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彭熙

月刊

2096-2304

scbgxb@126.com

023-68852703

400042

重庆市九龙坡区重庆理工大学杨家坪校区图书馆大楼16楼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Ordnance Equipment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CSCD
查看更多>>本刊自1980年创刊以来,积极宣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经常登载著名高校和行业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约稿,对推动兵器行业科技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了广大作者和读者的关心、支持和信赖,得到了不断发展和进步,已成为国家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是广大科技人员、企业经营者、管理者和大专院校师生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长径比弹体非接触合膛测量方法研究

    李占王从庆
    224-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长径比弹体机械合膛存在机械损伤,且难以实现竖式测量,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一种非接触卧式合膛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线激光测量仪对弹体局部轮廓进行数据采集,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弹体多段轮廓数据拟合,基于拟合的圆心和已知半径构造完整圆轮廓数据,最后采用最远点优先渐进算法对多段定心部构造点进行最小包容圆计算,实现弹体在线卧式测量.对测量装置的原理、方法及组成进行了说明,并对设备的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与修正.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卧式测量方式,重复定位精度达±0.06 mm,能够满足合膛测量要求.

    合膛大长径比最小包容圆计算几何

    刮研表面法向接触特性研究

    陈谢瑞王立华杨春鹏蒋维...
    231-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刮研对改善结合面接触特性具有显著效果,为深入研究刮研表面的法向接触特性,基于三维形貌仪得到不同精度的刮研和磨削表面形貌,并基于W-M函数模拟得到微织构形貌.逆向建模得到刮研表面、磨削表面和微织构表面,建立法向接触仿真模型.进行非线性接触仿真分析,并对比分析不同载荷作用下不同精度等级刮研表面、磨削表面和微织构表面的接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载荷作用下,刮研、磨削以及模拟微织构表面首先在高点或微凸体发生接触并产生弹性变形,随着载荷的增加逐渐出现塑性变形,同时接触应力、形变以及接触面积也随之增大;当载荷为80N时,Ⅰ级精度刮研表面真实接触面积大于精磨削表面,小于微织构表面,Ⅰ级精度刮研表面接触特性优于精磨削表面;在相同载荷下,Ⅰ级精度刮研表面总变形量小于精磨削和模拟微织构表面,其接触刚度大于精磨削和模拟微织构表面,刮研加工能够有效改善结合面接触特性.

    刮研表面逆向建模接触特性仿真分析应力

    基于状态观测器的智能悬臂梁自适应SSDV半主动振动控制研究

    白永明蔡亮亮季宏丽
    238-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半主动振动控制因其不需精确的结构模型就能实现较好的振动控制效果,以航天器上使用的某种轻质复合材料制作的智能悬臂梁结构件为载体,设计一种基于状态观测器的自适应SSDV半主动控制方法对其进行振动控制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状态观测器观测值误差在1%之内,一阶振动幅值减少了75.24%.这为航天器上柔性化和低刚度的悬臂结构件的振动控制提供一种有效可行的参考方法.

    智能悬臂梁状态观测器自适应SSDV半主动振动控制

    飞机牵引滑行工况下前起落架疲劳寿命仿真分析

    孙艳坤陈银张威刘海涛...
    246-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使机场运行更加高效经济,提出一种由牵引车将飞机高速牵引滑行至跑道起飞端的新模式.在牵引滑行工况下,前起落架要承受长时间长距离的高速重载荷牵引,同时受牵引车的加速和制动特性的影响,可能导致前起落架疲劳寿命降低.于是,针对飞机前起落架在该工况下的载荷分析以及疲劳寿命验证十分重要.通过Adams软件建立多体动力学模型,模拟真实工况,对不同牵引滑行速度下的牵引车-飞机系统仿真,获取到前起落架的载荷谱信息.结合前起落架有限元模型静力学分析和载荷谱,通过频域寿命分析法,在nCode软件中计算得到前起落架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高速牵引滑行工况产生的大载荷加剧前起落架疲劳损伤,疲劳损伤从减震支柱凸耳向下阻力臂延展,疲劳寿命缩短3 个数量级,需要对前起落架下阻力臂进行结构优化.本文中的研究可以为新牵引滑行模式下前起落架的疲劳寿命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高速牵引滑行前起落架疲劳寿命联合仿真载荷谱

    倾斜角度飞机电传电位计自适应检测研究

    邱楠周志峰钱莉王立端...
    253-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的方法对倾斜角度拍摄的电传电位计图像的圆心坐标及凹槽角度检测存在较大的位置误差与角度误差,无法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针对倾斜角度拍摄电传电位计时测量圆心坐标及凹槽角度偏移量较大的问题,提出倾斜角度飞机电传电位计自适应检测研究方法.通过图像预处理与边缘检测等方法初步得到飞机电传电位计的圆心及角度信息,提出圆心偏移矫正算法与角度偏移矫正算法对电传电位计圆心坐标及凹槽角度进行矫正,进一步提高电传电位计的检测精度.本检测算法与单应性检测算法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对圆心距离误差最大为0.21 mm,凹槽弧度误差最大为0.72°.相比于单应性变换法在圆心平均误差下下降了0.09 mm,角度平均误差下降了0.38°,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机器视觉边缘检测椭圆拟合几何矫正角度检测

