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林勘设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林勘设计
四川林勘设计

曹昌楷

季刊

sclksj@163.com

028-83172070

610081

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14号

四川林勘设计/Journal Sichuan Forestry Exploration and Design
查看更多>>本刊为公开发行的技术类科技季刊,西南森林经理研究会会刊。宗旨是面向林业生产设计和科研一线,以普及林业勘察设计应用技术和提高勘察设计研究水平为主,宣传党在林业勘察设计方面的方针政策,紧跟当前林业生产形势,科学记实林业勘察设计及科研成果,及时报导森林经营、森林经理、森林保护、森林旅游、生态环境建设、资源监测、资源评估、林业经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园林设计以及林区公路、桥梁、电站等工程勘察设计、林产工业设计等专业的科研成果和专题综述、研究探讨、试验报告、经验总结、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文稿,以及国外林业科研新动态、新观点、新技术译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气候变化对中国长江流域濒危植物疏花水柏枝潜在分布影响

    刘成贺丽魏鹏雷棱涵...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疏花水柏枝(Myricaria laxiflora)作为长江流域特有的濒危植物,因其能够经受长时间的水淹和洪水的冲击,在河堤绿化和固沙上有极高的应用生态价值.在三峡工程竣工后,其成为了唯一丧失原始生境的植物.应用疏花水柏枝在中国的分布记录结合环境因子,通过Maxent模型去模拟当前疏花水柏枝的潜在分布区域,再应用环境因子贡献率和刀切法检验分析得出影响疏花水柏枝分布的环境因子,并且利用响应曲线来确定环境因子的适宜值.结果表明:(1)受试者工作曲线面积达0.976,模型准确度极高;(2)目前疏花水柏枝适宜生境呈条状分布,主要集中在四川省、湖北省和重庆市等地区,且其高适宜生境所占面积仅为总适宜生境的16%,主要分布在四川省东部、湖北省西南部等地区;(3)影响疏花水柏枝地理分布最主要的环境因子为最干季降水量(Bio17);(4)在未来三种气候情景下,其适宜生境均在增加,且其高适宜生境在2050 s、2070 s的低浓度和中浓度排放情景下均显著增加,面积增幅超过了 97%;其在中浓度排放情景下,高适宜生境重心迁移幅度较大,向东北方向迁移,与另外两种情景重心向西南迁移差异较大,在低浓度排放情景下其高适宜生境重心迁移幅度也较大.研究结果可进一步明确未来时期疏花水柏枝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变化及异质性,为应对气候变化导致的疏花水柏枝适生区域改变,建立有效的保护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气候变化长江流域疏花水柏枝地理分布MaxEnt

    长江上游流域植被覆盖度变化及其自然因素驱动力分析

    杨博管凤荣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被覆盖度是区域生态系统评价的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通过DEM数据提取长江上游流域范围,并结合2005年、2015年两期8月份的NDVI数据估算植被覆盖度,分析了 10年期间长江上游流域植被覆盖度的变化特征和自然驱动力.结果表明:长江上游流域植被覆盖度普遍较高,高覆盖度区域集中在四川省,低覆盖度区域主要分布在青海省;2005-2015年长江上游流域植被覆盖度总体处于稳定期,云南省、四川西南地区有轻微降低趋势;地形、气候因素是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主要自然驱动因子,海拔和坡度呈现显著负相关,气温、降水以及坡向等因素呈现显著正相关.

    长江上游流域植被覆盖度驱动因子空间误差模型

    油茶良种"翠屏15号、翠屏16号"选育研究

    童关云李谨宵武华卫李泽云...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选择适合宜宾市翠屏区发展的油茶品种,以翠屏区油茶资源为材料,测定其生长性状指标、抗性指标及鲜果产量、鲜果出籽率、鲜果出干籽率、干籽含油率等经济指标.按照优良品种的选育程序和标准,经初选、复选、决选、子代测定、区域性试验,筛选出优良性状突出并稳定的品种"翠屏15号""翠屏16号";翠屏15号平均单果重20.0 g,干出籽率27.1%,干出仁率18.4%,种仁含油率42.4%,鲜果含油率7.76%,每年每公顷产油量为371 kg;翠屏16号平均单果重18.5 g,干出籽率27.0%,干出仁率19.0%,种仁含油率46.4%,鲜果含油率8.82%,每年每公顷产油量为414 kg.研究成果丰富了四川地区油茶品种资源.

