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民黄河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薛松贵

月刊

1000-1379

rmhh2010@163.com

0371-66022902

450003

郑州市金水路11号

人民黄河/Journal Yellow Riv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人民黄河》杂志社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水利部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是黄河治理方面的专业技术刊物,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该刊坚持“宣传治黄科技成果,开展学术讨论,为科学治黄服务”的办刊宗旨和“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报道治黄工程的科技成果、学术争论及动态,介绍国外先进技术,内容涉及防洪、治河、水文、泥沙、水资源、水土保持、灌溉、供水、水利水电工程等。读者对象为从事水利水电及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相关院校师生,特别是治黄及关心治黄的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焦作"21·7"暴雨洪水及河道堤防险情调查

    杨长青焦迎乐余畅畅李姝昱...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7月13日至24日,受台风"查帕卡""烟花"以及大陆高压和副热带高压等多个天气系统影响,在东亚大气环流异常协调作用下,焦作普降暴雨和大暴雨.此次暴雨总量大、历时长、范围广,导致焦作市大沙河超保证水位,沁河超警戒水位,3座中型水库超汛限水位,多条河道出现险情,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大沙河修武水文站洪峰流量510 m3/s,为1956年设站以来最大洪水.对焦作"21·7"暴雨的雨量、时空分布及洪水特性进行分析,有助于掌握该地区特大暴雨洪水的特性.在现场调查基础上,对河道堤防险情类型和成因进行分析,可为灾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暴雨洪水堤防险情焦作市

    基于正交曲线网格的河道地形插值方法及应用

    郑军张辛刘清兰凡姚申...
    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插值方法在采样河道地形横断面分布稀疏情况下,无法有效获得弯曲河道高精度插值结果,亟须研究有效的弯曲河道地形插值新方法,对河道演变及其规律进行定量分析.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曲线网格的河道地形插值方法(OCGI),首先沿横断面进行线性插值,然后沿纵向网格线进行插值,弥补了纵向采样点空间分布不足的缺陷,且考虑了河势变化,将插值范围控制在网格分布的区域.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比反距离加权法(IDW)和普通克里金法(KG)能得出更合理的结果,可应用于黄河口尾闾等弯曲河道的地形插值.

    弯曲河道地形插值正交曲线网格断面高程

    多水源补给的宿迁市黄河故道水量-水质耦合优化调控

    王文琪王思如罗嘉西陆毅...
    68-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黄河故道水量和水质双重保障目标下的耦合优化调控,需要综合考虑水量补给渠道、水质改善目标、经济成本和技术难度等多重因素.研究基于黄河故道11级梯级蓄水工程和骆马湖、中运河、洪泽湖对黄河故道的补给关系,充分利用和优化分配周边水系水源,通过建立水量-水质耦合模型,开展多种水资源配置方案的数值模拟与方案比选,提出多水源补给的黄河故道优化调度方案.结果表明:在"高水高用、低水低用"的基础上每月增加小额生态补水量(0.42亿~0.52亿m3),成本适中、技术难度低,且水质改善效果较好,2018年(现状年)和2025年(规划水平年)水质综合改善率分别为22%和9%,水质总体达标率分别为82%和93%,调水成本分别比单一水源("高水")成本降低16%和24%.

    水量-水质耦合模型多水源补给多目标调控黄河故道

    基于组合权重TOPSIS模型的河南省引黄受水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张修宇曹彦坤包添豪王贻森...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确定河南省引黄受水区水资源承载力状况,构建了包括水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3个准则的指标体系,采用基于AHP法和EWM法组合权重的TOPSIS模型,对该区2010—2021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0—2021年河南省引黄受水区水资源承载力呈现上升态势,但水资源承载力等级整体偏低,大多数为Ⅲ级(临界),均未达到Ⅰ级(可承载)水平;2021年河南省引黄受水区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子中供水模数影响最大,城市污水处理率影响最小;从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准则来看,该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可以从加大水资源管理力度、加强节水宣传等方面加以改善.

    水资源承载力TOPSIS模型组合权重河南省引黄受水区

    黄河流域用水量与经济增长脱钩及驱动机制研究

    张陈俊周雨雯
    79-85,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推进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构建Tapio模型和LMDI模型,测算了2000—2019年用水总量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弹性,并分解了脱钩弹性的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黄河流域用水总量与经济增长弱脱钩和强脱钩相互交替;2)黄河流域各省份脱钩状态存在差异,青海、甘肃、内蒙古、陕西和山东具有弱脱钩和强脱钩2种状态,四川具有弱脱钩、强脱钩和扩张负脱钩3种状态,宁夏、山西和河南具有扩张负脱钩、增加连接、弱脱钩和强脱钩4种状态;3)黄河流域及各省份用水总量与经济增长脱钩的抑制因素依次是经济发展和人口规模,促进因素依次是用水强度和产业结构;4)产业结构和用水强度对脱钩弹性的贡献在三次产业内部存在较大的差异,产业结构调整、用水强度下降对脱钩的贡献都主要来源于第一产业.

