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林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林业科技
四川省林学会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四川林业科技

四川省林学会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李荣伟

双月刊

1003-5508

scslxh2004@yahoo.com.cn

028-83220733

610081

成都星辉西路18号

四川林业科技/Journal Journal of Sichu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四川省唯一全面反映整个四川林业科技水平的技术类刊物。及时报道森林生态,树木遗传育种、造林技术、森林病虫害及其防治、林业经济、林业教育、林业基础科学等方面内容。促进学术交流,面向全省林业生产建设,为提高四川林业科技水平和林业生产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黑色敛片叶蜂生物学特性及扩散趋势研究

    曾全吉帅帅肖银波杨远亮...
    9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掌握黑色敛片叶蜂的生物学特性及扩散趋势,通过近三年的野外观察和室内饲养,基本弄清了该虫的生活史、生活习性、有效积温及扩散趋势,结果表明:(1)黑色敛片叶蜂一年发生 1代,每年 3月上旬成虫大量羽化出土,幼虫于 3月下旬至 4月上旬群聚危害桂花叶片,老熟幼虫下树在土中作茧越冬;(2)对各虫态识别特征进行了描述,并根据其发生规律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建议;(3)蛹、成虫、卵及入土结茧前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5。23℃、10。13℃、9。56℃和6。40℃,有效积温分别为91。30 d·℃、14。58 d·℃、44。93 d·℃和95。21 d·℃。(4)该虫主要沿相邻道路扩散,适生海拔为500 m~1 200 m。

    黑色敛片叶蜂桂花生物学特性扩散趋势

    基于保水剂应用的高寒沙地土壤种子库激活效应

    贺丽刘成黄雪梅陈德朝...
    99-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保水剂对黄河上游高寒沙地土壤种子库的激活效应,以若尔盖天然草地、轻度沙地、中度沙地、重度沙地、极重度沙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物种组成、生活型,通过围封(中度沙地、重度沙地、极重度沙地)样地,在样地上施加不同量保水剂,研究不同保水剂用量下萌发物种数、植株数量、植物生物量、群落盖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四川黄河上游高寒沙地共统计到植物种子 26种,均为草本植物,表现出该区域种子的科、属、种较为集中、物种组成类型单一。(2)随着保水剂施用量的增加,中度沙化地生长的草本植物物种数、植株数量显著高于对照,施用 0。25 kg·m-2 保水剂时达到最大萌发数量和最大萌发物种数;重度沙化地、极重度沙化地保水剂处理组植株数量显著高于对照,随着保水剂施用量增加植株数量总体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施用量为 0。25 kg·m-2 时幼苗数量达到峰值。(3)就样地草本植物群落生物量和盖度而言,施用保水剂样地植物生物量、群落盖度总体上高于对照,除极重度沙化地外,中度沙地、重度沙地生物量和盖度在施用量 0。25 kg·m-2 时达到最大,之后生物量、盖度逐渐降低。在高寒沙地土壤种子库激活实验中,保水剂用量为 0。25 kg·m-2 时能满足植物种子的萌发与生长,进一步提高保水剂的施用量对植物生物量的增加无显著影响,反而有降低的可能。根据保水剂处理条件下土壤种子库物种萌发的情况,结合研究区原生植被情况,四川嵩草、赖草、羊茅、草地早熟禾、线叶嵩草可作为研究区生态恢复的参考物种。

