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曹玉英

双月刊

1001-1803

gybjb@163.com

0351-4062697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文源巷34号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Journal China Surfactant Detergent & Cosmet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表面活性剂、洗涤用品(包括洗涤剂、皮肤清洁剂、头发清洗及肥香皂等)及其专用助剂;个人护理用品(包括各类化妆品、护理品和口腔卫生用品等)及其专用添加剂,以及香精香料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科研及技术革新成果、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开发利用等。20世纪80年代初就被美国《化学文摘》(CA)作为收录文摘内容的期刊来源之一,2002年进入“CA”千刊表。同年,被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 2004年,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土木工程文摘》(CSA:CEA)、《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腐蚀文摘》(CSA:PollA)、《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工程材料文摘》(CSA:EMA)、《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金属索引》(CSA:MD)、《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机械与运输工程文摘》(CSA:MTEA)收录。该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该刊曾多次获国家科委科技情报成果奖和中国轻工总会优秀科技期刊奖,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编委会由业内权威专家68人组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十四酸单乙醇酰胺醚磺酸盐与烷醇酰胺的复配性能研究

    易晓田富全郑延成王帅栋...
    609-6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十四酸单乙醇酰胺为原料,通过乙氧基化、磺化反应得到了十四酸单乙醇酰胺醚磺酸盐(C14NE3S),测定了C14NE3S的溶解性,C14NE3S与C14酸二乙醇酰胺(C14DN)复配体系的表面张力以及与长庆原油的界面张力.实验结果表明,C14NE3S具有良好的耐盐性,C14NE3、C14NE3S在蒸馏水中cmc分别为0.07和0.158 mmol/L.溶液热力学理论研究表明,C14NE3S与C14DN摩尔比为1∶4和2∶3时在形成混合胶束时具有中等程度的相互作用.不同比例的复配体系界面张力为超低时对应的NaCl质量分数不同.随着复配体系中C14NE3S含量的增加,达到低或超低界面张力(10-2或10-3 mN/m数量级)的盐质量分数范围及最高无机盐质量分数越来越大.n(C14NE3S)∶n(C14DN)=1∶4达到低界面张力时的盐质量分数为0.3%~1%NaCl,n(C14NE3S)∶n(C14DN)= 2∶3和3∶2的复合体系达到超低界面张力时所对应的盐质量分数分别为0.3%~3%NaCl和5%~10%NaCl,体现出表面活性剂极性增强和矿化度增加有利于界面活性的提高.

    十四酸单乙醇酰胺醚磺酸盐烷醇酰胺相互作用表/界面张力耐盐

    CO2对长庆采出油水物性影响及乳状液稳定机理

    王华正张亮康鑫康万利...
    617-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氧化碳(CO2)驱作为一项日益完善的采油技术,已经成为提高低渗油田采收率的重要手段,具有适用范围广、开采成本低和洗油效率高等优点.然而,由于CO2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其采出液稳定性较常规水驱明显增强,为采出液处理带来了困难.通过光学显微镜、动态光散射、流变学等方法,研究了在不同压力下CO2处理对长庆原油和采出水的物性以及所形成的油包水(W/O)型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探究了CO2驱采出液乳化和稳定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CO2压力的增大,CO2驱采出水中Ca2+和Mg2+质量浓度均有所下降,而CO32-与HCO3-总体含量有所增加,水相pH值略下降,从弱碱性转变为弱酸性.CO2处理导致原油中轻质组分减少,胶质沥青质等重质组分的含量升高,原油极性增强.CO2处理后油的反常温度和析蜡点均升高,原油黏度增加.CO2处理后W/O型乳状液的液滴粒径变小,均一性增强,粒径由2.14 μm减小至0.61 μm.由于乳状液体系黏度上升以及胶质、沥青质和水中颗粒在油/水界面膜上吸附成膜,从而提高油/水界面膜强度,使得乳状液的稳定性增强.为CO2驱采出液处理工艺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CO2驱乳状液稳定性原油物性流变性

