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农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农业科技
四川农业科技

任光俊

月刊

1004-1028

kejisc@163.com

028-84504193,84504979

610066

成都市锦江区净居寺路20号

四川农业科技/Jour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ichuan agricul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四川省农业厅和四川省农科院联合主办的四川省内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以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宗旨,以联系和沟通农村生产、流通为己任,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征稿启事

    4页

    凉山州果叶兼用桑间套作马铃薯保粮增收技术

    李甜赵亮李亚梦刘浩...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果叶兼用桑间套作马铃薯是精准施策、稳粮增效和推动蚕桑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举措.本文通过对凉山果叶兼用桑园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论证了桑薯间套作的可行性,提出了桑薯间套作技术要点.

    果叶兼用桑马铃薯间套作技术建议

    水稻干谷穴盘单粒点播育苗技术规程

    刘文江高方远刘伯川黄健...
    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水稻干谷穴盘单粒点播育苗的多次试验和具体操作的总结,按时间顺序和操作过程,从材料准备、秧田准备、播种及田间育苗管理、移栽各阶段,整理出了该育苗技术的详细操作规程和要点.同时,还对该育苗技术与传统育苗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对比,对该技术的实际效果进行了说明.期望对水稻科研田间工作有一定参考和帮助.

    水稻干谷穴盘单粒点播

    四川农村人口变化特征及对策分析

    黄东南熊鹰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作为我国人口大省,也是农村劳动力资源大省,四川农村人口变化与农村社会经济交互发生着各种影响.本文通过对四川农村人口数量、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人口外出、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情况进行分析,揭示其变化特征,提出科学有序地引导四川农村人口变迁的政策建议,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实践依据.

    农村人口变化特征四川

    不同比例水稻品种混播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彭政岚钟云峰车成美董佳志...
    13-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关研究表明,混播可以促进水稻产量的提高,但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研究还相对较少.本实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云粳39号、云粳26号两品种不同混播比例为试验因素,于2020年4月初在四川省西昌市进行试验,研究混播处理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云粳39号与云粳26号按5:1的比例混合种植最佳.混播较单播云粳26号增加了产量,而且显著增加了水稻的穗粒数,显著降低了稻米垩白度大小,同时还显著增加了稻米的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混播在改善稻米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混播比例粳稻品质产量

    猕猴桃采果后园区秋冬季管理技术

    王华胡容平陈庆华范中菡...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猕猴桃是一种高附加值水果,因其营养丰富、价格稳定,深受消费者和种植者喜爱,近年随着种植结构调整,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成为多数地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途径之一.本文根据猕猴桃秋季采摘后树体实际、气温变化、病虫害发生情况、肥水情况等,提出园区在栽培、植保、肥水等方面管理意见,以提高猕猴桃产量和品质,进而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增值.

    猕猴桃病虫害秋冬季管理

    四川高山及丘陵地区紫山药种植推广试验

    吴志广田和炳闫智勇马超英...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用有机及无公害2种种植模式,扩大试验区域及种植面积,研究紫山药在四川高山及丘陵地区种植的适应性、产量、外观形状、品质、口感等变化,进一步论证其推广价值.[方法]分别选择四川境内高山及丘陵坡地、平坝地区进行大田及林下有机及无公害种植,各种植单位按照统一技术规范操作,统计其产量、外观品质变化,品尝不同土壤、水肥条件下,不同种植模式出产的紫山药的口感并进行归纳描述.[结果]高山坡地未成林及半成林下无公害种植产量可达1500kg/667m2,丘陵坡地半成林下有机种植产量可达800kg/667m2;已成林下有机种植试验产量低下;丘区种植的紫山药分叉多,多呈脚板状,质地硬实,组织致密,水分少,口感绵韧;高山坡地种植的紫山药分叉少,多呈长圆柱形,质地松脆,组织疏松,水分多,口感爽脆;不同土质及种植模式对紫山药产量、外形、口感均有影响,改变种植模式及种植地区后上述特征又可相互转化.土壤肥沃疏松的高山坡地种植的紫山药与原产地在产量、外形、口感等方面一致,丘区贫瘠板结的坡地种植的紫山药外形更接近野生紫山药,产量也明显降低.[结论]四川高山及丘区坡地适宜种植紫山药.在引入食品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解决好市场营销的基础上,可加大推广力度.

    紫山药立体种养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林药相宜性养殖密度轮牧

    白条党参规范化种植技术及实施效果分析

    杜彩丽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参的科学化、规范化种植是提高党参产量和增加农户收入的主要途径.渭源县具有悠久的白条党参种植历史,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成为西部地区主要的党参种植基地.但是渭源县的白条党参种植依然沿袭传统的农业耕作方法,产量低、成本高、农民增收不明显.对此,根据多年的党参种植与管理经验,在机械化种植环境下,通过采取人工有性繁殖方式种植党参6.67hm2,其中科技示范基地1.33hm2,制定了党参人工繁殖栽培技术的规范流程,目的是完善种植户的技术,提高种植户的科技水平,使白条党参种植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白条党参规范化种植实施效果

    川中丘陵区套作玉米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邓卫民陈波黄岗刘开燕...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乐至县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套作种植是该县玉米生产的主要模式.为探索川中丘陵区套作玉米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本文开展了套作玉米模式、品种、播期、密度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双二五""麦/玉/苕"和"双三O""麦/玉/豆",4月上旬播种,半紧凑型品种密度54000~60000株/hm2的产量最高.

    玉米中厢带植品种种植密度

    大球盖菇不同培养料配方比较试验

    陈小敏侍守佩张跃非钟钼芝...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农业生产废弃物玉米芯、谷壳、玉米秸秆为栽培原料,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不同的栽培配方,研究不同培养料配方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及出菇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个配方栽培大球盖菇均能正常出菇,但品质及产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秸秆:谷壳:玉米芯3:1:3配方最佳,菌丝生长旺盛,出菇品质好且产量高;秸秆:谷壳:玉米芯3:3:2配方最差,出菇品相差易开伞,产量低且生物学转化率低.

    大球盖菇培养料试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