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农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农业科技
四川农业科技

任光俊

月刊

1004-1028

kejisc@163.com

028-84504193,84504979

610066

成都市锦江区净居寺路20号

四川农业科技/Jour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ichuan agricul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四川省农业厅和四川省农科院联合主办的四川省内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以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宗旨,以联系和沟通农村生产、流通为己任,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都区鲜食玉米产业现状调研报告

    宋俏姮孔亮亮张垚崔阳...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概述了成都市新都区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新都区鲜食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都区鲜食玉米产业

    绵阳市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卢庭启税红霞蒋晓芳卿春燕...
    4-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绵阳市玉米生产现状,调研了玉米生产及产业发展的限制因素,分析了玉米生产及产业发展趋势,探讨相关技术需求,以期为绵阳市玉米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绵阳市玉米生产现状发展趋势

    南充市2020年玉米品种试验研究

    罗友明杨腾尚玥林显凤...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适宜南充市种植的新杂交玉米组合,促进本市优质农作物品种的更新与发展,南充市种子管理站以玉米"成单30"为对照,对8个区试参试品种开展研究.结果显示,区域试验中5个参试品种产量高于对照,"生科玉8008"较对照增产极显著,其余品种产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试验结果表明,"生科玉8008""成单737"可作为南充市理想的优质玉米推广品种,"渝单998""成单625"虽产量排名位次靠前,但出现倒伏现象,需来年继续试种.

    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产量性状

    四川杂交水稻布隆迪平原区筛选试验及产业化探索

    王利强杨丽段文斌舒小丽...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出适合布隆迪平原区产业化开发的高产、抗性强杂交水稻新品种,[方法]本地主栽常规水稻品种V3为对照材料,对四川省种子协会会员单位38份杂交水稻材料的抗性和产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协会提供的多数品种对本地稻瘟病有抗性,除台两优粤禾丝苗和天丰137品种外,产量比对照组V3均增产,但参试半数品种对细菌性条斑病抗性差,试验也为后续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商业推广、种子生产、本地育种等产业化开发提供参考.

    杂交水稻布隆迪高产抗性产业化

    2020年四川科企联合体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结果分析

    朱书兰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根据2020年四川科企联合体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平丘组)在宣汉县南坝镇龙文村的试验结果,对参试的9个玉米品种(含对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雅玉3482""内玉5514""广玉1702"和"达902"抗性强,产量高,适宜在宣汉地区扩大示范,"雅玉6488""雅玉158""广玉1807"抗性强,产量较高,适宜在宣汉地区因制地宜加以利用,"内玉8652"丰产性较差,不宜推广.

    宣汉玉米区域试验产量抗性

    四川耕地高效持续利用模式研究报告

    刘定辉侯淑华陈尚洪陈红琳...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耕地持续高效利用模式的构建是基于持续生产力和高效生产并重,突破重大瓶颈技术的农作制度创新.面向新的农业发展形势和时代需求,在耕地地力提升与高效持续利用模式方面,四川耕作制度创新研究不足,技术装备支撑弱等问题凸显.包括3大方面:一是与机械化发展大方向不相适应;二是缺乏养分周年平衡的研究与关键技术;三是机械化背景下的茬口相互挤压,生产能力降低.立足粮食安全,持续提高耕地粮食生产能力,维护土壤健康,藏粮于地,文章提出3个方面的技术对策与建议:一是构建基于机械化的新型间套作高效利用模式;二是开展周年养分调控的研究和技术集成;三是突破育插苗(秧)重大技术与装备,优化茬口衔接.

    耕地持续高效农作制

    四川道地药材初加工研究现状

    宋怡罗舒高应娟罗霞...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已发布的规范文件和现有文献研究,从不同入药部位分类剖析了86种四川道地药材初加工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道地药材初加工标准

    不同条件下5个油橄榄品种花粉萌发率评定

    胡蓉易徐徐徐敏佟兆国...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克罗莱卡""科比多""小苹果""阿布桑娜""欧卡尔"5个油橄榄品种的花粉为试验材料,研究花药内花粉数量和不同贮藏条件下花粉萌发率变化.结果表明:5个油橄榄品种的单个花药花粉量在33000~143000粒,品种之间花粉量差异显著.MS培养基+3%蔗糖浓度花粉萌发率较好、自然光照比阴干萌发率高.在不同贮藏条件下不同油橄榄品种的花粉萌发率和耐贮藏能力不同.花粉生活力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常温干燥条件下贮藏的花粉萌发率下降最快,冷藏条件下下降较慢.

    油橄榄花粉萌发率贮藏

    中熟杏新品种川杏1号的选育

    宋海岩刘春阳陈栋孙淑霞...
    29-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杏主要栽培品种是国外引进的早熟杏品种"凯特"和"金太阳".为选育出适应性更强、熟期配套的杏新品种,2002年以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持续开展杏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利用工作,从意大利引进的杏品种资源经实生播种选育出优良单株,并于2020年4月通过四川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川认果2020016).该品种平均单果重35~55g,果顶平,缝合线明显,两侧对称;果面光洁,底色金黄色,阳面着少量红晕,外观美丽;果肉橙黄色,软熟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13% ~15%,汁多、味甜,可食率96%,粘核;自花结实能力强、坐果率高、极丰产,适应性强、不裂果,对延长我省杏主产区应市期和拓展杏栽培区域具有重要意义.

    新品种中熟"川杏1号"

    乐山油菜轻简高效生产技术体系构建及效益分析

    许明超王艳惠陆鸿陈兴凡...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者结合多年生产经验和大田试验,经过持续应用和改进,总结提炼出油菜壮苗高效培育技术和简化高效施肥技术,根据乐山市的气候土壤条件,与免耕移栽相融合,形成了成熟的油菜免耕移栽技术.以不同油菜品种,在模拟不同机收时间,在不同砍倒时间,考察对油菜千粒重、品质的影响,总结出油菜分段机收技术要点.将油菜栽培管理阶段成熟的免耕移栽技术与收获阶段的分段机收技术进行组装融合,构建起油菜轻简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形成与乐山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油菜免耕移栽分段机收技术.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油菜免耕移栽分段机收模式与传统整地移栽人工收获模式相比较,可实现节本增效268.64元/667m2,在乐山市的平坝和丘陵地区大面积推广该模式,可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轻简高效免耕移栽分段机收节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