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民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民论坛
人民论坛

贾立政

旬刊

1004-3381

rmlt@people.com.cn

010-65363747

100733

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9号楼

人民论坛/Journal People's Tribune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理论刊物。研究和宣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提高中华民族的理论思维水平,推进振兴中华的伟大实践活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社会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

    李韬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化最为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没有数字化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的蓬勃发展.数字社会视域下,需要进行一种适应性变革和调适,进一步释放数字生产力,夯实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加强数字可行能力建设,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提升数字文化力,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精神文化支撑.

    数字社会中国式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

    经济特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使命担当

    周云贺敏洁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兴办经济特区,是我们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经济特区既是中国式现代化具体而生动的实践,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探索者与先行者.当前,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赋予经济特区新的历史使命,经济特区应寻找新的方位,把握好新的战略定位,继续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试验平台和开拓者、实干家,不断深化新认识、贡献新方案,为全国各地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再立新功.

    经济特区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先试

    推进重大行政决策科学化合理化

    赵玉胜胡东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法性审查制度中的程序建设影响着合法性审查工作的质量,其规范和完善与否,决定着合法性审查工作能否落到实处并取得成效.可以通过对审查程序进行流程化规制、对审查程序时限予以统一、细化合法性审查程序运行机制、强化审查程序全过程公开等方式,进一步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程序,不断提高合法性审查工作的质量,保证重大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

    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合法性审查程序

    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理念与实践

    李国庆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候适应型城市实质上是韧性城市理论的实践与应用,实现了安全理念从"有"到"无"的逻辑转变:即从传统的关注风险如何应对转变为如何创造安全;从以往应急管理思维下如何应对暴雨洪涝、高温热浪等单一或复合灾害,转变为关注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如何保障生命线正常运转或在灾害冲击下科学有效应对并迅速恢复.气候适应型城市需要搭建智能应灾技术体系和智慧应灾社会体系,通过响应、检测、学习和预测去主动实现气候适应,培育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潜能.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气候适应型城市智能技术体系智慧社会体系

    都市现代农业的源起、现状与发展方向

    蔡海龙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都市现代农业是指位于城市内部或郊区,依托城市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服务于城市多样化需求,形成的具有优质、高效、多功能、可持续等特征的农业形态.当今,我国都市现代农业已初具规模,但与发达经济体相比,在发展平衡性、规划体系完善性、产业竞争力、产业发展带动力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对此,有必要在廓清正确概念定位的基础上,从加强顶层设计、强化保护机制、鼓励多主体参与、增强农村对现代生产要素的承接能力等方面推动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都市现代农业城乡融合发展现代农业

    以智慧党建赋能社区治理的路径探究

    焦学弢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党建赋能社区治理,是推进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的有力举措.智慧党建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协同社区、街道办等基层组织,统筹优化各类治理资源,打通各级党组织间的沟通渠道,实现党建、社区治理与服务群众有机统一.做好新时代社区智慧党建工作,首先要推进网络平台信息融合与共享,注重治理数据挖掘与监测;其次应全面落实社区党员干部治理主体责任;最后需注重密切社区群众之间的联系,增进各主体间的交互性.

    治理现代化社区治理智慧党建

    数字政府"跨省通办"的实践发展与优化策略

    张博林宝霞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优化数字政府"跨省通办"服务模式,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以"跨省通办"议题出发,从逻辑、价值、工具三个维度剖析数字政府"跨省通办"由政府中心转向人民中心、由结果导向转向成果导向、由电子政务转向数字政务的治理转换机理.从战略层、综合层、基本工具层三个层面对省级政府"跨省通办"政策实践进行定量研究,以探索"跨省通办"多元治理、协同治理与数字治理的应然走向.

    "跨省通办"数字政府政策研究

    美国气候治理的话语陷阱

    李昕蕾
    7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霸权护持不仅依赖于经济、军事、科技等物质实力的支撑,也通过话语制衡等方式实施软性约束.拜登政府在气候治理中的话语陷阱日益呈现出工具化、阵营化、安全化和保守化转型的新态势.美国气候话语霸权对全球气候治理形成了多重挑战,表现为美国退化性气候政策和排他性"俱乐部"建设阻滞了全球气候多边善治,气候治理阵营化态势加剧了国际低碳领域的恶性竞争与价值观捆绑,气候治理安全化挤压了全球气候治理的合作空间,同时资金差距与技术壁垒使气候治理的"南北差距"日益增大.在全球气候治理绿色话语权博弈中,我们应增强自身话语表达与议题设置的主动权,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合作共赢话语替代竞争博弈话语,团结发展中国家从"发展—安全"角度来塑造气候安全治理模式,在绿色"一带一路"实践中加强气候金融和可持续基建等领域的话语权,从而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美国气候治理话语陷阱

    美国"去风险"的本质与动机

    张家栋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去风险"是欧洲提出的一个对华政策概念,被美国很快接受.欧洲国家提出这个概念,主要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战略自主.美国则是为了防止中国发展动摇其霸权地位.美国既要把自己对中国的经贸依赖多元化、分散化,采取近岸外包、友岸外包或盟岸外包等措施;又想阻止中国在信息科技和生物科技等特定领域的发展,对中国进行选择性脱钩,建立"小院高墙".去风险是美国对过去几年对华经贸和科技政策的一个阶段性总结,也是与日本、欧洲等盟友在对华政策方面相互妥协、相互接近的结果.

    "去风险"中美关系科技竞争

    为非遗传承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黄永林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传统人文土壤有弱化倾向,不少非遗项目面临"断代失传"的危机;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非遗项目借助互联网、短视频以及直播等新载体,受到青年的青睐、获得发展.非遗保护的关键是教育与培养青年传承人.应通过现代科技、现代理念、现代创意、现代市场和现代教育等,让青年成为非遗传承的"主力军",造就更多非遗"新传人".唯有如此,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非遗才能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