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精神卫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精神卫生
绵阳市精神卫生中心
四川精神卫生

绵阳市精神卫生中心

刘协和

季刊

1007-3256

scjsws@163.com

0816-2285679

621000

绵阳市剑南路190号

四川精神卫生/Journal Sichuan Mental Health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宗旨是立足于我省精神医学研究的特点和科技实力,面向全国交流精神医学经验与成果,力求内容与质量达到国内外水平,并以临床实用性为重点,旨在更新我省精神卫生工作者的知识,提高对精神疾病的防治水平,以服务于我省人民保健事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学生生存理由对自杀尝试的影响机制:自我控制的作用及性别差异

    周琳倪娜马娟武成莉...
    543-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自杀是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生存理由和自我控制均与自杀尝试相关,但在大学生群体中探讨三者之间内在联系的研究证据不足.目的 探讨大学生自杀尝试、生存理由和自我控制之间的关系,以期为针对性地阻断自杀尝试行为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3年4月—5月,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陕西省、四川省和重庆市10所高校的775名在读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控制量表(SCS)、青少年生存理由量表(RFL-A)以及自编自杀尝试问卷分别评定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生存理由水平和自杀尝试状况.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考查各量表评分的相关性,采用Mplus 8.3进行作用路径分析.结果 共738名(95.32%)大学生完成有效问卷调查,检出99名(13.41%)大学生存在自杀尝试.大学生SCS评分与RFL-A评分呈正相关(r=0.329,P<0.01),SCS评分和RFL-A评分与自杀尝试均呈负相关(r=-0.194、-0.285,P均<0.01).自我控制在生存理由与自杀尝试之间的间接效应值为-0.059(95%CI:-0.105~-0.018),占总效应的11.07%.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组自我控制的间接效应值为-0.089(95%CI:-0.163~-0.030),占总效应的15.72%;女生组自我控制的间接效应不显著(95%CI:-0.407~0.115).结论 生存理由可负向预测大学生的自杀尝试,自我控制可能是大学生生存理由与自杀尝试之间的作用路径,且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可能只在男性大学生中存在.

    生存理由自杀尝试自我控制中介效应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监护能力量表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段肖玲潘梓华钟少玲梁燕玲...
    549-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的监护能力对患者康复和回归社会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目前尚缺乏对其监护能力进行量化评定的工具,亟需开发科学的测量工具.目的 编制适用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监护能力的评定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为构建科学、合理的监护人监护能力评定工具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法和访谈法,构建量表条目池,邀请15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选取364名广州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进行调查.使用项目分析以及探索性因子分析对量表条目进行筛选和优化,并进一步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以量表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及总量表的平均内容效度指数(S-CVI/Ave)评估量表的内容效度.通过Cronbach's α系数和分半信度检验量表的信度.结果 本研究编制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监护能力量表共25个条目,包括监护意愿、监护知识与行为、监护自我效能三个维度.项目分析结果显示:量表所有条目均达到相应标准,予以保留.效度检验:I-CVI为0.800~1.000,S-CVI/Ave为0.964.各条目在相应因子上的因子载荷为0.596~0.976,模型拟合良好:卡方自由度比(χ2/df)=2.444,Tucker-Lewis系数(TLI)=0.908,拟合指数(CFI)=0.917,标准化均方根残差(SRMR)=0.049,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89.信度检验: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66,分半信度系数为0.915.结论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监护能力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在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监护能力的评定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严重精神障碍监护人量表编制信效度

    前庭神经炎住院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

    王双志曹飞虎王柳何佳蔚...
    557-561,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前庭神经炎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外周性眩晕疾病,部分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并可能导致前庭神经炎慢性化加剧,影响预后.前庭神经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 探讨前庭神经炎患者抑郁症状与前庭症状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为患者的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前庭神经炎患者86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眩晕评定量表(DARS)以及眩晕残障量表(DHI)进行评定.根据HAMD-17评分,将患者分为抑郁症状组(n=46)和无抑郁症状组(n=40).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考查抑郁症状组各量表评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检出46例(53.49%)前庭神经炎患者存在抑郁症状.抑郁症状组和无抑郁症状组的年龄、病程、受教育年限、DARS评分和DH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12、4.921、2.712、3.529、5.471,P均<0.01).抑郁症状组HAMD-17评分与DARS评分、DHI评分均呈正相关(r=0.345、0.335,P均<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4.352,95%CI:1.520~12.462)、病程(OR=3.772,95%CI:1.339~10.630)、受教育年限(OR=0.074,95%CI:0.235~0.923)、DARS评分(OR=1.213,95%CI:0.405~3.628)和DHI评分(OR=3.619,95%CI:1.246~10.514)是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论 前庭神经炎患者的抑郁症状与前庭症状呈正相关.患者年龄、病程以及前庭症状严重程度是前庭神经炎患者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受教育年限是前庭神经炎患者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

