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农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农业科技
四川农业科技

任光俊

月刊

1004-1028

kejisc@163.com

028-84504193,84504979

610066

成都市锦江区净居寺路20号

四川农业科技/Jour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ichuan agricul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四川省农业厅和四川省农科院联合主办的四川省内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以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宗旨,以联系和沟通农村生产、流通为己任,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红火蚁入侵安顺市风险分析

    张念念钱涛陈姜连汐黄浩...
    8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火蚁是一种检疫性害虫,是我国重点管理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目前,安顺市少数地区已被入侵,为进一步了解其传播的可能性,对该地区红火蚁的入侵风险进行全面评价.文章根据植物检疫措施中国际标准(ISPM)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原则,使用多个因素来构建全面的评判系统,对红火蚁的现存状况、可能带来的威胁、定居和传播能力等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整体评估红火蚁进入安顺市的风险程度.评估结果显示,红火蚁入侵安顺市风险值R=2.30,属高度风险的有害生物.红火蚁在安顺市定殖并大面积扩散的潜在风险较大,应从部门协作、检疫监管、科学防控、宣传培训等方面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红火蚁风险分析安顺防控策略

    贵州省金沙县保护性耕作酒用高粱病虫草害防治对策

    李晓丽陈德飞于佳一李春琴...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护性耕作是有利于减少农田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的环境友好型耕作模式.文章通过对金沙县保护性耕作种植酒用高粱地块病虫草害发生情况的调查,采用观察与踏青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保护性耕作酒用高粱农田杂草种类和病虫害发生的程度,发现发生较重草害为喜旱莲子草、马齿苋、酸模叶蓼、金荞麦、藜、牛膝、糯米团、野茼蒿、马兰、豨莶、马唐、狗尾草,病害为丝黑穗病、紫斑病、炭疽病,虫害为蚜虫、草地贪夜蛾、粘虫、亚洲玉米螟.提出病虫草害防治措施,以期对保护性耕作酒用高粱病虫草害提供参考,进一步促进金沙县酒用高粱产业高质量发展.

    保护性耕作酒用高粱杂草病虫害对策建议金沙县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农田土壤增碳固碳研究进展与热点

    郑盛华陈红琳陈尚洪唐江云...
    9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直观了解全球农田土壤增碳固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文章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利用CiteSpace等可视化分析软件,从中英文发文量TOP10的研究机构、研究热点等方面对2000-2022年发表的农田土壤增碳固碳相关文献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全球范围内农田土壤增碳固碳领域发文量持续增高.英文发文重点机构是中国科学院、美国农业部、法国国家农业食品与环境研究院.中文发文重点机构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在该领域具有显著的科研水平和影响力.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农田碳循环及全球气候变化、土壤有机碳的稳定固持机制、农业投入品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和土壤微生物固碳功能与机制等方面.未来在深入土壤固碳与农田系统互作机理研究基础上,还应加大对新型靶向碳基材料和配套应用技术的研究.

    土壤固碳有机质有机碳文献计量

    施用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杨云月马艳王强锋夏中梅...
    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在西瓜上的应用效果,为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和推广提供数据支撑.以"美都"西瓜为试验材料,分别在新津区和青白江区2个区域进行了含氨基酸水溶肥料的田间试验,研究西瓜的生物经济性状、产量等的变化,确定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在西瓜上的效果.结果表明:在西瓜苗期至膨瓜期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2个区域的西瓜产量均优于清水对照,西瓜平均单果重分别增加0.6kg和1.03kg,分别增产91.25kg/667m2和93.66kg/667m2,增产率分别为6.10%和6.33%,与对照组产量相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与对照相比,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均增加了西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但差异不显著.与清水对照相比,新津区和青白江区的产投比分别为8.15∶1和8.78∶1,效益增收表现良好.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西瓜产量品质

