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民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民论坛
人民论坛

贾立政

旬刊

1004-3381

rmlt@people.com.cn

010-65363747

100733

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9号楼

人民论坛/Journal People's Tribune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理论刊物。研究和宣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提高中华民族的理论思维水平,推进振兴中华的伟大实践活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警惕"微腐败"带来"大祸害"

    王立峰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腐败"是腐败的一种亚形态,是由小微权力蜕变为公权私用的寻租行为而来."微腐败"的存在场景集中,大多发生于基层治理场域,涉及面广,民生领域是高危易发领域."微腐败"是人民群众身边的腐败,直接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同时,"微腐败"具有长期性、潜伏性的特点,不断侵蚀政治生态,易导致整个政治生态的腐化变质,其危害不容小觑.

    "微腐败"小微权力腐败治理

    抓好"微腐败"治理这项系统工程

    范逢春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层"微腐败"问题相较于"大腐败""巨腐败",更容易发生却很难防治,如果放任不管或治理不力,就会产生"破窗效应".当前,"微腐败"治理存在着认知困境、监督困境以及执行困境.在"微腐败"性质及其危害的认知上,出现了认知偏差;在"微腐败"的监督上,存在着监管漏洞;在"微腐败"治理的执行上,治理制度、治理机制与治理方式创新还存在不足.要深化对"微腐败"的认识,不断健全各项制度,抓好"微腐败"治理这项系统工程.

    微腐败认知困境监督困境执行困境

    青年生命观念的新变化:特点、成因与启示——基于深度访谈的分析研究

    马金生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前遗嘱、生态葬、网络祭祀等在青年人群中悄然兴起,反映着青年生死观念的多元化特征,折射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按照自我意愿规划生命旅程.青年选择生态友好型的安葬方式和祭奠方式,体现着他们对生命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同时也反映着青年生命观念中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青年生命观念的新变化,是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的产物,也启示着生命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多元互动.

    青年生死观念特点成因生死学教育

    全面推广安宁疗护的文化与政策考量

    黄晨熹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特别是高龄化趋势的不断加深、疾病谱的不断转变以及民众对安宁疗护认知的逐步改变,全面推广安宁疗护的必要性越来越突出.经过超过三十年的试点,我国安宁疗护事业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得到越来越多的理解和支持,迎来了全面推广的契机.但从试点工作看,全面推广仍面临不少困难,一方面,安宁疗护全面推广缺乏文化土壤,尊严离世与积极治疗存在隐性冲突;另一方面,安宁疗护全面推广缺乏法律支撑和政策支持.进一步全面推广安宁疗护,要完善安宁疗护政策法规体系,构筑基于多学科的中国本土安宁疗护服务体系,构建公众、社区等全方位参与的社会支持系统,宣传优逝观念,普及生命教育.

    安宁疗护临终关怀全面推广优逝观念

    英国临终关怀机构发展历程及启示

    刘谦方超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国作为全球临终关怀运动的先锋,率先倡导"全人照护"的理念.在历次全球代表性国家死亡质量评估中,英国都位居死亡质量最高位置.中国安宁疗护事业可借鉴英国安宁疗护"全人"照护的理念,以"全人"的观念照护患者,支持人们将生命尊严保持到最后一刻.在组织体系上,英国临终关怀机构的土壤在中国并不适宜,倚重国家医疗体系开展试点与推广,是中国启动安宁疗护事业的重要特点.鉴于死亡质量涉及到诸多因素,中国安宁疗护一方面需要发掘医疗体系内部的活力,另一方面也应打开医院体系与社会资源接洽的可能性,推动各方力量持续地参与到安宁疗护工作中来.

    安宁疗护人口老龄化健康服务

    探索从"仿制药大国"迈向"原研药强国"的科学路径

    孙菊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是名副其实的仿制药大国,发展仿制药对降低医疗成本,提高药物可及性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仿制药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和资源浪费的问题.我国作为一个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的人口大国,需要坚持"仿创结合"的战略,在发展仿制药的同时加强医药创新,构建协同攻关机制,提高源头创新能力,推动基础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促进更多医药创新成果转化落地.

    仿制药原研药政策创新基础研究

    我国内需变动趋势、根源及扩大路径

    郑联盛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内需总体处于持续扩大、稳中向好的趋势之中,但是,受制于投资和消费增长乏力,内循环机制尚未系统运行,内需不足仍然是我国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困难挑战.对此,建议短期内强化政策支持和政策落实,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措施;中长期则需要深化体制改革,优化供求匹配,以"新三大需求"为支撑,加快构建完整内需体系,在供需协调发展中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经济发展内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办好国企党校助力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

    冯劲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为开创新时代新征程党校事业发展新局面指明了方向.国企党校是党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有企业党的政治学校.网信事业是党的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网信领域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战场和竞争高地,网信领域国有企业正处于数智化转型的战略攻坚期.对于网信领域国企党校来说,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站位,就是围绕国有企业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推动数智化转型发展的战略目标任务,发挥党校特色优势,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夯实组织人才保障.

    国企党校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

    MBTI人格测试热背后:青年心态与社会结构调适

    王水雄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年轻人的"社交货币",MBTI人格测试的火爆程度从其被写上电子名片可见一斑,其热潮可以定位为一种青年亚文化,在此,人格并无高下之分.青年MBTI亚文化是青年在呼吁社会打破单一化的绩效等级评价逻辑,反映了青年希望自己能被他人正确看待,并探索新型、平等、宽松的社交方式的诉求.理论上,青年MBTI亚文化有促使社会变得更为平等的作用.从现实来看,性格测试并不能提供一劳永逸的答案.建议可以从个体心理、人际关系、制度系统、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来进行调适,并警惕"贴标签"带来的自我固化和群体极化倾向.

    MBTI青年社交社会心态

    当代青年新型自我表达方式探析

    吴建平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疯文学"源于中文网络环境下年轻一代自发的网络沟通与交互.它具有无逻辑、碎片化、用词简单、情感充沛等特征,并逐步发展出一套特有的网络语言表现范式."发疯文学"是当代青年网民用简单、直白、自嘲、调侃、无厘头的方式,表达自我的当下状态.青年利用"发疯文学"来调整负面情绪、维护自我边界,解构传统的庄重,用幽默手法重构消极事件,在建立真挚、平等的感情联盟基础上,呼唤建立起多元一体的新型心态秩序.

    青年发疯文学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构心理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