    基于水/辛酸异戊酯-白油反相乳液体系合成压裂液增稠剂及性能

    高党鸽李随荣王历历吕斌...
    625-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相乳液聚合过程中通常采用饱和烷烃的混合物白油作为分散介质,但是白油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污染环境的问题.本文以可降解化合物辛酸异戊酯替代了部分白油作为混合油相,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单体,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了W/O型聚丙烯酰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AM-DAC)),通过1H NMR、FT-IR和SEM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乳化剂用量和辛酸异戊酯用量对预乳液稳定性、黏度和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P(AM-DAC)水溶液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乳化剂用量为10%,辛酸异戊酯用量为50%时,引发剂用量为0.8%,反应温度为38℃时,P(AM-DAC)水溶液黏度达到最大值,为129 mPa·s.考察了P(AM-DAC)与以白油作为油相合成的聚丙烯酰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AM-DAC)-W)的性能对比,P(AM-DAC)和P(AM-DAC)-W的粘均分子量分别为5.019×106和5.045×106;质量分数为1%的水溶液黏度分别为129和132 mPa·s;当Na+质量浓度为3000 mg/L时,1%的水溶液黏度分别为65和67 mPa·s;在90℃,170 s-1剪切速率下持续剪切45 min后,1%的水溶液黏度分别为36.9和43.1 mPa·s;陶粒在1%的水溶液中的沉降速度分别为0.049和0.053 mm/s;破胶液表面张力分别为27.8和28.9 mN/m;残渣含量分别为1.63和1.76 mg/L.该研究表明辛酸异戊酯代替部分白油制备压裂液用增稠剂是可行的,不仅不影响增稠性能,而且对耐盐、耐温耐剪切、携砂、破胶和残渣含量等性能没有造成明显的影响.

    辛酸异戊酯反相乳液聚合增稠剂性能评价

    头发与头皮护理的科学基础(Ⅵ)——头皮油脂的特点及调控手段

    万凯波马玲陈殿松常宽...
    634-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头皮健康日益成为消费者选择发用产品时的关注重点,而头皮油脂是影响头皮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皮脂本身是头皮屏障的重要组分部分,起着保护皮肤、保存水分、维持皮肤稳态等作用,由皮脂腺分泌.皮脂腺位于真皮层,通过全浆分泌产生皮脂,皮脂腺上存在着大量受体,受多种机制调控,其功能的异常会导致多种皮脂腺疾病,引发一系列的头皮健康问题.本文概述了皮脂和皮脂腺的功能及特点,介绍了当前几种皮脂调控理论,并对皮脂分泌的实验评价方法进行概述,总结了市面上控油产品原料及其机理,旨在为皮脂腺相关功能的皮肤护理问题和控油产品的开发解决提供参考依据.

    皮脂皮脂腺调控途径评价方法控油

    CaCO3纳米晶体稳定非水相泡沫实验研究

    张佩亮燕永利吕博曹玉霞...
    642-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水相泡沫在油田开发、功能材料、食品工业和日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非水相泡沫性能的调控在相关行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非水相溶剂具有的低界面张力和低介电常数,导致其发泡难度较大.为解决非水相溶剂发泡困难的问题,文章通过制备CaCO3纳米晶体,并经TEM,FT-IR及XRD等对晶体颗粒进行了表征,采用1H,1H,2H,2H-全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对CaCO3纳米晶体的润湿性进行了调控,研究CaCO3纳米晶体对非水相溶剂发泡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CaCO3纳米晶体质量分数的增加,不同接触角的CaCO3纳米晶体所产生的泡沫体积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当晶体质量分数为5%时,非水相溶剂发泡性能最佳,泡沫体积最高可达到120 mL;非水相泡沫的稳定性随CaCO3纳米晶体接触角的增加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当接触角范围在47.5°~73.9°时,非水相泡沫的稳定性最佳,排液半衰期最高可达到100 h.

    泡沫CaCO3纳米晶体润湿性发泡性能

    乳化热固性树脂体系构建及其封堵性能评价

    甄恩龙张雯钱真杜若彤...
    649-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温(储层温度130℃)裂缝油藏开展水驱作业,注入水沿裂缝窜进问题日益突出.环氧树脂高温条件下固化后具有强度高、耐老化的特点,是一种有潜力的高温堵剂.针对环氧树脂不易注入、潮湿条件下难固化的问题,采用相反转法乳化环氧树脂,初选多种乳化剂分别以自来水和模拟地层水为水相,对环氧树脂E-44进行乳化,筛选出同时适用于两种水相的乳化剂;然后进行单因素实验,分别研究搅拌速度、乳化温度、加水速度、乳化剂质量分数、油水体积比工艺因素对环氧树脂相反转过程及乳状液性能的影响;最后采用正交试验综合分析各因素的影响水平并确定较优乳化工艺参数,建立乳化体系.差示扫描量热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的固化温度为129.5℃,在储层温度下固化后具有良好的封堵效果.