    含惯容器的仿生X形悬架设计与减振性能分析

    杨所韩世昌李茜
    260-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履带车辆悬架减振性能优化的问题,将滚珠丝杠惯容器与仿生X形结构结合,设计了一种含惯容器的仿生X形履带车辆悬架.首先,以悬架单体为研究对象,以悬架位移传递率为性能指标,进行振动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弹簧-阻尼悬架和仿生X形悬架,加入惯容器后,悬架的性能更好、主频更低,且当输入激励在5~11Hz范围内时,系统的位移传递率最低,减振效果最好.其次,建立了一组履带车辆半车模型,以 3 种不同等级的随机路面信号作为激励,对车辆的点头加速度进行分析,对比传统仿生X形悬架,含惯容器悬架的点头加速度分别降低了9.3%、42.98%以及65.91%,且路面等级越高,路况越复杂,悬架点头加速度越低,减振效果越好.研究结果为利用惯容器和仿生X形结构,设计减振效果更好的新型履带车辆悬架提供了参考.

    履带车辆悬架悬架设计惯容器减振分析

    Ti6Al4V有序多孔Diamond夹芯结构隔声性能研究

    张鹏飞李忠华刘斌李亚东...
    26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三周期极小曲面(TPMS)的Ti6Al4V有序多孔夹芯结构具有轻质、高强以及可设计性好等优点,在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其隔声性能还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基于此,通过TPMS隐函数法设计了Ti6Al4V有序多孔Diamond夹芯结构,研究了胞元层数、面板厚度、体积分数3 个参数对其隔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积分数对钛合金有序多孔Diamond夹芯结构的隔声性能影响最大,胞元层数次之,面板厚度影响较小.增大体积分数和调节胞元层数都可以有效的提升夹芯结构的隔声性能.在Diamond夹芯结构具备轻质高强的基础上研究其隔声性能,扩展了Ti6Al4V有序多孔夹芯结构的多功能性.

    三周期极小曲面选区激光熔化技术夹芯结构隔声性能

    纳米HNS@CL-20-DNB共晶炸药核壳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徐亮杨敏文韬高登钊...
    275-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能单质含能材料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由于机械感度过高,限制了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以硬脂酸修饰的纳米六硝基茋(HNS)为表面活性剂,CL-20 和1,3-二硝基苯(DNB)的乙酸乙酯溶液为油相,在超声波辅助作用下制备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研究了纳米HNS的界面性质、改性纳米HNS的用量及乳液的静置时间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成功制备纳米HNS@CL-20-DNB共晶炸药核壳复合物,并对复合物的形貌、结构、热分解性能及安全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 HNS含量为 10%~20%,静置时间小于 200 min时,可以制备均匀稳定的Pickering乳液;核壳复合物粒径约为5μm左右,表面包覆一层改性纳米HNS;由于共晶结构,复合物的热分解峰温为247.7℃,其热分解放热峰温较原料CL-20 提高了7.9℃;复合物的特性落高H50 为 43 cm,摩擦感度爆炸概率为36%,相较于原料CL-20,安全性能大幅提升.本研究所采用的制备方法安全简单且组分无非含能材料,理论上未降低核壳复合物的能量,有望为含CL-20 的复合炸药的设计和制备提供新思路,提升CL-20 在军事领域的适用性.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1,3-二硝基苯六硝基茋Pickering乳液共晶

    孔板模具结构对挤出造粒形貌的影响研究

    代久双冉真真毛长勇周龙宝...
    283-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研究挤压造粒过程中孔板模具对造粒药粒形貌和质量的影响,运用有限元方法,采用数值模拟对挤压造粒过程药料的受压情况、孔板压力分布情况进行分析,通过仿真模拟手段对孔板模具的孔数、孔径、孔板厚度进行初步模拟设计,按照孔板模具设计原则进行多方案模具设计,通过代料试验,研究了不同孔数、孔径、孔分布、模具材质等因素对造粒效果、药粒尺寸、造粒得率、药粒烘干、药料塑化成型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孔板模具设计为孔径10 mm/162 孔、孔排列成正六边形、材质为铜质、孔设计为小进大出的结构时,药粒受压分布均匀,造粒所得药粒塑化适当、尺寸均一,获得挤压造粒最佳药粒形貌和质量,保证后续塑化过程中药粒能够快速地溶解于溶剂中,最终实现快速、均质、安全塑化过程,为后工艺实现连续化生产、达到最佳产品质量提供可靠支撑.

    挤压造粒孔板模具结构设计造粒形貌

    等离子体产臭氧氧化肼类废水的应用研究

    方小军周振李慧君侯瑞琴...
    291-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肼类推进剂废水的处理效率,提出了采用氧气为气源的等离子体高压放电产生的活性气体氧化肼类推进剂废水的方案.依靠设计的试验装置,进行了静态和动态试验,获得了优化的运行参数.结果表明:在紫外线照射下,难降解中间产物甲醛的氧化速率提高,臭氧量与偏二甲肼的投加比达到5∶1 时,可有效降解废水中的偏二甲肼及其中间产物,满足肼类废水排放标准;降解DT-3 废水时,只需要3∶1 的投加比即可使出水满足排放标准.结合卫星发射中心的实际情况,采用移动车载方式将该技术应用于推进剂废水处理,对于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推进剂废水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获得较高的效费比.

    等离子体臭氧偏二甲肼DT-3推进剂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