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民黄河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薛松贵

月刊

1000-1379

rmhh2010@163.com

0371-66022902

450003

郑州市金水路11号

人民黄河/Journal Yellow Riv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人民黄河》杂志社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水利部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是黄河治理方面的专业技术刊物,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该刊坚持“宣传治黄科技成果,开展学术讨论,为科学治黄服务”的办刊宗旨和“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报道治黄工程的科技成果、学术争论及动态,介绍国外先进技术,内容涉及防洪、治河、水文、泥沙、水资源、水土保持、灌溉、供水、水利水电工程等。读者对象为从事水利水电及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相关院校师生,特别是治黄及关心治黄的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泾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解析

    黄康李怀恩李家科肖恒婧...
    106-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泾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状况及空间分布特点,采用输出系数模型估算泾河流域2017年农业非点源污染TN、TP、NH3-N和COD产生量,再利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和聚类分析进行评价,结合ArcGIS软件得到污染物年产生量空间分布图,最后利用径流分割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2017年泾河流域TN、TP、NH3-N、COD输出负荷分别为124857.49、5023.19、26655.73、258961.52 t,各污染物空间分布较一致;从污染物角度分析,首要污染物是TN,从污染源角度分析,TN、TP、NH3-N等标污染负荷中土地利用贡献率最大,COD等标污染负荷中最大的污染源是畜禽养殖,等标污染负荷从西北至东南呈递减趋势,最大值均出现在环县;采用聚类分析法将泾河流域32个县(区)划分为6个污染等级,流域中上游区域污染水平最高,同时提出3种污染防治对策;运用径流分割法对模拟结果进行合理性分析,COD和NH3-N的相对误差为3.07%、26.87%,具有一定合理性.

    农业非点源污染等标污染负荷泾河流域

    基于高程和坡度分级的延安市土地利用格局研究

    火红韩磊奥勇刘钊...
    112-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形因子影响地表水热再分配、风沙作用方式和水力侵蚀强度,不同地形上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会产生不同的生态修复效果.为了给科学合理地评估退耕还林(草)效果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基于1988年、1998年、2008年、2018年Landsat4-5 TM、Landsat8 OLI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与DEM数据,在RS与GIS技术支持下获取土地利用与地形因子数据,将土地利用类型与地形因子耦合,分析了延安市大规模实施退耕还林(草)前后各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地形因子上的分异及转移特征.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使延安市土地利用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耕地面积占比由29.01%降低到11.51%,草地面积占比由32.88%降低到25.31%,而林地面积占比由36.01%大幅提高到60.60%;各土地利用类型在各级高程与坡度上的分布差异随时间推移愈加明显,坡度小于15°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大幅提高,即随着时间推移耕地分布逐渐向缓坡区域转移;草地与林地在各级坡度上的分布具有一致性,二者的分布优势均随着坡度增大而增大,其中林地分布优势在高程919~1445 m尤其在919~1115 m较大且随着时间推移进一步增大,草地分布优势随海拔的提高逐渐减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在高海拔区域的分布优势逐渐变大.应根据土地利用类型的地形分异特征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调整.

    退耕还林(草)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结构耕地林地高程分级坡度分级延安市

    引汉济渭二期工程黄午隧洞断面选型分析

    雒少江雷升云
    118-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隧洞断面形式的合理选择对于引水隧洞的安全有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合理的断面设计对于工程安全、施工方法、施工工期等影响极大.针对引汉济渭二期工程黄午隧洞,拟定圆拱直墙形断面、马蹄形断面和平底马蹄形断面,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工程类比等分析方法,从过流能力、结构受力以及工程施工等方面进行综合比选,结果表明,3种断面形式均满足过流与结构受力要求,但圆拱直墙形断面在施工条件以及施工工期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确定黄午隧洞断面形式采用圆拱直墙形.

    引水隧洞断面形式安全系数引汉济渭工程

    考虑防渗帷幕的平原水库渗流分析大井法研究

    王琛王维平徐巧艺刘振...
    12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基坑降水问题的处理方式提出平原水库渗流大井法,并且借鉴了船闸工程中常用的渗流阻力系数法处理截渗帷幕的作用,提出了截渗帷幕影响下的水库渗漏量计算方程和壅水曲线方程.提出了一种新的解析法处理平原水库渗漏问题.应用该方法对北方某平原水库进行渗漏分析发现,渗漏与水库水位近似为线性关系;应用壅水曲线方程分析水库对库区周围地下水的抬升作用,得到了浸没范围与水库水位的关系曲线;对比无截渗帷幕下的计算结果发现,截渗帷幕设计不合理导致其截渗效果并不理想.

    大井法渗漏计算平原水库截渗帷幕土地浸没阻力系数法

    一种新型舌瓣鼻坎消能工的应用研究

    张桂花胡士辉张晓雷李彬...
    127-130,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大石涧水库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消能区河床集中冲刷问题,结合连续式和差动式挑流鼻坎体形的优点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舌瓣型鼻坎消能工,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和基于Flow-3D的数值模拟研究方法对该新型挑流鼻坎进行了设计方案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消能工可使水流纵向展开、横向扩散,水舌在空中能够充分掺气碰撞消耗其能量,避免水舌集中冲刷河床;可通过调整舌瓣半径改变水流流态及其出流落点,使该新型消能工达到较好的消能防冲效果.

