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曹玉英

双月刊

1001-1803

gybjb@163.com

0351-4062697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文源巷34号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Journal China Surfactant Detergent & Cosmet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表面活性剂、洗涤用品(包括洗涤剂、皮肤清洁剂、头发清洗及肥香皂等)及其专用助剂;个人护理用品(包括各类化妆品、护理品和口腔卫生用品等)及其专用添加剂,以及香精香料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科研及技术革新成果、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开发利用等。20世纪80年代初就被美国《化学文摘》(CA)作为收录文摘内容的期刊来源之一,2002年进入“CA”千刊表。同年,被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 2004年,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土木工程文摘》(CSA:CEA)、《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腐蚀文摘》(CSA:PollA)、《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工程材料文摘》(CSA:EMA)、《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金属索引》(CSA:MD)、《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机械与运输工程文摘》(CSA:MTEA)收录。该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该刊曾多次获国家科委科技情报成果奖和中国轻工总会优秀科技期刊奖,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编委会由业内权威专家68人组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烷基羧酸甜菜碱驱油机理研究

    张晓杰张明哲徐志成宫清涛...
    123-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不同甜菜碱的微观驱油机理,文章选取三种具有不同疏水烷基链长度的羧酸甜菜碱表面活性剂进行微观可视化驱油实验,并测定了界面张力和乳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烷基羧酸甜菜碱能够高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促进原油原位乳化.随着烷基链长增加,界面张力进一步降低,乳化效果增强.十六烷基羧酸甜菜碱提高采收率机制包括以下两个方面:0.3%C16BC可以将界面张力降至10-2 mN/m数量级,通过乳化和弱剪切作用有效启动孔道中原油,将柱状、多孔和簇状剩余油分解形成水包油乳化油滴,提高洗油效率.同时,由于乳化油滴产生的贾敏效应叠加,C16BC可产生稳定的堵塞通道效果,使残余油的水相波及效率提高了20%.C16BC作为一种可以原位乳化协同自调剖的驱油剂,驱油效率较地层水驱提高42%以上,可以用于低渗油藏化学驱提高采收率.

    甜菜碱界面张力乳化微观可视化驱油机理

    多阳离子位点季铵盐与AEC复配体系的应用性能研究

    侯仕达王志飞王亚魁李俊...
    131-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含多阳离子位点双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TC-GS)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AE9C)以不同比例复配,并测试了不同复配比例下混合体系的浸润、去污、乳化、抗静电和活性炭分散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复配比例下的TC-GS/AE9C体系都为均一透明溶液,表现出优异的复配稳定性.复配体系对帆布片的浸润能力优于单一表面活性剂,其中αTC-GS为0.4时浸润性能最好.复配体系在乳化液体石蜡的过程中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AE9C溶液对炭黑污布和油脂污布都具有较好的去污能力,但与TC-GS复配后去污性能有所下降,可能由于TC-GS在污布表面的吸附阻碍了污渍的洗涤剥离.TC-GS溶液和复配体系溶液均表现出较好的抗静电性能,能够将聚酯织物表面电阻降低至≤1010 Ω.最后,大部分复配比例下的TC-GS/AE9C体系溶液都具有良好的分散活性炭的能力;但当复配比与理论等电摩尔比一致时,复配溶液对活性炭的分散稳定性能较差.

    季铵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醚羧酸钠复配应用性能

    新型乳化体系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Ⅵ)——微乳液

    周康夫支奕轩王飞飞尚亚卓...
    139-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乳液(ME)是水、油、表面活性剂及助表面活性剂按照一定的比例自发形成的各向同性、热力学稳定的分散体系.微乳液粒径小,能自发形成,且具有优异的增溶作用,对增溶的成分能起到良好的保护、缓释作用的同时,还能有效促进其透皮吸收,改善其生物利用度.微乳液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活性成分的保存及输送体系,在化妆品、生物医药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基于此,本文详细介绍了微乳液及其形成机理;并简述了微乳液的制备方法,总结了影响微乳液形成及性质的关键因素;概括了微乳液的性能优势,并简单介绍了几种特殊微乳液,包括无表面活性剂微乳液、离子液体微乳液以及低共熔溶剂微乳液等.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微乳液在化妆品领域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最后,对微乳液在化妆品领域实际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及未来需要开展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个人观点,希望能为微乳液在化妆品领域发挥其实际应用价值提供参考,也为性能优异的功效化妆品的开发提供依据.

