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农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农业科技
四川农业科技

任光俊

月刊

1004-1028

kejisc@163.com

028-84504193,84504979

610066

成都市锦江区净居寺路20号

四川农业科技/Jour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ichuan agricul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四川省农业厅和四川省农科院联合主办的四川省内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以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宗旨,以联系和沟通农村生产、流通为己任,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四川盆地中部水稻利用率试验浅析

    蔡恺蔡红梅郭俊徐静...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水稻为材料,在四川资中县开展不同类型肥料对水稻产量、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根据测土配方科学施肥的情况下,氮肥利用率为31.2%,磷肥利用率为18.8%,钾肥利用率为33.0%,水稻产量、性状及经济效益较高,平均产量为8760kg/hm2.根据综合产量、性状及经济效益等表现,科学配方施肥在投入较少的情况下仍能够实现稳产增产,在经济效益增加的情况下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水稻肥料利用率资中县

    四川省典型区域耕地恢复实施成本调查与研究

    李军冯庆胡玉福穆羽...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护四川省耕地资源,确保粮食安全,对历史流出耕地进行恢复已成为当务之急,全面了解全省耕地恢复实施成本,对指导全省流出耕地恢复具有重大意义.对四川省平原、丘陵和山地区选择8个、19个和10个典型县(市、区)进行耕地恢复实施成本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全省耕地恢复平均实施成本为13976元/667m2,青苗补偿费、工程恢复成本和后期管护费用分别为6827元/667m2、5630元/667m2和1519元/667m2,分别占49%、40%和11%;全省各地貌类型区平均耕地恢复实施成本以山地区最高,达24661元/667m2,其次是平原区,为10744元/667m2,丘陵区相对较低,为6694元/667m2.平原区和丘陵区均呈现出青苗补偿费占比最大,工程恢复成本占比其次,后期管护费占比最低的特征,而山地区呈现出工程恢复成本占比最高的特点.全省各地类平均耕地恢复实施成本以园地最高,为18184元/667m2,其次是林地,为13239元/667m2,其他非耕农用地相对较低,为10506元/667m2.园地和林地均呈现出青苗补偿费占比最大,工程恢复成本占比其次,后期管护费占比最低的特征,而其他非耕农用地呈现出工程恢复成本占比最高,青苗补偿费占比其次,后期管护费占比最低的特征.

    耕地恢复实施成本工程恢复后期管护

    "三农"问题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以A村为例

    杨哲张献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在新时期推进"三农"问题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研究者需要通过对"三农"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了解.依据"三农"问题具体表现,在重点分析基础上,针对A村提出一系列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措施,如健全防止返贫处理机制、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加大农业资本投入、推进旅游产业增收、强化基层管理培养等具体的应用实践,以期提供全新的研究视角,促使农村经济在时代发展中更具优势.

    "三农"问题农村经济

    芹菜不同品种光合特征及荧光参数差异比较研究

    王超杜小明李威龙李欢...
    1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能利用效率是绿色蔬菜产量高低的决定因子之一.研究以"绿领黄心芹""文图拉""宏程红芹""实心白芹""白富美""根芹""四川草黄芹""四季绿香芹""津耘紫芹""宁芹1号""宁芹2号"等11个芹菜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生理品质等指标,分析和比较不同芹菜品种的光合特征及光能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四川草黄芹""绿领黄心芹"和"白富美"的光合速率较高,光合能力表现较好,表明3种芹菜能更好地利用光能,而"文图拉"和"宏程红芹"光能的利用能力较差,两者自我保护能力也较弱.研究结果阐明了不同芹菜品种对光能利用的差异,旨在为不同地区芹菜品种的栽培选择提供理论基础,特别是对寡日照地区芹菜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芹菜光合参数光能利用效率叶绿素荧光

    辐射诱变选育的杂交水稻在尼泊尔适应性研究

    刘勇强邹兴建杨成明黄强...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稻是尼泊尔主要的粮食作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为提高尼泊尔水稻品质和单产以及推进杂交水稻种子的推广和贸易,2022年夏季雨季在尼泊尔开展了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运用辐射诱变技术选育的30个杂交水稻组合适应性筛选试验,并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较优的5个组合于2023年进行示范展示.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编号为HYN2111-4、HYN2111-7、HYN2111-15、HYN2111-16和HYN2111-29杂交水稻组合与对照Hardinath-1生育期相近,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增产明显,适合在尼泊尔南部平原区夏季雨季种植.