    舌瓣鼻坎消能效果横向扩散数值模拟大石涧水库

    三河口碾压混凝土大坝浇筑温度有限元分析

    任喜平
    131-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浇筑温度对施工期坝体混凝土的温度场和温度应力有直接影响,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坝体混凝土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结合三河口大坝工程浇筑进度计划,进行4—10月高温时段不同浇筑温度下坝体混凝土温度场分析,拟定了高温时段混凝土合理的浇筑温度及相应的通水冷却措施,并对该浇筑方案下坝体混凝土进行了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分析,验证了浇筑温度及冷却方案的合理性.结果显示:拟定的混凝土浇筑温度及通水冷却措施能使施工期坝体混凝土的最高温度及温度应力满足相应的设计要求,坝体内部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水平总体不高,在大坝坝体的尖角处、上下游表面、孔口部位、长间歇部位出现了较大的温度应力,浇筑完成后应当采取适当的保护和降温措施.

    有限元浇筑温度温度应力温控措施三河口碾压混凝土大坝

    羟基铝改性分散性土的试验研究

    杨玉婳唐红姚海林刘杰...
    136-139,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羟基铝溶液作为改性材料,对东北某地典型的分散性土进行改性,通过针孔试验、碎块试验和双比重计试验研究了不同铝土比条件下羟基铝溶液对分散性土的改性效果,并结合土粒相对密度、颗粒组成、pH值及阳离子交换量等物理化学指标分析了羟基铝溶液对分散性土的改性机制.结果表明:羟基铝溶液加入后,土体相对密度明显降低、颗粒粒径变大、pH值降低、阳离子交换量降低;羟基铝溶液通过离子交换、团聚等作用,增大了土体中高价阳离子的浓度,降低了Na+浓度,同时降低了土体的pH值,从而达到降低土体分散性的效果,在羟基铝溶液的铝土比为0.2~0.4 mmol/g时即对分散性土有明显的改性效果,可作为一种良好的分散性土改性剂.

    羟基铝分散性土物理化学性质鉴别试验改性机理

    双聚双交联固化黄土抗压试验及机理研究

    任童裴向军朱利君张晓超...
    140-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双聚双交联固化剂对黄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分析其加固机理,对经双聚双交联固化剂加固后的黄土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了抗压强度与固化剂掺量、干密度、养护条件、破坏应变、变形模量的关系,给出了应力应变拟合关系,分析了固化黄土的破坏方式.结果表明:干密度较小时,固化黄土的强度随掺量的增大而增大,抗压强度变化明显;干密度较大时,固化黄土的强度随掺量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抗压强度变化不明显.烘干养护的固化黄土的抗压强度稍高于自然风干养护固化黄土的.固化黄土破坏应变随抗压强度的增大而减小,为乘幂关系,逐渐向脆性变化.变形模量与抗压强度成正比关系.其单轴应力应变曲线可用抛物线较好地拟合.固化黄土的破坏方式与双聚双交联土壤固化剂形成的网状膜结构紧密相关,这种网状膜结构使得黄土颗粒间排列更紧密,孔隙面积减少,孔隙比降低,外力对其破坏更加困难,可以有效提高黄土强度.

    双聚双交联固化剂抗压强度应力应变关系破坏方式

    矩形渠道平板量水装置测流试验研究

    谢祥薇李俊何君岩杜村...
    145-148,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动量定理进行新型明渠简易平板量水装置设计,探究不同形状量水平板的水力性能差异,确定量水平板的较优几何形状.利用静力学原理对矩形明渠量水平板偏转角度与流量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发现其具有单值对应关系.通过矩形、T形、倒"山"形和Π形4种板形量水平板过流试验,分析建立了各板形平板偏转角度与流量的线性关系式,相关性高;各量水平板的水头损失均未超过3 cm,损失较小;根据测流范围、水头损失及测流稳定性分析确定T形板为较优板形;通过对不同收缩比的T形量水平板过流试验,建立了不同收缩比T形量水平板偏转角度与流量的关系式.根据测流范围、水头损失以及测流稳定性分析,T形量水平板适宜收缩比为0.5~0.6.

    矩形渠道量水平板流量偏转角度水力性能

    井灌区地下水位变化对灌溉成本水价的影响

    宰松梅仵峰王亮罗昕...
    149-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地表水资源短缺,合理开采地下水对解决农业用水需求问题、控制地下水位下降、预防和改良盐碱地等具有重要作用.如今大量开采地下水已形成4.4万km2的超采区,不仅影响了生态环境,也增加了农业的生产成本.以郑州市中牟县井灌区为例,分析不同地下水位条件下农业用水的成本水价,并与农户对水价的经济承受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地下水位下降明显影响农业成本水价,现状地下水位埋深40 m,农业供水全成本水价为0.66元/m3,农业用水平均成本水费为1562.10元/hm2;地下水位埋深达到60 m时,农业供水全成本水价增加0.112元/m3,平均成本水费为1826.70元/hm2;地下水位埋深达到80 m时,农业供水全成本水价增加0.297元/m3,平均成本水费为2265.75元/hm2,将超过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据此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出了建议.

    井灌区地下水位灌溉成本水价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