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环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环境
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
四川环境

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

刘中正

双月刊

1001-3644

schj@scemc.cn

028-85511646、85530081

610041

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18号

四川环境/Journal Sichuan Environment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属四川省环境保护局主管,由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和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联合主办的一种综合环境科学技术期刊。其内容可供从事环境科研、监测、治理、和管理等科技人员交流学习;也可供大专院校环境系、科专业师生参阅及发表论文;亦可供科研院所及大中型企业的科技与环境管理人员工作时借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碱金属添加对香菇菌渣热解行为及动力学的影响

    丁平天王章鸿
    139-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金属盐存在对生物质热解过程的影响,以香菇菌渣(MR)为原料,利用碱金属对其进行预处理,基于热重分析对样品的热解行为及动力学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KC1浓度的增加,导致MR热解向高温区移动,热解残留固体增加。相比之下,KNO3、K2SO4和NaCl的添加能够促进MR热解向低温区移动,降低热解残留固体。动力学分析表明,MR的活化能为34。03 kJ/mol,KC1浓度增加导致MR活化能增加(40。53~70。46 kJ/mol);而KNO3、K2SO4和NaCl的添加能够强化MR的分解,有效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本研究表明碱金属存在对生物质热解过程存在重要影响。

    香菇菌渣碱金属热解动力学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铟不确定度分析

    巩琪李霈毛倩王斌...
    14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铟作为一种环境污染物,其化合物具有致癌作用和生物毒性,是水质监测的一项重要的指标。为了确定检测过程中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如实反映测量数据的置信度和准确度,提高检测质量,对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铟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和评估。参照不确定度的评定规范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水中铟的测定原理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包括重复性、标准储备液、标准曲线配制、标准曲线拟合、测量仪器以及样品前处理等不确定度来源,分别计算了各不确定度分量、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水中铟的平均值为19µg/L,扩展不确定度为5。6%,水中铟含量结果表示为19±2μg/L,k=2。经过评估分析,测定水中铟的不确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样品的重复性处理和标准溶液的配制。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不确定度

    基于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模型对生活垃圾产生量的预测

    朱远超王晓燕田光
    149-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建立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模型,更好的预测生活垃圾产生量,以便有序筹划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和构建灵活的收运调配体系。方法采用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NAR),通过调整延迟阶数和隐含层神经元个数等模型参数,建立基于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历史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实验结果显示,NAR神经网络时间序列模型对于北京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当延迟阶数为5,隐含神经元个数为10时,预测模型测试集的r值为0。9717,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3。385%,均方根误差为5051。831 t/w,预测模型通过了残差序列非自相关检验,预测效果较好。结论表明针对生活垃圾产生量数据可以开展NAR神经网络模型非线性自回归预测,且可不用考虑其它相关影响因素数据的可获得性,具有一定的便利和实际应用意义。

    生活垃圾预测模型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

    气载核素迁移扩散模型LPAM对SF6示踪实验的模拟分析

    赵多新黄莎吕明华陈龙泉...
    154-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验证国产核事故后果评价系统中的拉格朗日粒子模型LPAM在我国滨海核电厂使用的有效性,本研究采用影响扩散因素相对单一的大气扩散示踪实验对LPAM的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LPAM模型模拟的结果与示踪实验结果偏差合理,吻合度与欧洲核事故后果评价系统JRODOS中DIPCOT对示踪实验模拟的表现基本一致,同时4次模拟结果与采样结果的相关性也较好,说明核事故后果评价系统中所采用的拉格朗日粒子模型LPAM模拟结果具有合理性。同时,在后续研究中增加相应物理资料的使用,可以进一步对模型有效性进行研究判断,本研究可为后续有效性验证工作提供借鉴。

    核事故后果评价系统大气扩散示踪实验有效性验证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有效磷的不确定度评价

    韩梅韩文红张伯研贾娜...
    162-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准确测定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进行测定,并对测定过程中相关因素引起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整个实验过程中不确定度来源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①样品称量时引入的不确定度u(m);②加入浸提液时浸提液体积V引入的不确定度u(V);③标准溶液配置时引入的不确定度u(Cs);④标准曲线拟合引入的不确定度u(C0);⑤样品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u(R)。结果表明,样品测量重复性、标准溶液配置、标准曲线拟合在整个实验中引入的不确定度影响较大。因此,在实际样品测定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结果有影响的不确定度因素,加强质量控制,使结果准确可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土壤有效磷不确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