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农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农业科技
四川农业科技

任光俊

月刊

1004-1028

kejisc@163.com

028-84504193,84504979

610066

成都市锦江区净居寺路20号

四川农业科技/Jour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ichuan agricul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四川省农业厅和四川省农科院联合主办的四川省内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以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宗旨,以联系和沟通农村生产、流通为己任,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农产品"三化"试点专题培训班在长沙举办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农业农村部
    48页

    成都市蔬菜重金属积累特征及安全生产农艺调控技术简介

    刘西萌谢丽红钟文挺何玉亭...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7-2018年成都市耕(园)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结果,对成都市蔬菜重金属吸收积累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类蔬菜对土壤重金属的积累有明显差异,普遍表现为叶菜类>根菜类>果菜类>豆类;蔬菜重金属超标点位数普遍表现为果菜类>根菜类>叶菜类>豆类.据此本文介绍了目前菜地重金属污染的综合农艺调控技术,以期为该类用地的安全利用和农产品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蔬菜重金属农艺调控安全生产

    新型鲜核桃贮藏保鲜剂的研究进展

    梁美耿阳阳王纪辉何佳丽...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鲜核桃在贮藏运输过程中易被腐败菌侵染而导致货架期和贮藏时间缩短.本文将探讨几种无毒、可生物降解、无污染的新型贮藏保鲜剂,其中包括化学保鲜剂(ClO2、1-MCP)、植物源保鲜剂(中草药类、木醋液、CF)、微生物源保鲜剂(解淀粉芽孢杆菌、纳他霉素),综合分析不同保鲜剂处理对鲜核桃的贮藏效果的影响及其对致腐菌的抑制作用,并对鲜核桃采后防腐保鲜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商业化前景进行展望.

    鲜核桃贮藏保鲜化学保鲜剂植物源生物保鲜剂

    广元市融合科技力量培育精制川茶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54页

    花椒质量标准制定方案研究

    唐伟李佩洪龚霞陈政...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国花椒产业得到空前的发展,市场前景一片看好的同时,花椒的质量标准却较为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这给花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形成了阻碍.造成各地花椒质量判定标准不统一的原因是因为花椒带给品尝者的感官强度不是单一的,品尝者所感受到的是香气与麻味复合的作用.根据研究,即便去除主观的人群差异对特定风味的喜好与习惯、耐受度等人的感受力,在客观层面,品尝者也会因为不同条件的交互影响而对复合型态的感官作用有不同的感受力.例如,在冰冷的状态下,品尝者对甜度的感受度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下降.花椒中麻味的主要成分是以山椒素为代表的一系列链状不饱和脂肪酸酰胺类化合物,花椒麻味感觉强度不仅与其所含的花椒酰胺总含量相关,也与花椒酰胺的构成及其结构相关.因此,要建立花椒产品的质量标准,必须要以品尝者对花椒各种香气与麻度的总和感官指标为依据,而这种综合型态的标准,无论是中国乃至世界的范畴都没建立.本研究旨在提出综合型指标的研究测试方案,用以指导花椒产业质量标准制定的研究方向.

    花椒质量标准综合型测试指标

    四川出台生猪生产"新八条"2020年完成6000万出栏任务

    《川报观察》报社
    57页

    巨型稻不同种植密度套养黑斑蛙试验初报

    邓先才谭菊袁思梁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巨型稻不同种植密度套养殖黑斑蛙试验,探索稻蛙立体循环种养最佳效益.试验结果表明:巨型稻套养殖黑斑蛙田块,水稻种植面积占田块面积平均为34.74%,在巨型稻栽2481窝/667m2时,水稻产285.67kg/667m2(折净作),比净作巨型稻对照田737.8kg/667m2低452.1kg/667m2,但巨型稻套养殖黑斑蛙田块水稻白穗率低于净作巨型稻水稻白穗率.套养黑斑蛙日均增长达到0.739g,但种养模式产值24480.50元/667m2,比净作水稻高22638元.

    巨型稻黑斑蛙密度试验

    2019年四川省保障生猪用地超1900公顷生猪年产能新增200万头以上

    《四川日报》报社
    61页

    种养新技术、新产品推介

    62页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乡贤服务乡村建设的激励策略研究

    杜宛燕李贵卿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和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中鼓励新乡贤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新乡贤来自乡村,了解乡村文化,与乡村关系密切;长大后又在城市发展,获得了广泛的知识、资源和人脉,拥有返乡投入家乡振兴建设的资本.与此同时,新乡贤文化激励着乡贤返乡建设乡村.新乡贤作为连结乡村文化与城市发展的重要纽带,对于乡村振兴建设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将厘清新乡贤内涵及其主体,在分析现有乡村振兴条件的基础上,针对新乡贤队伍建设的问题,提出激励新乡贤投入乡村振兴建设的激励策略.

    乡村振兴新乡贤激励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