    微乳液化妆品增溶

    [芥酰胺苯甲酸][胆碱]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张红梅张永民
    149-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鉴于简单易得的原料和潜在的环境友好性,脂肪酸型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近年来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以菜籽油加工过程中的下脚料芥酸(二十二碳-13-烯酸)为原料,制备了一种超长碳链的脂肪酸基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芥酰胺苯甲酸][胆碱](EABCho).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氢谱、碳谱确认了其分子结构.利用表面张力、电导率、偏光显微镜和流变研究了该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表面活性、胶束化热力学以及溶液的相行为等基础性能.结果表明超长碳链和苯环结构的引入赋予了EABCho极强的自组装能力.EABCho的临界胶束浓度仅为0.01 mmol/L,胶束化自由能达到了-59.852 kJ/mol,均远低于短碳链的[月桂酰胺苯甲酸][胆碱].随着浓度的增大,EABCho水溶液依次呈现出胶束相、六方液晶相和层状液晶相,均表现出显著的类凝胶性质.

    [芥酰胺苯甲酸][胆碱]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性能

    应用DPRA替代方法评价3种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皮肤致敏性

    张红菱程琳王海燕罗飞亚...
    156-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直接多肽反应试验(DPRA)方法,对化妆品植物提取物原料中存在的蛇床子素、滨蒿内酯、东莨菪内酯3种未知致敏性的香豆素类化合物进行评价.3种香豆素类化合物与半胱氨酸多肽和赖氨酸多肽模拟的皮肤蛋白共同孵育,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3种化合物的多肽消耗率.在标准色谱条件下,蛇床子素和滨蒿内酯与两种多肽的反应体系峰型均正常,东莨菪内酯与赖氨酸反应体系峰型异常,以体积分数0.1%的甲酸水-乙腈流动相体系对标准流动相体系进行优化后检测.结果表明:蛇床子素与半胱氨酸反应体系在反应24h前产生沉淀,致敏性结果为不确定;滨蒿内酯多肽消耗率均值为6.95%,判定致敏性为阳性,反应等级为弱反应;东莨菪内酯的半胱氨酸多肽消耗率为75.82%,优化色谱条件后的赖氨酸多肽消耗率为80.46%,判定致敏性为阳性,反应等级为中度反应.阳性和阴性对照化合物的结果均与小鼠淋巴结试验(LLNA)致敏性结果一致,实验结果可为3种香豆素类化合物的致敏性提供参考和依据.

    直接多肽反应试验皮肤致敏性高效液相色谱香豆素

    化妆品眼刺激性评价中角膜损伤生物标志物研究

    谢珍黄微张劲松陈舒怀...
    161-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离体兔眼(IRE)试验只适用于筛选严重眼刺激性(UN GHS第1类)的缺陷,建立IRE试验结合基于细胞活性生物标记物的荧光染色方法用于评价化妆品眼刺激性.通过IRE试验条件的探索,包括测试浓度和后暴露时间,对市售化妆品进行眼刺激性检测,同时对角膜进行冰冻切片并染色,鬼笔环肽对丝状肌动蛋白进行染色,DAPI染色胞核后,测量损伤深度(depth of injury,DOI),并比较体外DOI、体内DOI及Draize试验结果,建立预测模型.结果显示通过DOI检测,可对化妆品无刺激性至中刺激性进行检测,表明在离体兔眼中,基于细胞活力的DOI测量可作为角膜损伤的生物标志物,适用于化妆品眼刺激性的评价.

    离体兔眼化妆品眼刺激性鬼比环肽损伤深度

    化妆品防晒黑功效评价方法研究

    李慧怡周悦吴谦杜丽镝...
    168-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一种新型防晒黑功效的化妆品人体功效评价方法.基于皮肤晒黑的光生物学反应机理,通过系统探索皮肤黑化特征及客观测试指标变化趋势,构建了一种紫外诱导-黑化前产品干预的新型防晒黑评价模型.以2倍MED单次紫外照射诱导,照射后即刻起连续9天涂抹测试产品,测试时间点为照射前、第5天、第7天、第10天,以皮肤肤色(ITA°值)和皮肤黑色素值(MI值)为评价指标.通过对比不同部位、不同紫外照射剂量等实验条件的影响,对防晒黑评价方法进行了优化.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祛斑美白功效化妆品功效评价,并与我国现有祛斑美白功效评价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评估祛斑美白化妆品的防晒黑功效,且具有试验周期短、成本较低等特点.