    用水量经济增长脱钩LMDI黄河流域

    灰色预测法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综述

    王玉亮吴利丰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总结灰色预测法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灰色预测法的基本内容,然后重点从水资源配置、水污染控制、水资源综合评价3个方面,梳理了灰色预测法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其各种改进形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性,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水量预测方面涉及再生水、外调水、淡化水以及第三产业用水的研究较少;水质预测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化学类指标,其他类指标涉及较少;水资源评价相关研究中应用的模型相对单一.从模型方法改进及应用方向拓展两个角度,展望了灰色预测法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水资源管理灰色预测法水量预测水质预测水资源评价

    黄河流域九省(区)水利风景区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李建辉党争陈琳张丹...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准确把握黄河流域九省(区)水利风景区发展的时空特征,以黄河流域九省(区)356个水利风景区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核密度法、标准差椭圆、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黄河流域九省(区)水利风景区的时空分异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1—2021年黄河流域九省(区)水利风景区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空间分布经历了由低值区向中值区、高值区演变的过程;黄河流域九省(区)水利风景区在空间上正相关,呈显著集聚空间分布格局,且集聚程度不断提高;核密度呈"兴"字形分布特征,以黄河中下游为核心集聚区,集聚差异从中游向下游逐步扩大;冷热点呈"西部冷、东部热"的分布格局,表现为冷点区持续扩大、热点区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分布方向呈东(略偏北)—西(略偏南)的空间态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利风景区空间分异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水平是主导因素,交通条件是关键因素,自然条件是相关因素.

    水利风景区时空分异空间自相关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地理探测器黄河流域

    西安都市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及其与经济发展协调性

    吴淼康琦程永辉米炜嵩...
    97-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以行政区为单位的"地方性"经济发展模式往往割裂了强调"整体性"的区域生态系统,都市圈作为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全新治理尺度,是实现跨域治理、推动生态环境共保共治的重要治理单元.以西安都市圈为例,采用价值量评价法分析其2000—202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分异特征,探讨各区(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结果表明:西安都市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格局保持稳定,呈北部渭北台塬和北山地区及南部秦岭地区大,中部渭河沿岸生态带小的特征;20a来,西安都市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小28.52亿元,各区(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呈现以西安城六区为核心的圈层递增结构;西安都市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经济发展整体呈现为高水平协调、一般水平协调、低度失调、中度失调和重度失调5类.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价值量评价法西安都市圈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区(河南段)生态功能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魏杰程翔刘赞邢昱...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厘清近年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区(河南段)生态功能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依据遥感资料与水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参照《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 192—2015),构建生态功能和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2014—2018年水源涵养区(河南段)生态功能和高质量发展趋势及耦合协调特征.结果表明:2014—2018年水源涵养区(河南段)6县(市)原始生态功能指数均呈增大趋势,增幅范围为1.04~8.07,对于标准化后的生态功能指数,除淅川县和邓州市整体表现为增大外,其他区域均表现为略微减小;6县(市)高质量发展极不均衡,邓州市经济基础好、发展快,历年高质量发展指数均高于0.650,卢氏县发展平稳但水平较低,2018年高质量发展指数最小,为0.094,与邓州市差距明显;6县(市)生态功能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差别较大,西峡县为优质协调,栾川县、内乡县和淅川县为良好协调,邓州市和卢氏县为中度失调.

    水源涵养生态功能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南水北调河南段

    城市雨污合流制排水管道降雨径流污染特征研究

    李云青李海燕谭朝洪张晓然...
    109-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合流制排水管道旱季输送生活污水,雨季同时输送降雨径流,降雨量较大时易产生合流制溢流污染并对水环境造成危害.选取北京市2个典型合流制排水管道进行降雨径流监测,对典型降雨事件下径流SS、COD、TN、NH3-N、TP、Pb、Zn七项水质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其水质污染特征.结果表明:SS、COD、TN、NH3-N和TP在降雨径流过程中平均浓度(EMC)均超过参考标准限值,而重金属Pb、Zn污染程度较轻,2个监测点Pb、Zn的EMC均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V类水标准限值;管道水质变化过程受降雨强度、污染物地表累积情况、管道沉积物冲刷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多数污染物浓度与降雨强度成负相关,与雨前干期长度成正相关;降雨强度、雨前干期长度及降雨量分布均会影响污染物的初期冲刷效应.

    合流制排水管道降雨径流水质污染冲刷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