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建筑
四川建筑

潘捷鹏

双月刊

1007-8983

scjzbjb@163.com

028-83336908

610081

成都市解放路二段95号

四川建筑/Journal Sichuan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省建筑业综合期刊,立足四川覆盖全国。在选题上既有应用基础理论,又注重大量的适应技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自身的风格和相对稳定的报导方向。该刊以技术性、知识性、信息性和可读性为特色,两次获四川省优秀期刊奖,一次编辑加工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信息动态

    1页

    探索从城市建设和自然资源档案视角分析公园城市建设态势——以成都市为例

    丁洁文辜寄蓉赖丽娟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建设和自然资源档案是城市建设情况的真实体现,对城市建设档案的分析和挖掘有助于准确把握城市建设脉络.通过归集档案资源,对档案数据进行空间化和空间格局提取,分析建设管控情况,建立档案知识图谱,探索开展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态势分析.研究主要从区域建设指标、建设空间管控、公共服务等角度形成指标数据,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数据参考.

    档案知识图谱公园城市建设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乡融合地区村庄布局探索——以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村庄布局规划为例

    朱新敏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村庄布局为例,在城乡融合的背景下,从现状分析、镇村体系、分类引导、产业规划、建设指引、设施配套等方面探讨村庄布局规划的编制要点.

    国土空间城乡融合镇村体系村庄布局分类引导

    乡村振兴背景下邵阳市板桥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及规划策略研究

    李西
    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文旅"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镇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梳理邵阳市板桥乡"农文旅"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板桥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条件进行SWOT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规划策略,即引入复合型专业规划人才,建立专家团队;以发展目标为导向,明确"农""文""旅"的角色定位;精心策划"农文旅"项目,设计精品旅游线路;因地制宜构建板桥乡"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以期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发展规划策略

    带型城市理论主要交通组织模式的演变分析与案例探讨

    刘丰祥郭紫玥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梳理带型城市理论的提出背景以及其交通组织模式的演变,提出私人交通型、公共交通型和混合交通型三种交通组织特征.以沙特2022 年公布的"THE LINE"新城方案为例,探讨该方案可能采用的交通组织模式,并对其交通组织如何提升极端灾难下的应对能力进行猜想.

    带型城市交通组织THELINE

    刍议二分法在公园综合型游客中心功能分区的运用

    吴雪峰
    17-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的二分法是一种辩证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首先介绍二分法定义,结合游客中心功能组成要素,试着从二分法角度探讨游客中心平面功能分区和空间设计,力求让整个建筑空间和场地使用更具舒适性、合理性以及功能性.

    公园游客中心建筑平面功能分区二分法

    城市产业功能区户外公共空间利用研究

    王安琳王黎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调查成都市不同时代建设的产业功能区,结合上位规划及国际经典案例,探讨如何通过对产业功能区中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或改造,采用公园的规划运营思维,营造生活化的工作场景,促进新型产业社区的打造,以达到更加高效地利用产业区土地资源,延长其有效利用的时间段,吸引使用人群并促进其交流创新,激发产业区域活力,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目的.

    产业社区户外公共空间产业功能区三生融合公园城市

    浅析提高普通地下汽车库停车效率的方法

    沈继祥
    24-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城市停车场通常设在地下室中,由于地下施工的复杂性和高昂的建设成本等因素,如何提高地下车库的停车效率一直是建筑设计中推敲的重点.通过对过往的工程案例进行全面研究,为提高普通地下室车库的停车效率展开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措施.

    城市停车难家庭小轿车地下车库停车效率优化措施

    浅谈地震救援实训设施设计

    肖建峰黄闻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地震后不同受损建筑物的震害特征以及受损建筑物生存空间分布等情况进行分析,从实战实训的角度出发,提出地震救援实训设施的设计原则和功能需求,为地震实训设施设计与建设提供思路.

    实训设施震害特征生存空间设计原则

    美术馆建筑公共空间开放性的演变过程解析

    郝文璟
    3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公共空间的演变规律出发,以其开放性程度的不同将美术馆建筑公共空间的演变划分为封闭型、半开放型到开放型3 个阶段,旨在通过对这一演变过程的解析,解释此类建筑公共空间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所表现出的特征各异空间属性,从而为美术馆公共空间的开放性研究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美术馆建筑公共空间开放性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