水压力动态变化来预测滑坡泥石流起动的可能性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研究表明,坡体孔隙水压力特别是超孔隙水压力的产生及维持与坡体失稳滑坡、滑坡体液化、泥石流的形成及运动密切相关,坡体失稳滑坡及土力类泥石流的暴发过程通常伴随着孔隙水压力的急剧变化,超孔隙水压力的产生是土体变形即土体颗粒位置错动的结果而非诱因,但超孔隙水压力的产生又会进一步促进坡体失稳;超孔隙水压力形成的关键在于土体孔隙体积变化与孔隙水压力消散的相对速率,孔隙体积变化主要受土体变形影响,而孔隙水压力消散主要受土体粒度分布和细颗粒含量的影响.目前,孔隙水压力及超孔隙水压力与滑坡泥石流起动和演进过程关系的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但依据孔隙水压力预报预警滑坡泥石流起动仍有难度,主要难点在于不易有效监测并及时预报自然坡体孔隙水压力的动态变化,这是未来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重要内容.

    滑坡泥石流孔隙水压力超孔隙水压力土体液化

    基于半定量方法的华北冬小麦施氮量优化管理研究

    牟彦文彭致功仵峰王菲宇...
    109-114,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田间实测数据对AquaCrop模型进行校验,获取了模型的关键参数,并量化不同施氮量水平与肥胁迫相关的压力系数;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半定量方法的参数化方案,实现了华北冬小麦施氮量的优化管理.结果表明:①模型校验过程中冠层覆盖度的决定系数R2大于0.876、NRMSE小于15.554%;土壤含水率模拟值与实测值的R2大于0.840、NRSE小于9.960%;所有处理下产量模拟值与实测值的R2大于0.964.说明经校验的模型能较好地模拟不同施氮处理下作物生长及产量产出过程,可利用该模型进行施氮量优化管理研究.②利用半定量方法实现了氮肥的多情景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建立了施氮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当施氮量达到355.30 kg/hm2后,继续增加施氮量,冬小麦的产量出现了降低的趋势.

    冬小麦施氮量氮肥利用效率AquaCrop模型半定量方法

    提升识别河道倾斜流凌图像准确度的理论基础与实践

    吴帅李春江李志军张丽敏...
    115-120,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黄河什四份子弯道远程监测视频中流凌图像存在倾斜变形问题,基于摄影测量学原理对倾斜变形图像进行校正,建立一种考虑相机安装高度、相机倾斜角度及河道水位变动影响的图像像点比例尺校正方法.以2021-2022年凌汛期什四份子弯道监测图像为例,结合现场测量数据与雷达数据,拟合水平比例尺和竖直比例尺表达式,根据图像信息和水位信息实时计算流凌真实位置信息,公式拟合图像比例尺的相对误差在±6%以内;采用比例尺表达式对图像进行校正,获得校正后流凌密集度、流速等参数,统计流凌密集度与流速关系,证明了倾斜流凌图像校正的必要性.

    倾斜流凌图像校正摄影测量比例尺表达式流凌密集度流凌流速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