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文之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文之友
人文之友

半月刊

人文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博物馆观众的特点和心理分析

    宋漘旸
    145-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文化需求也在日益增长。本文主要分析博物馆观众的特点和心理,从而以此为基础不断优化博物馆的各项服务和整体环境,进一步促进博物馆由"公众参与"到"社会共享"的重大转变。

    博物馆观众特点心理

    留守经历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钟晓霞沈喻晨张安若
    147-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问卷调查,比较留守经历大学生与非留守经历大学生手机依赖之间的差异。研究选取了1261名大学生被试,有留守经历为745人、非留守经历为516人。结果表明,留守经历对大学生手机依赖影响显著,其中,留守时长、留守期间父母务工情况、留守期间监护人的不同都对大学生手机依赖有不同的影响。针对留守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本文从家庭、学校、个人三方面提出了的应对策略。

    留守大学生手机依赖

    五邑侨乡文化融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调查报告——以五邑大学为例

    李嘉燕杨臻旎·璇高广明
    149-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门作为"中国第一侨乡",具有丰富的侨乡文化资源。而暑期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实践教育的重要途径,把五邑侨乡文化融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十分必要。本研究以五邑侨乡最高学府——五邑大学为例,通过调查与访谈五邑大学师生,了解目前五邑侨乡文化融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为探讨五邑侨乡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路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五邑侨乡文化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立德树人,从理想信念入手——近六年泰安中考作文题中的德育元素解析

    许俊莹
    151-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理想、信念在人的成长、发展中作用重大,研究近六年泰安中考作文可以发现,近六年泰安中考作文中始终贯穿着立德树人的红线,贯彻着理想、信念与传统文化教育。

    中考作文立德树人理想信念

    网络热词的超常搭配现象

    王美华
    153-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流行文化,网络热词打破传统、极具个性。本文首先以义素分析理论为基础,对网络热词超常搭配中的语义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四种类型:语义特征对立、语义特征转移,语义泛化和语义具象化。其次从认知方式、语用价值、使用环境等方面总结了网络热词超常搭配现象的成因。

    网络热词超常搭配语义特征成因

    浙江省AAAAA级景区街道创建探讨——以柯桥安昌街道为例

    陈添明
    15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景区街道建设是实现浙江省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全省大花园与美丽城镇建设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柯桥安昌街道为例,在国家4A级景区安昌古镇及安昌街道美丽城镇建设的基础上,从旅游现状分析入手,结合景区镇服务与管理指南实施细则等内容,提出创建浙江省AAAAA级景区街道的提升对策。

    景区街道创建安昌街道

    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彭渊红
    157-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影响机理为切入点,根据影响机理提出假设,采集我国30个省2011~2020年数据,通过门槛效应分析模型,分析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之间关系,明确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可促进经济发展,且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中介效应,从而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实证分析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谢玉婷
    159-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数字经济占据重要作用,可以在改造传统生产方式的前提下,促进行业融合,升级消费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本文建立了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效应模型综合分析了数字经济有助于产业升级的结论,并指出了发展方向与改造升级措施,以便为此后优化产业结构提供更多的借鉴依据。

    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影响

    新时期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探究

    彭义
    16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期高职院校如何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至关重要。新时期高职院校全面扩招、师资队伍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已经显得非常重要、紧迫。根据调研,在加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各高职院校正在逐步加强和改进,但在工作针对性、积极性、主动性等方面还需努力。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论大学生"三下乡"支教社会实践的思政教育意义

    刘翠萍
    163-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三下乡"支教社会实践有其独特的思政教育意义。一是支教实践检验大学生所学过的文本上的教育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和适用性,做到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统一,做到文本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技能相结合,从而使大学生掌握完整的正确的知识技能,培养正确的高一级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二是支教实践的成功感、胜任力和与儿童在一起的乐趣,自豪感与光荣感,可激发大学生的教师职业情怀;三是通过对社区文化的考察和调查活动,让大学生去感受社区文化事件,增进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四是搭建院校社区合作服务与育人的平台,构建感恩社会服务社会与教人自教双赢的合作共同体。

    大学生"三下乡"支教实践正确思想教师职业情怀社区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