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精神卫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精神卫生
绵阳市精神卫生中心
四川精神卫生

绵阳市精神卫生中心

刘协和

季刊

1007-3256

scjsws@163.com

0816-2285679

621000

绵阳市剑南路190号

四川精神卫生/Journal Sichuan Mental Health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宗旨是立足于我省精神医学研究的特点和科技实力,面向全国交流精神医学经验与成果,力求内容与质量达到国内外水平,并以临床实用性为重点,旨在更新我省精神卫生工作者的知识,提高对精神疾病的防治水平,以服务于我省人民保健事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老年期抑郁障碍的临床诊治

    刘铁桥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老年期抑郁障碍(LLD)的患病率逐年增高.作为最常见的老年期精神障碍,LLD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甚至可能威胁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LL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生物、社会和心理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由于老年群体的机体功能衰退、共病躯体疾病较多,故对LLD患者的诊治与处理年轻的成年抑郁障碍患者会有所不同.本文对LLD相关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评估和诊断、共病情况以及治疗与干预等方面进行梳理,并着重介绍LLD的药物治疗,以期为临床对LLD的优化诊治和改善预后提供参考.

    老年期抑郁障碍共病药物治疗认知功能

    氟伏沙明对住院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脂代谢的影响

    焦志鹏阎丹峰王斌红
    102-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氟伏沙明被越来越多地用于青少年抑郁障碍的治疗,但目前关于氟伏沙明对脂代谢影响的研究较有限,而脂代谢紊乱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并影响预后.目的 分析氟伏沙明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脂代谢的影响,探讨氟伏沙明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连续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住院部收治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60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氟伏沙明治疗)和对照组(舍曲林治疗)各30例,疗程4周.于基线期、治疗2周和4周后,检测两组空腹脂代谢指标,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并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评定.比较两组不同随访时间的脂代谢指标水平及HAMD-17评分.结果 HAMD-17评分的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849.687,P<0.01),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F=0.033、1.760,P均>0.05).TC水平的组间效应无计学意义(F=1.461,P=0.232),时间效应与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13.129、5.029,P<0.05或0.01).TG水平的时间效应和组间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F=0.825、0.185,P均>0.05),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7.577,P=0.004).HDL水平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以及交互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F=1.079、0.160、1.877,P均>0.05).LDL水平的组间效应无统计学意义(F=0.019,P=0.891),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6.721、9.075,P均<0.01).结论 氟伏沙明与舍曲林对青少年抑郁障碍的疗效相当,短期应用氟伏沙明对患者脂代谢指标的影响较小.

    氟伏沙明抑郁障碍青少年脂代谢

    重复经颅磁刺激或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联合抗抑郁药物对重度抑郁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

    王美洁时亚杰杨鹏王建军...
    108-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重度抑郁障碍是致残性最强的精神疾病之一,目前对该病的治疗多采用药物联合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关于物理治疗之间的对照研究较少,药物联合物理治疗的对照研究更少.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分别联合抗抑郁药物对重度抑郁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重度抑郁障碍患者提供更优的治疗方案.方法 连续选取2019年1月1日—2023年4月30日在山东省戴庄医院住院治疗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重度抑郁障碍患者(n=335).入院后,患者根据病情接受MECT联合药物治疗(n=141)或rTMS联合药物治疗(n=194).于基线期及治疗第1、2、3、4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评定抑郁症状,阅读患者病程记录,了解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HAMD-24评分的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3.081,P=0.042),组间效应无统计学意义(F=1.023,P=0.313),时间与组间的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F=1.642,P=0.191).治疗后各时点,两组显效率及痊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整个治疗过程中,MECT联合药物组中,有58人(41.13%)出现近记忆力受损,74人(52.48%)出现头痛或颈部肌肉痛;rTMS联合药物组中,27人(13.92%)出现头痛或头皮不适.结论 rTMS联合抗抑郁药物与MECT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重度抑郁障碍的效果相当,rTMS联合抗抑郁药物的安全性更高.

