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环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环境
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
四川环境

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

刘中正

双月刊

1001-3644

schj@scemc.cn

028-85511646、85530081

610041

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18号

四川环境/Journal Sichuan Environment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属四川省环境保护局主管,由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和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联合主办的一种综合环境科学技术期刊。其内容可供从事环境科研、监测、治理、和管理等科技人员交流学习;也可供大专院校环境系、科专业师生参阅及发表论文;亦可供科研院所及大中型企业的科技与环境管理人员工作时借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低溶解氧MBR工艺脱氮除磷效率及碳排放特征研究

    文亚萍徐婧张轩雍晓蕾...
    150-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强化脱氮除磷效率,推动污水处理绿色低碳发展,基于W污水处理厂,研究了降低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处理生活污水能耗及碳排放强度的路径,分析了低溶解氧对脱氮除磷的影响,结合微生物特性进行了机理分析,同时核算了碳排放强度。结果表明,动态调整好氧区溶解氧浓度,保持溶解氧浓度在0。5 mg/L左右,同步调整回流比,出水能够稳定达到四川省地标,TN、TP去除效率提升10%、8%,其主要原因是低溶解氧条件下厌氧区ORP较低,释磷更充分,同时该条件下反硝化除磷菌占比提高,反硝化除磷效果显著增强。碳排放强度核算表明,低溶解氧条件下总碳排放强度下降约0。342 kgCO2/m3,其中直接碳排放强度增加约0。031 kgCO2/m3,间接碳排放强度下降约0。373 kgCO2/m3,直接碳排放强度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出水水质更优更稳定,N20排放直接排放增多,而碳排放强度降低的贡献主要来源于间接碳排放过程中电耗降低。

    污水处理厂MBR工艺低溶解氧脱氮除磷碳排放强度

    危险废物焚烧飞灰固化体的长期稳定性试验研究

    陈清艳吕杭权程东日
    157-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了解不同的固体废物毒性浸出方法对危险废物焚烧飞灰固化体长期浸出行为评价的适用性,以杭州某处置中心焚烧飞灰固化体为试验对象,通过1)三个标准方法飞灰固化体的浸出毒性试验;2)多级浸出方法MEP试验;3)不同定pH值浸出试验;4)自然环境中干湿交替浸出试验;5)渗滤液影响浸出行为试验,考察固化体中重金属在不同浸出过程的浸出行为,分析了浸出过程的影响因素和浸出方法的适用性,提出了固化体长期稳定性的测试建议。结果表明:pH是影响飞灰固化体浸出毒性的关键因素。现行的HJ557、HJ/T299、HJ/T 300不能准确评价飞灰固化体中重金属的潜在危险性。多级浸出方法MEP能够提取出飞灰固化体在弱酸性环境中不稳定的重金属,可作为对重金属的稳定性和环境风险评价的参考依据。定pH值浸出试验不仅可以评价不同pH下飞灰固化体的浸出毒性也可以测定飞灰固化体的酸中和容量,能在更长时间尺度上了解飞灰固化体中重金属的潜在浸出性。

    危险废物焚烧飞灰固化体浸出毒性长期稳定性

    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产酶特性的研究

    张富强孙劲张文丽陈梦越...
    164-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纤维素作为各种植物秸秆的主要组成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纤维素酶是一种催化纤维素降解产生葡萄糖的酶,可通过不同方式减少环境中纤维素的富集。为获得产酶能力高的降解纤维素菌株,利用刚果红平板法,从腐殖土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具有高产纤维素酶能力的菌株CTE1-1,经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通过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初始pH及NaCl浓度的单因素实验,确定该菌在含1%CMCA-Na的产酶培养基中培养,温度30℃,初始pH 7。0、NaCl浓度1。5%,经108h培养CMCA酶酶活可达42。59 U/mL,经96h培养FPA酶酶活可达45。66U/mL。该菌株所产纤维素酶在pH 6。0、50℃均表现很强的酶活力,Fe3+、K+对该菌所产纤维素酶具有激活能力,Mg2+对该菌所产纤维素酶无影响,Cu2+、Zn2+对其具有一定的抑制能力。该菌株产纤维素酶能力强,可用于纤维素酶制剂的生产。

    纤维素酶芽孢杆菌酶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