    惠州荔枝栽培种植产业现状及发展浅析

    黄华胡庭平徐爱平毛玉运...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荔枝是原产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特色水果,品种资源丰富,在全国乃至全球适宜种植地区均有推广栽培,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惠州是岭南荔枝种植主要地区之一,有着悠久的栽培种植历史,果实品质较好,具有良好的口碑.然而,惠州荔枝种植分散,主导品种和品质特征不明显,并未形成地域特色及品牌效应.通过多次实地走访调研,总结惠州荔枝种植的品种结构,果园栽培管理现状,鲜食荔枝的贮运、保鲜和销售情况,荔枝加工产品类型及其产业发展趋势;简述荔枝栽培种植提质增效的主要措施、采后保鲜贮运及加工的发展前景,为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荔枝栽培种植科学管理鲜食贮运加工产品

    贵州省岑巩县多花黄精种植气候适应性分析

    李圳坤王政杰皮义均陈家辉...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岑巩县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统计分析2010-2020年岑巩县区域内各气象要素与多花黄精生长发育及关键期所需气象条件符合程度,确定多花黄精生长气候适宜区域,为岑巩县发展黄精产业提供依据.岑巩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温暖湿润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5.85℃,平均年降水量1096.4mm,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的特点,这一特点有利于农业生产和植被生长.由于雨热同季,夏季是降水最为集中的时期,同时也是气温最高的时期,为药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水分和温度条件,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平均日照时数在1117.3h,无霜期260~290d,充足的日照既能满足光照需求,又避免强光照对黄精的影响,同时无霜期长也使得多花黄精能够全年生长,良好的土壤和坡度条件让多花黄精活性成分和微量元素得到积累.综上所述,岑巩县种植多花黄精气候优势明显,整体适宜多花黄精种植,以思旸镇、县城作为多花黄精种植基地更能提升黄精整体产量.

    多花黄精适宜性气候降水

    成都市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模式探索

    陈梦竹周立新李敏仇美红...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因传统水产养殖的局限性,广大从业人员开始探索新的养殖模式,积极响应落实中央作出的"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重要部署.通过几年时间的探索,成都市逐渐发展了稻渔综合种养、高低位池循环水养殖模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大水面生态增养殖技术模式、连片池塘尾水集中处理养殖模式、深水圈养模式、鱼菜共生生态种养等多种绿色健康养殖模式,能减少养殖污染、提升水产品质量、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但水平还参差不齐,且需要养殖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规模化、智能化绿色健康养殖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笔者对近些年涌现的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新模式进行概括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成都市水产养殖绿色健康养殖

    四川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研究

    杨丹王莹左堇岑
    118-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农村现代化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从农业、农村和农民3个关键维度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以全面衡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际水平.通过运用熵权法,对四川省2014-2022年期间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进行测度和分析,探讨四川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体发展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为四川省进一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参考.

    农业农村现代化熵权法综合发展水平

    2000-2020年广安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杨英潘安曹珑誉
    12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广安市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为此,基于2000年、2010年、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借助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方法,分析广安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并结合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探讨广安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为该地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①2000-2020年,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土地的面积呈减少趋势,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的面积呈增加趋势.其中变化最大的是耕地和建设用地,分别减少154.65km2和增加119.03km2.②广安市各地类变化速率为: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水域>耕地>林地>草地.③近20年,广安市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为正值(1.42),土地利用整体上处于上升发展阶段.④广安市土地以耕地转化为林地和建设用地,草地、林地、水域转化为耕地为总体转移特征.⑤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运输的发展及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是广安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广安市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转移矩阵驱动力

    "生态康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以海南省保亭县为例

    范颖
    130-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新模式,党和国家提出要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将绿色理念贯穿到每一个经济发展的环节.国家大力推动建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一方面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推动"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经济优势.生态康养是以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为核心,综合生态环境以改善人们身心健康的行为方式.本研究基于"两山"理论,从保亭发展生态康养业的可行性出发,分析保亭县自然环境、资源和政策优势,梳理保亭"生态康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及困境,并基于此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类似地区发展生态康养业提供借鉴.

    生态康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两山"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