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民检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民检察
人民检察

徐建波

半月刊

1004-4043

rmjc@jcrb.com.cn

010-68636702 68637509

100040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西路5号

人民检察/Journal People's Procuratorial Semimonthly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专业理论刊物。刊登法学研究论文及安全分析,交流业务工作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第二个结合"的历史意义

    杨生平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实践和文化实践而形成的系统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坚持、丰富和发展.关于"第二个结合"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与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习近平文化思想第二个结合唯物史观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深化"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奋力推进"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

    石时态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法"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是检察履职方式的深刻变革,是"四大检察"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最高人民检察院应勇检察长强调,要积极探索依法"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实践.江苏省检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最高检党组和应勇检察长部署要求,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开展改革试点,从保障检察权统一行使、推动检察职能协调互补、提升高质效办案自觉、建设高素质检察队伍等方面,积极探索适应"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需要的配套机制,努力实现"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以期为加快推进新时代检察工作现代化提供更优质的江苏经验和样本.

    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高质效办案"四大检察"

    "依法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机制"的历史逻辑

    谢鹏程赵常伟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因应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检察机关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履职机制."依法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机制"大致经历了萌芽、探索、发展和创新四个阶段,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变与不变的历史逻辑."依法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机制"的正式提出,既是遵循检察工作规律,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运用守正创新方法,继承和弘扬新中国成立以来检察履职理念和机制的成果,是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征程新要求,推动检察履职机制创新和发展,并达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和历史高度的产物.

    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机制创新

    践行"三种履取"推动"四大检察"融合发展

    鲍键
    15-17页

    AR技术运用中的信息安全风险与刑法应对

    刘宪权高小祐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AR技术是一种以收集内外部信息并处理信息为主要功能的新一代个人电子交互技术,其能够不间断、隐蔽地收集巨量信息并能够实时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加工.这些功能使得AR技术较容易被用于实施犯罪,从而给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与国家信息安全带来巨大风险.针对AR技术运用给个人信息安全带来的风险,刑法可以改变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出入罪条件,增加侵犯行为的具体方式;针对AR技术运用给国家信息安全带来的风险,刑法应当针对AR技术的滥用行为进行合理解释,并适时增设非法处理国家信息罪.

    AR技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安全国家信息安全

    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中"恶劣社会影响"的判定

    徐伟勇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司法解释规定,"恶劣社会影响"是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渎职犯罪造成重大损失的表现形式之一."恶劣社会影响"的概念相对抽象、概括,如何认定易受主观评价尤其是媒体舆论等因素影响."恶劣社会影响"是一种非物质性损失,具有不可测量性,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实际影响.实际存在"恶劣社会影响"只是成立相关渎职犯罪的必要条件之一,最终是否构成犯罪,还需要具备渎职行为、行为与"恶劣社会影响"间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具有主观过错等要件.此外,应坚持相当性原则对"社会影响"的恶劣程度进行评价,对"恶劣""社会""影响"等要素予以准确理解和把握.

    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恶劣社会影响认定原则认定方法

    坚持预防为主提前干预搭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隔离带"

    缐杰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亟须加强未成年人犯罪治理的紧迫形势,检察机关应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抓手,依法做好对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工作,推动建立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体系,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未成年人犯罪形势分析研判,促进源头治理.同时,主动融通"六大保护",督促各司其职,形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合力.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理念

    用胶水生产假"太岁"后销售给他人转售的行为如何定性

    庄永廉刘艳红魏东孙勇...
    33-38页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法律适用解析

    刘艳红
    39-40页

    强化行刑衔接协同惩治涉外汇违法犯罪——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外汇管理局惩治涉外汇违法犯罪典型案例解读

    张晓津贝金欣王拓
    41-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