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民黄河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薛松贵

月刊

1000-1379

rmhh2010@163.com

0371-66022902

450003

郑州市金水路11号

人民黄河/Journal Yellow Riv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人民黄河》杂志社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水利部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是黄河治理方面的专业技术刊物,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该刊坚持“宣传治黄科技成果,开展学术讨论,为科学治黄服务”的办刊宗旨和“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报道治黄工程的科技成果、学术争论及动态,介绍国外先进技术,内容涉及防洪、治河、水文、泥沙、水资源、水土保持、灌溉、供水、水利水电工程等。读者对象为从事水利水电及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相关院校师生,特别是治黄及关心治黄的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知识图谱的泵站运行方案智能推荐与优化

    贾贺刘辉卜新魁姜佩奇...
    125-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泵站运行方案制定智能化水平低、运行过程中受环境变化影响难以在计划时间内完成提水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泵站运行方案智能推荐与优化方法.基于 2013-2022 年南水北调东线邓楼泵站历史运行数据构建知识图谱,结合数值相似度匹配方法为泵站运行推荐可靠的方案.通过分析泵站运行过程中的性能数据,确定泵站机组运行的性能曲线,结合实时监测的流量和净扬程数据对泵站运行方案动态调控.应用情况表明,推荐的所有运行方案的效率均在 67.00%以上,能够满足泵站的运行要求,并且实现了泵站运行过程的动态优化.

    泵站运行知识图谱方案推荐性能曲线邓楼泵站

    回填混凝土对高耸引水塔架动力特性的影响

    杨军义王美斋何楠陈精卫...
    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导流洞进水口塔架体型巨大,最大塔高 61.5 m,塔体宽度26.5 m,顺水流方向长度26 m,最大设计过流流量 5 300 m3/s,塔架所处的岸坡陡峻,因此十分有必要研究该塔架的动力特性.采用反应谱法研究该塔架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系统研究了塔后回填混凝土的高度对进水塔的自振频率、变形和应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塔体后混凝土回填比在 0.80 左右时,既能满足塔架结构安全性要求,也可以满足经济性要求.

    塔架回填混凝土回填比动力特性东庄水利枢纽

    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中国分区域溃坝环境风险标准研究

    李巍衣建妮张贺祥焦余铁...
    135-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溃坝风险标准是大坝管理者进行风险决策的基础,然而溃坝环境风险作为溃坝风险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标准.借鉴生态经济学中关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当量因子法的研究思路,对环境价值进行量化;利用ALARP准则和F-N曲线将溃坝环境风险标准与现有标准进行有效衔接;考虑我国不同区域环境和经济的差异,构建风险偏好矩阵以确定各区域风险偏好情况,进而提出了我国溃坝环境风险标准,并以河南省陆浑水库为例进行了应用说明.

    溃坝环境风险标准当量因子法风险偏好

    基于TCN和迁移学习的混凝土坝变形预测方法

    张健飞叶亮王磊
    142-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凝土坝变形测点数据丢失或者新增测点测量时间太短都会导致这部分测点的数据量不足,使得变形预测精度受到影响.为了提高这些小数据量测点的变形预测精度,提出了将时域卷积网络(TCN)与迁移学习相结合的变形预测方法.以数据量充足的测点为源域,以缺少数据的测点为目标域,将在源域上训练好的TCN模型的结构和参数迁移到目标域模型中,固定其中的冻结层参数,利用目标域中的数据对目标域模型可调层参数进行调整.同时,采用动态时间规整选择与目标域数据序列相似度最高的监测数据作为最佳源域数据,提升迁移学习效果.工程实例分析表明:迁移学习后的目标域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与利用足量数据训练的TCN模型的预测误差相比,差异仅分别为 1.73%和 8.09%,小数据量情况下TCN预测模型的精度得到了提高.

    时域卷积网络迁移学习动态时间规整变形预测

    碱激发矿渣-赤泥新型低碳透水混凝土性能研究

    吴敏王晨王安辉段伟...
    148-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粒化高炉矿渣与拜耳法赤泥两种工业固废作为胶凝材料,硅酸钠溶液作为碱激发剂,石灰岩碎石作为粗骨料,制备透水混凝土,研究了设计孔隙率、水胶比与骨料粒径对透水混凝土强度与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设计孔隙率增大,试样的强度逐渐减小,但透水性能逐渐增强.最优水胶比受设计孔隙率和骨料粒径的影响,当透水混凝土设计孔隙率为 15%、骨料粒径为4.75~9.50 mm时,最优水胶比为 0.36,其强度较高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碱矿渣-赤泥透水混凝土的力学与透水性能均优于水泥透水混凝土,符合低碳绿色的发展理念.

    透水混凝土赤泥矿渣设计孔隙率水胶比骨料粒径

    开敞式防洪闸闸室结构抗震安全分析及加固措施研究

    郭博文范冰宋力韩玉龙...
    153-156,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处于地震基本烈度 8 度区的某开敞式防洪闸为例,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时程分析法对闸室结构抗震能力进行了分析.针对闸室上部启闭机房结构存在的抗震缺陷,制定了不同的抗震加固方案,通过不同加固方案抗震能力对比分析,比选了较优加固方案,并在较优方案基础上,探究了连通梁截面尺寸对闸室结构加固效果的内在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防洪闸闸室结构启闭机房排架柱折角位置处出现较大拉应力区,其最大拉应力超过了结构承载能力,不满足抗震安全需求;在各排架柱之间增设连通梁可降低启闭机房结构动力响应,但设计过程中为避免启闭机房结构产生鞭梢效应,不宜在顶部位置增设;连通梁截面尺寸对启闭机房排架柱结构抗震能力影响显著,实际工程中可通过控制截面尺寸达到理想的抗震加固效果.

    闸室结构数值模拟抗震能力分析抗震加固措施

    导流洞复合式出口消能体型的研究与应用

    闫秀秀尹进步张曜吴伟...
    157-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狭窄河谷中高水头、大流量、复杂地质条件的工程前期导流工程面临高速水流泄洪问题,对消能体型要求较高.基于水工物理模型试验对某水利枢纽导流洞出口消能体型进行优化探索,先后提出右岸导向、洞线偏移、左岸分流、强迫消能+左岸分流 4 种布置方案,通过对水流流态、流速和冲刷特性等水力参数进行测定和比选,最终推荐强迫消能+左岸分流的复合式消能体型,并对推荐体型对大小流量工况的适应性进行导流全过程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式消能体型在各工况下消能效率较高,围堰及左岸近岸流速明显降低,分散水流能有效封堵回流,水面波动强度减弱,主流顺利归槽,冲淤情况良好,保护左岸免受冲刷.该复合式消能体型能够满足工程消能及安全稳定要求,可为具有类似特点的导流洞工程的出口设计提供参考.

    导流洞消能体型消能效果流态冲淤特性

    基于《山水与古典》分析中国山水诗的艺术特色及旷达情怀

    吴文菊
    后插7页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机电设备的维修养护——评《水利工程智能化运行管理实训》

    张寿成
    后插10页

    黄科院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再创佳绩

    张超凡张华岩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