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民黄河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薛松贵

月刊

1000-1379

rmhh2010@163.com

0371-66022902

450003

郑州市金水路11号

人民黄河/Journal Yellow Riv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人民黄河》杂志社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水利部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是黄河治理方面的专业技术刊物,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该刊坚持“宣传治黄科技成果,开展学术讨论,为科学治黄服务”的办刊宗旨和“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报道治黄工程的科技成果、学术争论及动态,介绍国外先进技术,内容涉及防洪、治河、水文、泥沙、水资源、水土保持、灌溉、供水、水利水电工程等。读者对象为从事水利水电及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相关院校师生,特别是治黄及关心治黄的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滑坡—堵江—溃决灾害链研究进展

    阮合春陈华勇陈剑刚曹春然...
    5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强降雨或高烈度地震作用,高山峡谷地区极易暴发大规模滑坡或产生大型潜在滑坡体,一旦滑坡体启动,将迅速入江堵断主河,引发因堵江造成的上游回水淹没、下游溃决洪水的巨大灾害链危害,严重威胁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重大工程安全.因此,系统深入开展滑坡—堵江—溃决灾害链的研究,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提供理论支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系统总结国内外关于滑坡堵江机理、滑坡坝稳定性评估、滑坡坝溃决机理以及滑坡—堵江—溃决灾害链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及一些亟待解决的前沿性关键科学问题.

    滑坡堵江堵江机理稳定性评估溃决机理灾害链

    基于综合权重SMI-P法的郑州市人水和谐度评价

    张修宇郑瑞强周莹秦天...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郑州市为研究区域,在全面系统分析人-水系统的基础上,采用单指标量化-多要素集合-多准则集成法(SMI-P),构建郑州市人水和谐度量化评价模型,以健康度、发展度、协调度为控制要素,选取与控制要素相关的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变权法确定综合权重,对郑州市2011—2020年人水和谐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11—2020年郑州市人水和谐度呈上升趋势,并在2020年达到较为和谐的状态.但郑州市人水和谐度仍较低,需要在废水排放量过多和水资源量过少这两方面采取科学方案进行有效处理.

    人水和谐度SMI-P法综合权重郑州市

    基于分段函数的潜水井降深曲线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朱悦璐熊俊飞邓炜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传统潜水向井运动中由Dupuit假设所引起的降深曲线计算误差,设计一种基于实测数据与理论曲线相结合的数值计算方案,将拟合方程和理论方程通过计算分界点组成分段函数,构建符合实际情况的潜水渗流场.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以有理数逼近拟合的方程在全区间模拟效果良好,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R2接近0.99;在传统分界区间r<1.5H0≈40 m内,理论值与实测值的最大误差为62%,扩大分界区间至r<400 m时,理论值与实测值的最大误差为15%;在上述区间Dupuit方程不能用于实际工程,而拟合曲线误差分别为3%和8%,精度符合工程要求;当r>400 m时,分段函数所在区间以理论方程表示,此时最大误差为9%,Dupuit方程可用于实际工程;在无观测条件时,实际工程中直接运用Dupuit方程时所选取的区间应相应加大.

    向井运动Dupuit假设潜水降深曲线数值模拟

    黄河流域异质性环境规制与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关系

    朱丽娟王淑贺
    76-8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流域存在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等问题,为探索环境规制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基于2008—2017年黄河流域9个省(区)的面板数据,构建SBM-Undesirable模型,对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Tobit模型,分析异质性环境规制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9个省(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差异明显,命令控制型和公众自愿型环境规制抑制了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尚未对水资源利用效率产生影响.基于此,提出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完善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政策体系、构建市场型环境规制的引导机制、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的法律法规等建议.

    水资源利用效率异质性环境规制SBM-Undesirable模型黄河流域

    中国水生态足迹与承载能力时空演化研究

    马晓蕾郭婷文
    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生态足迹对于衡量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生态占用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水生态足迹、水生态承载力及水生态盈亏指数,评估中国及各省级区域尺度水生态足迹和承载能力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①中国水生态足迹空间差异大,但总体上随时间变化较小,全国水生态足迹构成中,农业>工业>生活>生态;②中国水生态承载力空间差距大,西南以及东南地区水生态承载力大,与区域水资源总量成正相关关系;③我国水生态超载和生态盈余地区面积所占比例大致相等;④总体上看,中国水生态承载力较大,但区域差异大,新疆、江苏处于水生态严重亏损状态,而西藏、安徽、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和江西等地水生态承载力大,水生态盈余达2亿hm2.为促进我国水生态平衡,改善水生态环境,水生态亏损地区应加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监督和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升公民节水意识.