    前庭神经炎抑郁症状前庭症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智谋水平和抑郁症状的纵向研究

    白铁娟谌小军陈芳英梁洁...
    562-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抑郁症状对患者术后康复影响较大.智谋在压力与抑郁之间起重要作用,但在PCI术后患者中,智谋水平对抑郁症状预测作用的研究证据不足.目的 探索PCI术后患者智谋水平与抑郁症状之间的交叉滞后效应,以期为改善PCI术后患者的抑郁症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9年9月—12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行PCI术的363例患者.于基线期和术后2年,采用中文版智谋量表(CRS)和中文版冠心病患者抑郁量表(C-CDS)评定智谋水平和抑郁症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智谋水平与抑郁症状之间的交叉滞后效应.结果 PCI术后2年,男性患者CRS评分高于女性(t=-19.871,P<0.01),女性患者C-CDS评分高于男性(t=25.557,P<0.01).患者基线期CRS评分与术后2年CRS评分呈正相关(r=0.550,P<0.01);基线期C-CDS评分与术后2年C-CDS评分呈正相关(r=0.524,P<0.01);基线期CRS评分与基线期C-CDS评分和术后2年C-CDS评分均呈负相关(r=-0.717、-0.472,P均<0.01);术后2年,CRS评分与C-CDS评分呈负相关(r=-0.618,P<0.01).交叉滞后分析结果显示,基线期CRS评分对术后2年CRS评分(β=0.382,P<0.01)和术后2年C-CDS评分(β=-0.200,P<0.01)的预测作用有统计学意义,基线期C-CDS评分对术后2年C-CDS评分(β=0.381,P<0.01)和术后2年CRS评分(β=-0.235,P<0.01)的预测作用有统计学意义;基线期CRS评分与基线期C-CDS评分相互影响(β=-0.717,P<0.01).结论 2个时间点患者的智谋水平和抑郁症状之间相互预测的交叉滞后模型成立.基线期智谋水平越高,患者PCI术后2年的抑郁症状越轻;基线期抑郁症状越重,患者PCI术后2年的智谋水平越低.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智谋水平抑郁症状交叉滞后模型

    吸烟与C反应蛋白水平的因果关系:一项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曾莹莹喻明兰王婷婷刘可智...
    567-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吸烟与C反应蛋白(CRP)有关,但既往研究结果可能受到混杂因素的影响,CRP在吸烟相关病理过程中的因果关系有待一步探究.目的 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结果数据,探讨吸烟与CRP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制定相关公共健康政策和吸烟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CRP以及开始定期吸烟的年龄、开始吸烟、戒烟、日吸烟量四种吸烟表型的GWAS结果数据,选择相互独立且与吸烟及CRP相关的遗传位点作为工具变量.应用逆方差加权法(IVW)及加权中位数法进行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对吸烟及CRP的双向因果关系进行探讨.采用Cochran's Q检验评估每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之间的异质性;采用MR多效性残差总和及异常值检测SNP异常值;采用MR-Egger截距测试检验SNP的水平多效性;采用留一法敏感性分析检验MR研究是否受单个SNP的影响.结果 CRP与开始吸烟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β=0.170,P=0.010)(开始吸烟是暴露因素)、(β=0.040,P=0.001)(CRP是暴露).结论 吸烟可能会导致CRP水平改变,而CRP水平改变也可能影响个体开始吸烟的倾向.

    吸烟C反应蛋白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孟德尔随机化

    团体失眠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共病失眠1例

    刘敏赵瑞陈敏苏日娜...
    572-5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报道1例以失眠为主诉就诊的患者,多导睡眠监测(PSG)结果显示存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尝试接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PAP),因感觉戴带呼吸机后入睡更加困难而放弃,后仅接受团体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失眠症状得到改善,OSA也由重度降为轻度.这一案例提示:①由于失眠与OSA具有较高的共病率,在失眠障碍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应注意对OSA的评估;②CBT-I能够通过改善失眠,缓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失眠共病(COMISA)患者的夜间呼吸暂停和日间嗜睡症状,在对此类患者的治疗中,应重视CBT-I的应用.

    团体失眠认知行为疗法失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中国老年人抑郁障碍患病率的Meta分析

    吴萍黄光彪谭忠林吴月...
    576-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抑郁障碍是老年人较常见的精神疾病.目前关于老年人抑郁障碍患病率的荟萃分析纳入文献的资料主要依靠自评或他评抑郁症状筛查量表.目的 通过Meta分析考查中国老年人抑郁障碍患病率,以期为老年抑郁障碍患者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2年12月20日,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Springer、Web of Science、Embase,收集关于中国老年人抑郁障碍患病率的文献.采用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JBI)关于患病率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评价.采用R 4.2.2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9篇文献,共包括2 341例老年抑郁障碍患者.中国老年人抑郁障碍患病率为3.90%(95%CI:0.030~0.049).亚组分析显示,无配偶的老年人抑郁障碍患病率与有配偶者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44,P<0.01).结论 我国老年人抑郁障碍患病率较高,且无配偶者抑郁障碍患病率高于有配偶者.

    抑郁障碍患病率老年人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