    环氧树脂乳状液固化剂热稳定性封堵性

    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基咪唑聚合物的制备及其防沾染性

    张森林孙旭东张凌飞王云...
    658-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和N-乙烯基咪唑(NVI)为原料合成了三种不同单体比例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咪唑聚合物(VP/VI聚合物),采用乌氏黏度计、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三种聚合物的K值均在30左右,重均分子量(MW)分别为37848,22656,8111.通过紫外可见光光谱(UV-Vis)和防沾染实验对三种VP/VI聚合物的防沾染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加入VPVI-P,VPVI-5和VPVI-7后,直接大红染液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从499 nm分别升至520,527和531 nm,λmax处的吸光度从0.30升至0.39左右;直接深蓝染液的λmax从558 nm升至576 nm左右,λmax处的吸光度从0.15升至0.35,三种聚合物均与直接大红、直接深蓝染料分子有明显相互作用.随着聚合物中NVI组分的增加,VP/VI聚合物的防串色性能得到提升.

    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基咪唑VP/VI聚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防串色

    人参红景天乳液的制作及其抗氧化、美白作用研究

    韩雨迪金莉英孙熙浛林长青...
    665-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确定了红景天提取物与人参提取物的最佳复配比并以其为原料制成人参红景天乳液,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其最佳工艺,并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二胺盐(ABTS)、3-氧代-2-苯基-4,4,5,5-四甲基咪唑啉-1-氧(PTIO)自由基清除试验及乳液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实验、酪氨酸酶及黑色素抑制实验、黑色素细胞氧化应激相关蛋白表达实验研究其抗氧化和美白作用.结果表明:人参红景天乳液中红景天提取物与人参提取物的体积分数比为5∶3时配方最佳,乳化温度为80℃、乳化时间为20 min、乳化速度为4000 r/min为最佳工艺,此条件下乳液的总黄酮含量为1.84 mg/mL,其对DPPH,ABTS,PTIO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40.17%,48.27%,38.22%,酪氨酸酶抑制率与黑色素抑制率分别为40.49%和35.64%,且在中、高剂量组中氧化应激相关蛋白表达量较高,人参红景天乳液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及美白功效.

    红景天人参乳液抗氧化美白

    化妆品原料标准现状及缺失分析

    顾宇翔刘恕周羽
    673-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化妆品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用原料,通过分析和整理化妆品原料标准,发现目前国家和行业化妆品原料标准主要包括《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限用、准用物质,可能含有害杂质的原料、基础原料和功效成分这几类,团体标准更侧重于制订基础成分的原料标准和植物提取物的原料标准.有不少常用原料虽然没有化妆品专用的标准,但是可以参考、借鉴其他行业的标准.总体而言,有质量标准的原料仅占《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中的小部分,热门的纳米成分标准缺失,植物提取物原料标准中的特征性指标设定也有所欠缺.缺乏统一的化妆品原料标准给企业的质量控制、政府部门的监督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今后建议加强可能含有害杂质的化妆品原料、功效性成分、纳米成分和植物提取物的原料标准制订,完善化妆品原料标准化体系.

    化妆品原料标准现状缺失

    化妆品中防腐剂的应用现状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朱海荣孙胜敏张娟刘爽...
    679-6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化妆品中的防腐剂在抑制微生物生长、延长产品保质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使用不当会损害人体健康并对环境和生态安全造成潜在危害.随着化妆品安全事件的频发,居民消费安全意识的提升和行业监管法规趋严,防腐剂的添加状况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文章总结了当前化妆品中防腐剂的使用现状,梳理了近年来常规检测技术在化妆品中防腐剂领域的最新应用,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激光解吸附离子化质谱等新型检测手段.分析了化妆品中防腐剂的市场发展前景和检测技术发展方向,为今后化妆品中防腐剂的监管和高通量快速检测提供借鉴.

    化妆品防腐剂应用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