    翠屏区油茶优良品种选育

    梵净山黔东银叶杜鹃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初步研究

    陈俪心杨旭李鹤袁丛军...
    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在典型群落设置样地,对梵净山黔东银叶杜鹃自然分布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样地中共有维管植物15科22属27种;群落中植物数量优势科为蔷薇科和杜鹃花科;科的分布类型以世界分布、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占优势,属的分布类型以北温带分布占优势.根据重要值计算结果,吊钟花和黔东银叶杜鹃在乔木层占最大优势;冷箭竹和七叶一枝花分别在灌木层和草本层占绝对优势.群落整体的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 优势度指数和 Pielou 均匀 度指数分别为 3.46、0.67、0.24和0.20;乔木层各项物种多样性指标均大于灌木层和草本层.梵净山黔东银叶杜鹃群落的乔木层为群落中的优势层;黔东银叶杜鹃与吊钟花对整个群落结构起最主要作用,为共建群种;该群落演替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梵净山黔东银叶杜鹃群落结构多样性

    基于静态生命表的四川牡丹种群生存能力研究

    袁泉陈星宇王玮
    31-3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四川牡丹野外分布和生长状况调查,采用静态生命表方法研究四川牡丹种群龄级结构.结果表明:四川牡丹在低龄级(4龄级以下)的存活率、种群密度保持较高水平,且繁殖能力较强.5龄级以后,随着龄级增加,死亡率、消失率逐渐增加,种群生存力到8龄级后陡降.在保护生物学的角度,应以四川牡丹低龄级数量的扩大作为重要保护措施;中龄级种群各年龄的死亡率基本相同,是四川牡丹开花结实的重要阶段,应予以重点保护,尽可能促进结实;8龄级以后已接近其生理寿命极限.

    四川牡丹静态生命表种群

    四川阿若红沼泽化平坦高原区域景观生态特征研究

    保积存李悦
    35-39,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四川阿坝县、若尔盖县和红原县湿地区域的植被、景观类型、指示物种和人口密度、交通路网密度等指标,对该区域生态系统的区域代表性、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原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阿若红沼泽化平坦高原区生态区位典型,特有物种丰富,国家代表性强;区域景观类型连通性高,内部结构完整性和聚集度高;区域自然性指数极高,人为干扰活动弱,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和原真性高;该区域具有国家代表性的高寒湿地生物多样性区域,适宜设立为国家公园.

    沼泽化平坦高原区生态系统景观生态特征

    雅安市雨城区几种乔木树种夏季光谱特征分析

    马丽娜李红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为例,利用ASD便携式地物光谱仪对该区几种常见乔木树种的反射光谱进行测定,分析了乔木树种光谱反射率、光谱反射一阶导数及光谱反射二阶导数等特征.结果表明:根据测定树种光谱反射在720~920 nm范围波段的差异,其反射率的大小依次为:构树>香樟>巨桉>梨树>杉木>柳杉>马尾松>侧柏.反射光谱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特征的分析表明,巨桉、香樟、梨树、构树、杉木、柳杉、侧柏等树种具有独特的光谱一阶导数特征,马尾松具有独特的光谱二阶导数特征.通过建立对应的光谱反射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模型,可以将不同树种的信息提取并识别.

    光谱特征树种识别光谱微分

    曲靖市国有海寨林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探讨

    张文芳段薇袁梅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曲靖市国营海寨林场长期连续生态观测和森林资源等相关数据,估算了国营海寨林场森林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森林游憩功能等5个方面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结果表明,海寨林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年总价值为13.9596亿元,其中,涵养水源的价值为4.73亿元/a,保育土壤、增强肥力的价值为4.71亿元/a,固碳释氧价值为1.03亿元/a,净化大气环境价值为0.8696亿元/a,森林游憩的价值为2.62亿元/a.由此可见,保护森林的价值决不仅仅是木材价值上的保护,更重要的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接价值的保护.

    海寨林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四川省马尔康市木本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蔡洪波冯武徐东旭付梦媛...
    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查清马尔康市木本植物起源及植物分布格局,提供该片区植物资源的可持续保护和利用数据支撑.本次采用样方结合样线的调查方法,对马尔康市木本植物进行组成统计分类、区系划分.共记录木本植物73科162属580种,其中,裸子植物6科14属36种、被子植物67科148属544种.蔷薇科和杨柳科等大型科为群落中优势群体;单种属和寡种属占总属数的83.95%,表明马尔康物种呈现一定程度的分化.科分布型有11个分布型和3个变型,其中泛热带分布最多,占总科数的43.84%,科水平层面热带性质分布较强;属分布型划分为14个类型和6个变型,属区系处于东亚植物区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范围,具有明显温带植物区系的特征.同时,马尔康市分布有数量较多大渡河流域特有的岷江柏木和四川牡丹,应加强品种保护与选育.

    马尔康市木本植物植物区系

    喜德县美丽乡村绿化模式探讨

    刘海燕张玲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喜德县地形地貌、土地利用及居民部落发展现状,将全县行政村的景观形态分为农田集中型、山地分散型、集中安置型3种,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经验,提出了符合喜德县实际的7种乡村绿化美化建设模式,探讨了乡村景观类型结合绿化美化模式的美丽乡村建设思路.

    美丽乡村绿化美化景观类型喜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