    水生态足迹水生态承载力水生态盈亏空间聚类分析中国

    陕西省水贫困与经济贫困耦合分析

    周凯王义民
    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区域水贫困与经济贫困的相互作用关系,以陕西省县级行政区为基本研究单位,基于优化决策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模型,从经济基础、产业结构、教育和医疗4个方面构建陕西省农村经济贫困综合测度指标体系,从资源禀赋、水利基础设施、使用情况、利用能力、生态环境5个方面构建陕西省农村水贫困综合测度指标体系.采用耦合模型、相关系数及因果检验法进行水贫困和经济贫困综合测度及其耦合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县(市)水贫困状态与经济综合贫困状态较为匹配,极度耦合为主要耦合类型;21个县(市)水贫困与经济贫困的耦合程度明显升高,19个明显降低,均位于关中地区;非贫困县水贫困与经济贫困测度的相关系数较大,而贫困县相关系数较小;在全省水平或贫困县水平上,经济贫困导致水贫困的发生.

    水贫困经济贫困耦合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陕西省

    改进突变模型在河流健康评价中的应用

    张泽中和春华苏之鸿李依洋...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直观地从评估值看出河流健康状态,提出等级指示值和河流等级类别指标值改进突变模型.根据河流受人类社会活动负面影响的程度和流域规模将河流划分为四类三级,构建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不同等级类别的评价标准,提出河流等级类别指示值改进最终结果,并运用改进的突变模型对潮田河进行健康评价.结果表明:潮田河健康综合评价结果为-0.029C2,河流属于县级Ⅱ类,处于亚健康状态;潮田河正从亚健康向基本健康状态转变,实施河湖长制以来潮田河健康状况越来越好;河流形态结构完整性问题突出,建议加强对河流水工建筑物或设施的改造,增添鱼类洄游通道并保证其能正常运行.

    河流健康评价突变理论河长制潮田河

    基于能值水生态足迹的河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李友光袁榆梁李卓成郭溪...
    100-104,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析河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将能值理论与水生态足迹相结合,构建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评价的能值水生态足迹模型和能值水生态承载力模型,综合分析了河南省2008—2018年水生态足迹和水生态承载力时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河南省2008—2018年水生态足迹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农业用水足迹占比最高,生态用水足迹占比最低,各地级市水生态足迹构成比重不同;河南省水生态承载力均小于水生态足迹,水资源处于水生态赤字状态,且水资源压力指数始终大于1,河南省水资源整体处于不可持续利用状态;河南省水资源分布不均,南阳市、信阳市、驻马店以及三门峡为水资源生态盈余,水资源压力指数小于0,水资源处于可持续利用状态;其他地级市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呈不可持续利用状态,其中郑州市水资源压力指数最大.

    能值理论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河南省

    黄河下游平原区典型城市"三生"国土空间特征分析

    崔继昌郭贯成张辉
    10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黄河下游平原地区城市内部"三生"空间特征,指导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建立"三生"国土空间评价体系,基于"要素-结构-功能"框架,分析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2019年12个街道(镇)"三生"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对于土地要素禀赋,市区街道多样化水平高,集中化程度低,用地组合类型丰富,且以生活用地为主,而市郊镇则相反,并逐渐过渡到以工业、农业生产用地为主导;对于结构区位,市区各街道和袁桥镇的城镇居住用地和非农生产用地区位意义显著,市郊镇的农业生产、农村居住用地区位意义显著,生态用地除赵虎镇外均具有区位意义;对于功能格局,生产功能强弱呈梯度特征,生活功能由核心区向外减弱,生态功能呈四周高、中间低态势,"三生"功能空间呈圈层分布.

    "三生"空间国土空间土地利用分类黄河下游德州市

    昆仑山至察尔汗盐湖潜水水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

    詹润泽李环环卢玉东周保...
    11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察尔汗盐湖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钾盐、镁盐和锂盐生产基地.随着察尔汗盐湖钾矿开采规模的扩大,地下矿产资源可采储量不断减少,潜水水位急剧下降且水质恶化.为了解决察尔汗盐湖潜水水位下降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基于2020年采集的潜水水样数据,对昆仑山至察尔汗盐湖潜水水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潜水的流动方向为昆仑山至格尔木并最终汇入察尔汗盐湖达布逊湖,沿径流方向离子浓度呈递增趋势,其常量离子含量增加的主要物质来源为岩盐、石膏、白云石和钾盐的溶解,同时伴有阳离子交换;研究区潜水水化学类型由HCO3·SO4·Cl-Mg·Na·Ca型逐渐演化为Cl-Mg·Na型.

    潜水水化学特征演化规律昆仑山察尔汗盐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