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农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农业科技
四川农业科技

任光俊

月刊

1004-1028

kejisc@163.com

028-84504193,84504979

610066

成都市锦江区净居寺路20号

四川农业科技/Jour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ichuan agricul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四川省农业厅和四川省农科院联合主办的四川省内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以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宗旨,以联系和沟通农村生产、流通为己任,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四川农业科技》征稿简则

    4页

    四川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探析

    杜兴端吕火明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影响.当前四川粮食生产面临耕地数量保障压力大、耕地宜粮生产能力形势严峻、粮食生产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等问题,必须优先保障种粮用地,建好高标准粮田,加强粮食科技创新,建立职业粮农队伍.

    四川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有色恢复系三系杂交水稻混植制种技术初探

    刘文江曾宪平高方远吕建群...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具有隐性金色壳特征的三系杂交水稻恢复系成恢51430,与内6A、川康606A等多个不育系,先后混合种植于制种田,结合化学除草、种子色选等技术,实现真正全程可机械化的轻简高效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新技术.本文对这一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在保证正常制种产量的基础上,该制种方式大幅度简化了常规杂交水稻制种生产程序,显著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劳动力投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种子价格.对突破种业瓶颈,提高种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金色壳恢复系杂交水稻混植制种

    乐山秋茄子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许明超王艳惠文明玲江瑞林...
    12-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者根据四川省乐山市的气候特点,经过田间试验和生产实践,总结出了 一套乐山秋茄子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内容,以期为乐山市秋茄子增产增效提供参考.

    乐山秋茄子栽培技术

    内江地区桃树冬季管理技术

    魏丹丽李华雄唐卫东欧军...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根据内江地区气候条件,桃树生长习性,树形,树势,栽培模式等,从冬季清园、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桃树冬季综合管理技术,以期为果农提供参考.

    桃树内江冬季管理技术

    冬闲田燕麦饲草种植技术

    柳茜乔雪峰陶雅何春...
    17-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燕麦营养价值丰富,是粮饲兼用型作物.本文总结了冬闲田燕麦饲草的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内容,以期为凉山冬闲田燕麦饲草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冬闲田燕麦饲草种植

    生菜—水稻—生菜轮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刁友朱从桦史志明任丹华...
    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稻米是重要的粮食,生菜是一种高营养的蔬菜,生菜—水稻—生菜轮作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显著.本文总结了生菜—水稻—生菜轮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要点,旨在提升我省生菜—水稻—生菜轮作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和规范化程度,也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生菜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盐源苹果高光效树形改造及综合配套应用技术

    李晓军谢玉国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盐源苹果郁闭果园的树形现状分析,总结提出适宜盐源县苹果生产的高光效树形的目标树形要求、结构特点和改造后的四季整形修剪、合理负载、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环节的综合配套管理技术要点,解决了乔化郁闭密植苹果光照、产量低、品质差、成本高、大小年严重五大技术难题.是在以往基础上开发应用的一项综合性技术,能有效促进盐源苹果"提质增效".

    苹果高光效树形改造应用技术

    阿坝州高寒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

    陈艳柯定荣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适宜阿坝州高寒山区种植的玉米新品种,引进龙源三号、利合16、元华9号和德美亚1号进行多年多点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龙源三号平均生育期158~183d,2016~2018年平均产量分别为10688、8984、9388kg/hm2,较对照分别增产39.11%、21.82%、24.51%.利合16平均生育期153~179d,2016~2018年平均产量分别为10660、8998、10330kg/hm2,较对照分别增产38.75%、22.01%、40.07%.元华9号平均生育期152~177d,2017~2018年平均产量分别为8641、9540kg/hm2,较对照分别增产17.17%、29.36%.德美亚1号平均生育期153~180d,2017~2019年平均产量分别为9681、10950、8122kg/hm2,较对照分别增产34.6%、27.4%、21.6%.4个品种生育期与对照相差在5d以内,增产点率100%,抗病性优,适宜在阿坝州高寒山区推广种植.

    高寒山区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产量

    杂交稻新品种"忠香泰苗"高产栽培技术

    杨晓翠
    2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良种是农业增产的内在因素,是农业生产其它措施不可代替的重要生产资料.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杂交水稻新品种,由于缺乏配套栽培技术,使其本身的增产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本文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杂交稻新品种忠香泰苗高产栽培技术,供各地农技推广部门在生产中参考应用.

    杂交稻新品种忠香泰苗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