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产力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产力研究
生产力研究

月刊

1004-2768

0351-4070868

030002

山西省太原市水西关街26号(山西经济日报社6层)

生产力研究/Journal Productivity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长三角地区能源、经济与环境系统协调度发展评价

    马勇刘盈王晓柯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三角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区之一,文章把长三角看作一个整体,通过构建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长三角地区的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度发展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长三角地区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度整体趋势呈"N"型,协调度较低,但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总体呈现向上增长的趋势,可以通过区域协调,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加强能源利用效率、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等措施进行改善.

    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度层次分析法长三角地区

    脱贫地区县域特色产业特征分析及发展路径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武甲斐
    6-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脱贫地区县域特色产业是脱贫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山西省是革命老区,也是全国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在一系列政策规划的指引下,山西省各脱贫县积极实践,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地域性、集聚性、竞争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以特色杂粮产业、果蔬种植产业、中药材产业、牲畜养殖产业、文旅康养产业和新兴特色产业为主的特色产业,积累了可供借鉴的发展经验,但同时,也存在县域特色产业总体发展层次不高、农业特色产业同质化突出、产业链条不完整、要素支持不足等问题.基于对山西省的全面分析,从一产、二产、三产以及三次产业融合的角度提出推动脱贫地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具体路径,为其他脱贫地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撑.

    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山西省发展路径

    数字经济下中国出口RCEP成员国影响因素与贸易效率

    耿月雯葛涛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和对外贸易新动能.基于 2010-2021年13 个RCEP成员国的相关数据,文章运用熵权法与综合指标体系构建数字化水平综合指标,并引入模型变量,同时利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国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测算和分析出口贸易效率与潜力.结果显示:成员国人口数量、人均GDP及数字化水平对中国出口贸易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直接投资净流入、汇率、贸易运输基础设施水平等因素有利于提高中国出口贸易效率,而物流绩效指数则会抑制出口贸易效率.各成员国间出口市场整体较为成熟,但贸易潜力差距较大.在此基础上结合四象限分析法,揭示了不同国家间贸易拓展空间的具体情况.据此,文章针对性地结合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为双边贸易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行性建议.

    数字经济出口贸易影响因素贸易效率贸易潜力

    生态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

    冯莉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是在传统生产力基础上的一次质的飞跃.新质生产力不仅是先进生产力的具体体现形式,更是生态价值观引领下的一种全新发展模式.用生态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就是将生态价值观渗透到生产力发展中,强化劳动者的生态意识引领、劳动资料的生态性能体现、劳动对象的生态价值平衡,倡导生态优先、要素均衡、和谐共生的生产力.用生态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通过对生产力要素的生态化实现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发展,对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

    新质生产力绿色发展和谐共生生态价值观

    新质生产力的表现形式及其体系层次廓清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宋成乾王世泰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是智能时代生产力发展的新向度,是以科技创新与新质技术为基础造就的生产力新质态.文章从经济增长角度、马克思生产力角度、政治经济学角度以及人工智能角度四个维度对新质生产力进行分析,考量了新质生产力的表现形式,即新质生产力的主体、实体性因素和技术构成.从政治经济学的生产、流通、交换与消费的角度构建了全新的体系层次.

    新质生产力数据数字平台科学技术

    农村可持续养老模式实现路径研究

    田敏蔡琳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养老问题是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重大问题,完善可持续养老模式是破解老龄化困境和解决城乡资源配置矛盾的重要举措.文章梳理了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历经"家庭养老-社会化养老-自我养老-互助养老-新型养老"五个发展阶段,并分析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现存问题,提出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通过协调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及数字化赋能,构建出以互助养老为基础的一种新型农村可持续养老模式.最终,总结出加强顶层设计、拓展资金流通渠道、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人才资源体系四个方面的具体实施路径及其内在联系,期望对我国农村可持续养老模式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乡村振兴人口老龄化农村养老可持续养老模式

    数字经济促进了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提升吗?

    林盛丽徐金海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经济迅速发展和"就业优先"战略的大背景下,探索如何利用数字经济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成为实现高质量就业和共同富裕的关键.利用 2016 年、2018 年和 2020 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及省级宏观经济数据,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农民工就业质量且其影响呈现非线性特征,即当人力资本投资超过某一临界点后,数字经济对就业质量的正面影响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拓宽信息获取渠道和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来提升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文章不仅为理解数字经济如何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借助数字经济赋能农民工就业提供了理论指导.

    数字经济农民工就业质量人力资本信息渠道

    数字经济、环境规制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山西省数据为例

    闫永琴姜晓雨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数字经济成为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文章基于山西省 2011-2021年的面板数据,将数字经济和环境规制纳入同一分析框架,探讨数字经济、环境规制及其耦合效应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和环境规制均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其耦合效应则强化了这一变化趋势.因此,加速数字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其与实体产业的深度融合;健全环境治理体系,提升环境规制基础建设水平,促进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将有序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环境规制耦合效应山西省

    数字乡村战略下黑龙江省城乡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顾相君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建设农业强省实现全面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当前,黑龙江省数字乡村建设还存在城乡数字基础设施差距较大,农民数字劳动素养不高,城乡缺少统一的数据要素安全保障机制以及数字技术在农村、农业和农民中的应用还不够广泛等.因此,应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数字乡村和城乡融合的方针政策,以新质生产力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通过提升农民现代农业劳动技能,加快科技型兴农,补足乡村建设短板,弥合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城乡居民实现共同富裕.

    数字乡村黑龙江省新质生产力城乡融合

    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基于县域视角

    陈熙文黄晖周慧慧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县域视角探讨了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效应及其机制.同时,基于相关理论构建县域共同富裕指标体系,利用 2014-2021 年浙江省 52 个县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效应及其存在的异质性,并对两者间可能存在的非线性溢出效应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创业活跃度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同时其能正向调节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非线性溢出效应.拓展研究发现,县域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区域和产业异质性,"山区海岛县"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强于"非山区海岛县",第二产业创业活跃度的提高在县域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中所发挥的作用仍占主导地位.

    数字经济共同富裕创业活跃度非线性溢出县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