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民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民论坛
人民论坛

贾立政

旬刊

1004-3381

rmlt@people.com.cn

010-65363747

100733

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9号楼

人民论坛/Journal People's Tribune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理论刊物。研究和宣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提高中华民族的理论思维水平,推进振兴中华的伟大实践活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
    6-7页

    新科技革命与国际秩序转型变革

    蔡翠红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革命蕴含着推动国际秩序转型的重要动力.从历史来看,科技革命通过推动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军事技术进步和创造新的技术领域,改变了国际秩序中的国家间权力结构、国内结构、国际规则规范和冲突解决机制等关键要素,实现旧秩序向新秩序的转型.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并展现出了一些新的技术特征.对于中国而言,需要在识别这些技术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对国际秩序转型的影响,并抓住规则竞争期、机制生成期和动荡变革期的机遇,推动和构建更具包容性的国际秩序.

    科技革命国际秩序动荡变革期

    国家创新体系数字化转型:挑战与趋势

    李哲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正在深刻影响并有力引领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创新体系是决定数字技术供给能力、供给质量、扩散水平的结构性因素,与数字技术同步发生着深刻变化.近年来,国家创新体系数字化转型相关政策密集出台,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能力持续提升,同时也面临着竞争激烈的国际形势和复杂严峻的挑战.未来,应通过提高数字技术前瞻布局能力,加快培育造就数字人才,强化数字战略科技力量,完善数据要素治理体系,为国家创新体系数字化转型营造良好数字生态环境.

    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国家创新体系

    大国科技创新的重点与趋向

    眭纪刚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自工业革命开始,与传统发展方式主要依靠人力和土地等要素投入相比,科技创新活动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也成为大国竞争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已经摆在我国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创新主体结构的建设任务已经基本完成.随着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我国创新体系建设需要从点的突破转化为系统的整体推进,特别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

    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科技体制系统思维

    基础研究的内涵、特征与提升路径

    孙烈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的科技进步离不开基础研究的贡献.基础研究常常是解决应用层面关键核心技术的前提,进而导致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开发.原始创新是基础研究的核心特征之一.我国当前处在提升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能力的历史关口,可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建制化基础研究;聚焦重大问题,抢占科技制高点;培养青年才俊,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以解决我国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遭遇的"瓶颈"问题.

    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科技制高点青年人才

    发挥好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

    王小广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关键是深入推进微观企业的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质量的根本变革,形成以企业创新为主导的创新驱动型经济.在发挥好企业家在推进企业战略转型、建立企业内生化创新机制中的核心作用的同时,从增加单位企业的研发强度、切实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形成强大的链合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创新发展环境等方面入手,推动企业创新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企业家科技创新企业管理

    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青春力量

    吴善超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年科技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已经和正在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我国要抢抓科技产业革命的历史性战略机遇,迫切需要一大批敢为天下先的青年英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审视环球科技大势,洞察变革于端倪,把握先机于初始,引领方向于"无人区",推进从未知到已知、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的创新探索,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奋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青年科技人才硬举措新生态科技自立自强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体系与时代价值

    钟君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文化领域的最新成果,具有许多原创性和开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习近平文化思想阐述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创造性提出"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重大论断,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宏伟目标,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文化建设什么、如何建设、建成什么样等一系列问题,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文化思想新时代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深刻把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体系

    "共同体视域下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课题组彭国华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以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中国倡议扩大为国际共识,从美好愿景转化为丰富实践,逐渐形成了以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努力目标,以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为实现路径,以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普遍遵循,以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基本支撑,以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战略引领,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的科学体系.这一科学体系纲举目张、明体达用,旨在推动各国携手应对挑战、实现共同繁荣,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注入了更多活力.

    人类命运共同体科学体系全球治理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价值取向

    余永跃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的解放、人的需要、人的发展、人的自由和人的价值等人学问题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逻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传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走出一条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从人学理论溯源、历史发展脉络、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等维度阐析中国式现代化,有助于深刻认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在新征程上继续重视人民力量、推动人民创造性实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人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