    防晒黑评价模型功效评价探索性方法

    BaTiO3-TiO2复合光催化剂降解盐酸四环素及机理研究

    汤艳娜陈子珍
    175-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钛酸丁酯(TBOT)和钛酸钡(BaTiO3)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BaTiO3-TiO2复合光催化剂,研究了不同煅烧温度(400,500,600,700℃)对复合光催化剂结构、形貌及对盐酸四环素(TCH)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温度的升高促进了部分TiO2向BaTiO3的转变,BaTiO3的衍射峰增强,晶粒尺寸逐渐增大,球状颗粒的生长成型更为完全.BaTiO3-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禁带宽度为3.03 eV,煅烧温度的变化没有改变BaTiO3-TiO2的吸收带边,复合光催化剂的吸收强度随煅烧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600℃退火处理的BaTiO3-TiO2光催化剂吸收强度最高.在180 min时,600℃退火的BaTiO3-TiO2光催化剂对TCH的降解率最高可达92.80%,相比400℃退火,降解率提高了24.08%,重复使用5次对TCH的降解率逐次衰减幅度小于7%,重复使用第5次时对TCH的降解率为70.11%,在pH=6.2的条件下180 min时BaTiO3-TiO2的降解率最高为93.19%.

    BaTiO3-TiO2光催化盐酸四环素水热法煅烧温度

    流变调节剂在二元喷雾产品中的影响

    彭心宇梁海燕温紫娴李美停...
    181-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择了化妆品中常用的5种流变调节剂(卡波姆,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黄原胶和纤维素),分别配制含不同质量分数聚合物的水溶液和乳液体系.采用流变仪及马尔文喷雾粒度分析仪研究流变与喷雾行为.利用激光粒度仪测试各流变剂在水中形成的微凝胶粒径分布,并跟踪了乳液体系的稳定性.分析了流变行为及喷雾效果与流变调节剂在水溶液中的微观结构的关系.结果发现,黄原胶因其分子量较大,激光粒度仪测试其水溶液颗粒相对较大,虽然具有较好的剪切变稀性能,但其法向应力较高,不能提供良好的喷雾性能.卡波姆等其他4种聚合物,微凝胶颗粒较小,卡波姆含量较高时,因微凝胶颗粒致密而相互作用,可提供相对较高的黏度与弹性模量,但不利于喷雾,而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因其适中的弹性模量,屈服应力和较低的法向应力,可作为辅助流变调节剂帮助乳液体系稳定,同时可以提供优良的喷雾效果.

    流变剪切变稀屈服应力雾化二元包装

    川赤芍总苷及其主成分芍药苷对痤疮相关炎症的抑制作用研究

    刘伟兰李丽何春年董银卯...
    188-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川赤芍总苷及其主成分芍药苷对痤疮相关炎症的抑制作用.通过制备并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川赤芍总苷主活性成分含量;建立痤疮丙酸杆菌(Cropionibacterium acnes,C.acnes)诱导THP-1细胞炎症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相对活力,ELISA法快速检测细胞IL-1β、IL-8的分泌量,并用Western blot法验证.结果表明:在100 μg/mL质量浓度下川赤芍根提取物能显著抑制C.acnes刺激引起的炎症因子IL-1β、IL-8(p<0.01).从川赤芍根提取物中提取的川赤芍总苷,在相同浓度下对炎症因子IL-1β抑制率提高了20%.川赤芍总苷中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含量分别为0.64%,26.3%,1.17%.其中芍药苷的含量最高,且对C.acnes刺激引起的炎症因子IL-1β抑制效果显著(p<0.01).此外,芍药苷还能降低C.acnes刺激引起的活性氧和乳酸脱氢酶.综上所述,川赤芍总苷及其主成分芍药苷对改善C.acnes引起的皮肤炎症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痤疮川赤芍总苷芍药苷抗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