    重度抑郁障碍重复经颅磁刺激无抽搐电休克疗效安全性

    精神运动康复对住院青壮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效果

    李海云明亮王道金朱文礼...
    114-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主要依靠药物治疗,然而,单纯药物治疗对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近年来,非药物康复措施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精神障碍的治疗中,但关于精神运动康复对住院青壮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影响的研究有限.目的 探讨精神运动康复对住院青壮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以期为住院青壮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104例青壮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接受利培酮(2~4 mg/d)治疗及常规护理,研究组此基础上接受为期12周、每周2~3次、每次45~55 min的精神运动康复,对照组在研究结束后接受相同干预.于干预前、干预第4、8、12周接受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定.结果 PANSS阳性症状分量表评分、阴性症状分量表评分、一般精神病理分量表评分、总评分、SSPI评分以及ITAQ评分的时间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33.989、204.245、82.817、279.596、26.144、7.463,P均<0.01);PANSS阴性症状分量表评分、一般精神病理分量表评分、总评分和SSPI评分以及ITAQ评分的组间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30.053、5.306、33.417、33.013、18.608,P<0.05或0.01);PANSS阳性症状分量表评分、阴性症状分量表评分、一般精神病理分量表评分、总评分和SSPI评分的时间与组间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3.472、9.798、3.843、14.390、20.661,P<0.05或0.01).干预第12周,研究组PANSS总评分及各分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SSPI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且研究组PANSS总评分及各分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SP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精神运动康复可能有助于改善住院青壮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和社会功能,提高康复效果.

    精神运动康复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阳性症状社会功能

    正念疗法对老年患者非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徐敬文李作为兰林王帆...
    12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POCD对患者术后康复影响较大.目的 探讨正念疗法对老年患者非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为降低老年患者POCD发生风险、改善睡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非全身麻醉手术的78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此基础上接受正念疗法干预.于术前1天以及术后第1、3、5天,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于术前1天及术后第3天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 两组MMSE评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以及时间与组间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78.251、197.071、371.915,P均<0.05).进一步分析显示,术后第1、3、5天,研究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79、-1.764、-0.253,P均<0.05).术后第1、3、5天,研究组POCD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631、3.471、5.135,P均<0.05).术后第3天,研究组PSQI总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PSQI总评分、睡眠潜伏期、主观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以及催眠药物使用因子评分均低于术前(F= 43.175、12.594、11.092、4.579、3.514,P均<0.01).结论 正念疗法可能有助于降低老年患者非全身麻醉术POCD的发生率,并改善其睡眠质量.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正念疗法睡眠质量老年人

    功能失调性态度与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关系:负性自动思维和积极应对方式的作用路径

    侯雅婷阎丹峰江李梅孙振杰...
    125-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青少年抑郁障碍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既往已有功能失调性态度、负性自动思维、积极应对方式与抑郁症状之间两两关系的研究,但功能失调性态度、负性自动思维和积极应对方式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抑郁症状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 探讨功能失调性态度对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影响,并考查负性自动思维与积极应对方式在其中的作用路径,为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进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2022年10月1日—2023年10月31日太原市精神病医院收治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青少年患者162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功能失调性态度量表(DA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中的积极应对方式分量表以及自动思维问卷(ATQ)对患者进行评定.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考查各量表评分的相关性,使用Process 3.4.1中的模型6检验负性自动思维和积极应对方式在功能失调性态度与青少年抑郁症状之间的作用路径.结果 共148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完成有效问卷调查,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1.36%.功能失调性态度对抑郁症状的直接效应值为0.423,效应量为63.32%.负性自动思维和积极应对方式分别是功能失调性态度与抑郁症状之间的独立作用路径,效应值分别为0.156、0.045,分别占总效应的23.35%、6.74%;同时,负性自动思维与积极应对方式是功能失调性态度与抑郁症状之间的链式作用路径,效应值为0.044,占总效应的6.59%.结论 功能失调性态度既可以直接影响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症状,也可以通过负性自动思维与积极应对方式的独立作用路径或链式作用路径影响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症状.

    青少年抑郁障碍功能失调性态度负性自动思维积极应对方式中介效应

    酒精使用障碍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杨学智陆冰魏菀曾真...
    13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酒精使用障碍(AUD)是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精神疾病,对于重度AUD,需早期快速识别并及时妥善处理,以避免不可逆的伤害发生.目前,对AUD严重程度的评估主要基于临床医师对患者的精神检查,关于AUD严重程度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的研究有限.目的 分析AU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为评估AUD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AUD诊断标准的1 358例首次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基本资料,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度组(n=330)和重度组(n=1 028).按7∶3将患者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在训练集样本中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在测试集样本中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该模型对AUD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轻中度组相比,重度组居住地在城市(χ2= 7.804)、农民(χ2=17.991)、饮酒频率高于1~2次/天(χ2=35.267)的比例更高,初次饮酒年龄更大(t=-3.858),合并躯体疾病数量更多(Z=-22.782),γ-谷氨酰胺转移酶(χ2=259.940)和总胆红素异常(χ2=148.552)的比例更高(P均<0.01).在训练集中进行的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农民(OR=2.024,95%CI:1.352~3.029)、初次饮酒年龄较大(OR=1.075,95%CI:1.025~1.129)、用餐时间外也饮酒(OR=3.988,95%CI:2.408~6.606)、总胆红素水平异常(OR=1.034,95%CI:1.000~1.069)、合并更多的躯体疾病(OR=4.386,95%CI:2.636~7.298)是AUD更严重的危险因素.该模型在测试集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6.结论 在精神专科医院中,农民、初次饮酒年龄较大、用餐时间外也饮酒、总胆红素水平异常、合并更多的躯体疾病可能是重度AUD的危险因素.

