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民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民论坛
人民论坛

贾立政

旬刊

1004-3381

rmlt@people.com.cn

010-65363747

100733

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9号楼

人民论坛/Journal People's Tribune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理论刊物。研究和宣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提高中华民族的理论思维水平,推进振兴中华的伟大实践活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成效与发展趋势

    张可云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撑,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自提出以来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地区优势充分发挥,区域发展相对差距有所缩小,区域协调发展机制逐步完善.但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未来需要围绕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四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发展趋势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质量迈进

    刘培林肖文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新时代新征程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围绕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有力地推动了区域协调发展.当前,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内外部因素变化对区域协调发展带来新挑战.新形势下,应顺应人口流动和分布格局变化趋势,不断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从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增强动力源地区引擎作用等方面着手,以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协调发展区域重大战略生产力布局

    全方位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张远新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其关键难点和突出短板在农村、农业和农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已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要大力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经营性收入快速增长;持续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深化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不断增长;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促进农民转移性收入合理增长.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动农民走共同富裕之路.

    新时代"三农"工作农民增收致富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研究

    李蕊牛月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管好用好作为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要素的农村集体资产.当前,一些地区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中面临管理手段单一、理念陈旧、人才匮乏等现实困境,亟需依托专业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逐步转变轻视非经营性资产管理的陈旧理念,补齐乡村振兴短板,兼顾集体资产管理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推动对于集体资源性、经营性及非经营性资产的协同管理.

    乡村振兴农村集体资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适地适种"协同创新助力耕地保护和改良

    谭淑豪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造利用盐碱地,对于拓展农业生产空间、保障大食物观下的国家食物安全意义重大.我国盐碱地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但"以地适种"开发利用中存在受自然资源条件和技术经济可行性等制约的问题.本文阐述了"以地适种"同"以种适地"相结合开发利用盐碱地的可行性,并提出了通过强化盐碱地开发利用总体规划、促进盐碱地开发主体与模式多元化、加强种业和农艺技术创新以及增强"以地适种"开发标准编制等方式助力盐碱地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政策建议.

    盐碱地以地适种以种适地协同创新食物安全

    "上门经济"拉动消费性服务业发展

    罗楚亮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门经济"的兴起,既反映了消费习惯的转变、生活品质的跃迁,也体现了我国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可以说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缩影.当前,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消费能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仍不稳定、市场投资信心较为不足、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效应尚需完善等,是服务性消费需求扩张的制约因素.因此,应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同时发力,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战略来刺激消费需求,进而达到拉动经济增长的目的.

    居民收入消费需求服务业

    探索新时代居家养老新模式

    胡湛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是民生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口变动增加了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压力,家庭模式变迁和家庭功能重构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和结构优化升级.为此,应推动"一老一小一家"政策整合,重视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模式的性别差异,在加强服务标准化的基础上善用"数字红利",着力扩大养老服务产业新需求,加快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

    居家养老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

    从数字赋能到生态构建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创新机制研究

    杨越明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文明实践是党和国家在文化治理领域的创新举措,核心内容是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供给,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层面的美好生活需要,通过增强群众凝聚力、社会动员力助力基层治理.当前,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出现了从层级化到多中心化的组织模式变化,从固定态到片段态的文化活动形态变化,从派遣制到撮合制的供需关系变化,从结构化到非结构化的评价机制变化.本文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新特征、新变化出发,探讨如何通过数字化管理工具(平台)调动公众的参与热情,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多元文化供给与个性文化需求的精准对接.

    基层治理志愿服务数字化

    退休再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的现状与对策

    慈勤英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退休人员再就业不仅能补充劳动力、产出经济效益,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有利于推动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退休再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工伤、辞退、最低工资标准等存在制度碎片化等问题.为此,应加强退休制度与再就业制度的衔接和配套,制定出台鼓励老年人就业、再就业的支持政策,为退休人员再就业创造良好环境.

    退休再就业劳动权益保障制度完善

    "双碳"目标下储能产业发展新趋势

    林伯强
    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储能技术是解决电力规模存储及调度的关键技术,对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具有重要作用.随着风电、光伏发电上网规模的不断增加,电力系统将面临较大的波动.储能技术能够在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发挥平衡供需的作用,极大地提高风电、光伏发电的可靠程度.当前,我国储能产业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且在国际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具有突出的产业链竞争力.为了维持并增强这种竞争优势,我国需要在储能产业政策扶持、技术研发应用、产业链协同发展、加强标准建设等多个方面发力,推动储能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和储能产业的竞争力提升.

    储能产业储能技术能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