    高寒沙地保水剂土壤种子库激活效应

    峨眉山大蚯蚓胃和肠道的超微结构特征

    布呷绒杨瑶君徐婧姝赵兰...
    107-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胃和肠道是蚯蚓的主要消化器官,是其个体发育的物质基础。采用形态解剖、光学显微镜观察及电镜扫描的方法研究峨眉山大蚯蚓(Pheretima carnosa)的胃和肠道的形态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峨眉山大蚯蚓砂囊肌细胞发达,内壁粗糙、角质化程度高,且在砂囊内壁肌细胞上附着较多大小不一的颗粒,呈现从前到后逐渐递减的现象;胃由多个皱褶组成,分泌多种腺细胞、内壁胶原纤维密布,并在褶皱表面呈半圆球形同一型的黏膜上皮细胞上方密布微绒毛。而在小肠和盲肠的观察发现腔内有黄色细胞。肠黏膜上皮细胞顶端密生微绒毛之外还间生着一丛纤毛,纤毛密集,排列整齐,直肠狭窄。观察发现胃和肠道有多个特殊的结构特征,胃壁附着柱状上皮细胞和腺细胞,具有胶原纤维结构,肠黏膜着生密集纤毛等。胃肠体积增大、结构变异、消化功能增强为峨眉山大蚯蚓的个体增大、体重增加和种群繁育奠定了物质基础。

    峨眉山大蚯蚓胃肠道解剖结构超微结构

    成都市区主要木本观花类植物观赏特性研究

    郑绍伟黎燕琼侯晓云毛颖娟...
    115-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年 12月 1日~2023年 11月 30日,对成都市木本观花植物的展叶期、花期、花色、花朵气味等进行调查研究,结合相关文献,掌握成都市主要木本观花植物本底资源,分析花色特性、花期、观赏期和气味,为成都市打造花园城市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数据支撑。结果表明:1)成都市观花类木本植物 123种,包括44 科 83属,其中蔷薇科(15。45%)、木兰科(12。20%)、豆科(8。94%)植物种类最多;2)成都市一年中四季均可观赏到木本花卉,但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夏季,占木本观花植物物种总数的 87。80%;3)木本观花植物的花期从 7d到半年以上均有,以花期 30~60 d的为主,有 68种,占成都市木本观花植物的 55。28%;4)成都市木本观花植物的花色丰富,具有红色系、黄色系、绿色系、白色系、紫色系和蓝色系 6 种色系,以白色系(42。28%)和红色系(31。71%)为主;5)成都市观花类木本景观植物中,具有宜人香味的植物最多,有98 种,占成都市开花类木本景观植物 79。67%,占主要地位。基于成都市区木本观花植物和观赏特性,可进一步加大野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增加城市景观多样性,避免景观同质化的同时,也能增加城市森林的生物多样性,促进城市森林群落结构稳定性,营建近自然的城市森林。

    木本观花植物观赏特性观赏季节观赏期花色气味成都市

    久治绿绒蒿-四川省绿绒蒿属植物新分布记录种

    余道平陈绪玲李策宏李小杰...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道了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绿绒蒿属新记录种—久治绿绒蒿(Meconopsis barbiseta),并附有新记录种的描述及特征照片。凭证标本保存于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标本馆(SPINRS)。

    久治绿绒蒿新纪录松潘县四川

    四川兰科植物一新记录种——锚齿卷瓣兰

    程跃红明杰杨攀艳江慧...
    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道了四川省兰科(Orchidaceae)植物新记录种——锚齿卷瓣兰(Bulbophyllum hamatum Q。Yan,X。W。Li&J。Q。Wu)。同时,文中提供了这一新记录种的形态描述、彩色图版以及地理分布信息,其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植物标本馆(HIB)。这一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四川省兰科植物的多样性。

    锚齿卷瓣兰石豆兰属兰科新记录四川

    云南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麂属一新记录种——贡山麂

    和鑫明和向东杨永军格桑...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于 2022年 4月至 2023年 6月,在云南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应用红外相机开展鸟兽多样性监测期间,拍摄到了贡山麂的影像,此为贡山麂在该区域的首次记录。为了方便野外识别贡山麂与其他近似的同属物种,对其与同域分布的赤麂进行了形态对比。贡山麂历史分布区在澜沧江西侧地区,而此次报道地点位于澜沧江东侧,为该物种最东端的分布记录。报道的以上信息对研究贡山麂的地理分布和物种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澜沧江流域横断山脉白马雪山分布新记录贡山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