    酒精使用障碍疾病严重程度临床特征γ-谷氨酰胺转移酶总胆红素

    精神科护士使用保护性约束的知信行量表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叶君荣王浩云王雯肖爱祥...
    137-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当前,我国关于精神科护士使用保护性约束知信行的测量工具未充分考虑精神科专科特点,且测评条目繁冗,不利于推广应用,亟需更为科学的测量工具对精神科护士使用保护性约束的知信行水平进行评定.目的 构建精神科护士使用保护性约束的知信行量表,并验证其信效度,为评估精神科护士使用保护性约束的知信行水平提供工具.方法 基于知信行理论,通过查阅文献、访谈以及德尔菲法形成初版量表.采用分层抽样法,于2021年7月—12月,选取广东省内三级、二级和一级(含未评定等级和基层医院)各2家、共729名精神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形成正式量表,并采用内容效度、结构效度评价量表的效度,采用Cronbach's α系数、重测信度、折半信度评价量表的信度.结果 精神科护士使用保护性约束的知信行量表共12个条目,分为知识、信念、行为三个维度.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41,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12~1.000.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2.948%.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模型拟合良好.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87,其中知识、信念和行为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19、0.842和0.831,量表的折半信度为0.712,重测信度为0.922.结论 精神科护士使用保护性约束的知信行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临床工作中对护理人员保护性约束知识、态度及行为的测评.

    精神科护士保护性约束知信行量表编制信度效度

    精神科医生职业认同问卷的构建及其信效度检验

    何佩邓欣童何龙韬杨蕊...
    14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目前,我国针对精神科医生职业认同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缺乏有效的评价工具.目的 编制具有良好信效度的精神科医生职业认同问卷,为精神科医生职业认同的评估提供有效工具.方法 采用自编精神科医生职业认同问卷,经过筛选与专家咨询,整理条目后,形成精神科医生职业认同初始问卷,并对400名精神科医生施测.采用项目分析、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对问卷的信效度进行检验.结果 最终版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30,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17~0.920;KMO=0.904,χ2=2 931.652(P<0.01),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8.306%.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χ2/df =1.234,GFI=0.905,NFI=0.916,RMSEA=0.036,CFI=0.983,IFI=0.983.精神科医生职业认同问卷最终版由职业认知、职业行为、职业情感、职业价值观4个维度构成,共23个条目.结论 精神科医生职业认同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评估精神科医生职业认同的有效工具.

    精神科医生职业认同问卷信度效度

    大学生不安全依恋与拖延的关系:正念与自我控制的作用路径

    彭彩妮彭君媛吕卓然戴利国...
    150-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预防和干预大学生的拖延行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已有研究表明,正念、自我控制、不安全依恋和拖延两两相关,但目前关于不安全依恋对拖延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且缺乏二者间作用路径的研究.目的 探讨大学生不安全依恋对拖延的影响以及正念与自我控制的作用路径,以期为大学生拖延问题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3年2月—4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广东省4所高校的514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理性拖延量表(IPS)、成人依恋量表(AAS)、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和简式自我控制量表(BSCS)进行调查.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考查各量表评分的相关性,使用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大学生AAS评分与IPS评分呈正相关(r=0.382,P<0.01),与MAAS和BSCS评分均呈负相关(r=-0.242、-0.353,P均<0.01);IPS评分与MAAS和BSCS评分均呈负相关(r=-0.314、-0.682,P均<0.01);MAAS评分与BSCS评分呈正相关(r=0.439,P<0.01).不安全依恋正向预测拖延(β=0.377,P<0.01),自我控制是不安全依恋与拖延之间的作用路径,间接效应值为0.163(95%CI:0.105~0.223),占总效应的43.24%,且正念与自我控制可能是不安全依恋与拖延之间的链式作用路径,间接效应值为0.056(95%CI:0.028~0.089),占总效应的14.85%.结论 不安全依恋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拖延,也可以通过自我控制的独立作用路径及正念与自我控制的链式作用路径影响大学生拖延.

    拖延依恋正念自我控制大学生链式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