    辐射诱变杂交水稻尼泊尔适应性

    阆中市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李魁胡容丽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种植大户调查,深入分析阆中市大豆生产面临的问题,总结影响大豆高产的关键因素,剖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并根据全市高产创建经验,对照影响产量的各种因素,从种子选择、播种、肥水管理、病虫防治全环节进行分析,提炼各项技术措施归纳形成阆中市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关键要点,即"选对适宜品种、抓住高产播期、保证合理密度、强化田间管理、防住重点病虫害"五项技术措施,为阆中市及周边地区大豆高产栽培、高产技术攻关提供技术参考,推动大豆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两个黄化茶树新品种在宜宾屏山地区的引种试验

    高远龙秀丰尧渝龚雪蛟...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引种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的2个黄化茶树新品种进行存活率、物候期、产量和鲜叶理化品质成分的观测.在屏山县展现了较好的存活率,经第二年补苗后其成活率均在90%以上.其中,引种"金凤2号"比黄化对照一芽一叶早生11.5d,呈现出发芽特早的品种特点;"金凤1号"与"金凤2号"相较于对照黄化品种均具有更为优秀的产量表现,产量分别比黄化对照高56.33%和48.16%:"金凤1号"与"金凤2号"鲜叶水浸出物均高于对照,"金凤2号"展现出茶多酚高(20.3g/100g)和可溶性糖含量高(5.9g/100g)的特点,具有红茶开发潜力.2个品种均适合在屏山县进一步推广.

    屏山黄化茶树品种引种试验鲜叶品质

    水果型黄瓜早春双膜覆盖高效栽培的关键技术及效益分析

    雍磊廖宇蒲全明何自涵...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瓜—水稻—甘蓝/花椰菜"周年轮作露地栽培模式,既能通过水旱轮作减少土传病害的防控目标,又能达到粮菜轮作增加经济效益、减少单位面积年化肥投入量的效果,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明显高于常规栽培模式.为实现上述周年轮作模式的无缝衔接,巩固早春水果型黄瓜栽培优势,南充市农业科学院探究出水果型黄瓜早春双膜覆盖栽培的关键技术,可及时供应南充与周边地区早春蔬菜淡季市场,经济效益显著.结合近5年示范点数据分析,该技术的推广可实现增收0.3万元/667m2以上,仅早春黄瓜的平均产值即可达到1.52万元/667m2.

    轮作栽培模式黄瓜早春双膜覆盖

    贵州省贞丰县喀斯特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成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唐秀姜成光毕兴
    39-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因适应性强、效益好近年来得到农户的广泛欢迎,但在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区的种植成效及影响因素研究还较少.通过在贞丰县龙兴街道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推广实验结果显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可进一步提升产量和种植户的生产效益.建议进一步强化对农户参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技术指导培训,提高政策补贴和强化农业政策性保险,为农户提供强有力的种粮保障,有助于提升农户种粮积极性.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喀斯特种植成效

    玉米普通锈病研究进展

    章振羽段璐瑶李文议崔丽娜...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玉米普通锈病是由高粱柄锈菌(Puccinia sorghi Schw)引起的一种重要病害,近年来在我国部分玉米产区的发生面积有所上升,成为影响玉米产量与品质的重要病害之一.文章全面探讨了玉米普通锈病的发病机理与防控策略;描述玉米普通锈病的发生特征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危害,分析该病害的发病规律和流行因素;系统总结了玉米病理病症以及抗锈病的遗传机理和最新研究进展;针对普通锈病的特性,提出了防控措施;最后,对玉米普通锈病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普通锈病流行因素防控措施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