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农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农业科技
四川农业科技

任光俊

月刊

1004-1028

kejisc@163.com

028-84504193,84504979

610066

成都市锦江区净居寺路20号

四川农业科技/Jour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ichuan agricul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四川省农业厅和四川省农科院联合主办的四川省内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以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宗旨,以联系和沟通农村生产、流通为己任,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四川猕猴桃主要病害发生情况与防治策略

    张小川胡容平刘小凤朱宇航...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四川猕猴桃产区因种植品种单一、布局不合理等因素造成病害发生逐渐加重,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最重要限制因素.其中,猕猴桃溃疡病、褐斑病和软腐病是我省产区的主要病害,严重威胁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对以上3种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现阶段在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其发生流行规律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建议,以期为全省猕猴桃病害的可持续治理提供技术指导与参考,为擦亮"川字号"水果品牌做出贡献.

    猕猴桃溃疡病褐斑病软腐病绿色防控

    低温冻害对四川地区设施草莓的影响及抗寒防冻技术措施

    张海婷易军符慧娟曾铄程...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施冬草莓作为全省草莓主要种植模式,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使设施草莓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很多地区脱贫致富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低温冻害是冬草莓生产关键期的主要气象灾害,制约着草莓产业高质量发展,因此针对草莓冬季低温冻害,提出行之有效的抗寒防冻技术措施,以期减少低温冻害对草莓造成的损失,推进我省现代设施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设施温室冬草莓低温冻害保温防冻

    植保无人机喷施40%乙烯利水剂对玉米抗倒增产的效果探究

    吕亮陈顺桃李洋张聪...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倒伏现象导致玉米减产,生产上一般应用乙烯利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化控处理,基于当前规模化生产、机械管理等需要,笔者通过连续3年田间试验,使用植保无人机喷施40%乙烯利水剂探究调控玉米能力.结果表明,该项技术能有效降低玉米株高12.20%~18.43%,降低穗位高15.34%~29.12%,增加茎粗10.61%~27.58%,从而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同时产量增加8.31%~18.95%.通过该项技术的实施,较常规施药方式提高效率25~50倍,用水量减少95%,成本降低46.7%~60%,净收益增加13.2~79.6元/667m2,实现节本增效的效果.

    植保无人机乙烯利玉米抗倒增产

    四川茶园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李思翰刘虹伶伍兴隆肖科军...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茶园的主要病虫害治理过程中,化学农药防治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但化学农药不科学施用导致"3R"问题突出,阻碍了茶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健康发展.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茶叶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安全有效的生物防治技术已成为茶园害虫防治的重要手段,在茶园害虫防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文章概述四川茶园主要害虫为害特点和发生情况,以及茶园主要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进展,提出四川茶园主要害虫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今后的防治工作进行展望,以期为探索有效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茶园小绿叶蝉生物农药天敌昆虫生物防治

    四川青花椒园花椒炭疽病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控对策

    向丽君敖光平周绕红王玉...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花椒炭疽病是四川青花椒种植区普遍发生且严重为害的真菌性病害,常年导致青花椒减产10%以上,已成为四川青花椒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阻碍因素之一.作者依托国家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项目和省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近年来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了花椒炭疽病发生危害和综合防控技术的研究,初步弄清了四川青花椒种植区花椒炭疽病的发生危害现状、发病流行规律、田间预测预报方法,以及综合防治技术对策,以期为四川乃至全国花椒炭疽病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青花椒花椒炭疽病发生危害流行规律综合防控

    3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对辣椒炭疽病防控效果研究

    张亮陈伟冯春水张再仁...
    65-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施用苯甲·吡唑酯对辣椒炭疽病的防效及其对作物安全性的影响,为合理使用该药剂防治辣椒炭疽病提供依据.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比较3种不同药剂对辣椒炭疽病的防效.3个处理均能降低辣椒炭疽病的病叶率和病情指数,其中3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600mL/hm2处理效果最好,防效高达81.15%,防治率显著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300g/hm2+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750g/hm2对辣椒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显著,病叶率和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对照,其防治效果达72.53%;各处理对叶片、果实均没有明显影响.试验得出,在辣椒花蕾期,选用苯甲·吡唑酯、烯酰吗啉和苯醚甲环唑多元复配剂作为目前防治该病害的替代药剂轮换使用,可有效控制炭疽病发生和危害.

    辣椒辣椒炭疽病防治效果吡唑嘧菌酯苯醚甲环唑

    震后滑坡地带农用地镉污染特性及有机碳含量分析与评价

    王乾鑫张传君杨远祥潘睿...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震后滑坡地带不同坡位土壤与农产品镉(Cd)含量及其污染特性、土壤有机碳(SOC)含量以及Cd与SOC相关性,揭示震后滑坡地带土壤Cd污染特性及SOC恢复情况.为震后滑坡地带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土壤碳储量恢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土壤、农产品Cd含量.采用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SOC含量,分析其显著性,并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土壤、农产品Cd污染特性.结果表明,T0与T5 土壤中Cd含量最低,T1的坡中、坡下位置,T2的坡下位置与T3中坡中、坡下位置土壤Cd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样地(P<0.05),土壤中仅T2坡下T3坡中与坡下有轻度污染,T2坡下存在中等生态风险.除坡上、坡中的猕猴桃以外,其余坡位农产品Cd含量均超过限量值.除T5的坡上位置,SOC总体呈现T1、T3、T4显著高于T0、T2、T5(P<0.05),T0样地SOC含量最低.坡位与土壤SOC含量、坡位与土壤Cd含量不存在相关性,而土壤Cd含量与SOC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得出结论,地震导致的滑坡不会对土壤Cd产生较大风险,对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程度较小,滑坡会导致土壤SOC含量降低,且恢复速度较慢,Cd与SOC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地震滑坡农用地有机碳

    农业规模化经营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鲁洪涛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涌进城市,部分愿意从事农业产业的人,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经营.虽然采用了机械化等节省人工的措施,但囿于条件限制、生产经营状况以及对利益的追逐,耕地质量逐年下降.根据多年的调研结果,旨在探索规模化经营前提下,如何用地、养地结合,通过合理的耕作、栽培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进一步熟化土壤,真正把耕地培育成高产稳产农田.

    耕地规模化经营耕地保护

    土壤生态改良对柑橘可持续种植的影响

    梁春婵李妙贤苏坤朋黄洁娜...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柑橘为多年生果树,一经种植可持续采收.广东珠三角地区多数柑橘园由水稻田改建而成,土壤黏重,透气性差,地下水位高,不利于果树根系生长,容易导致果树落花落果、树体早衰,严重制约柑橘产业的持续发展.在黏重土壤上即使施用大量有机肥也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试验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连续2年淋施复合微生物发酵液"土贝康",在土壤生态改良和优质栽培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①有效提升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跃度,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耕层紧实度降低22.3%.②根区活力足,遇旱春,根系萌动早、健壮.③树体抗性提高,偶遇台风袭击,落果现象较少,产量较常规处理提高29.8%.试验表明复合微生物发酵液"土贝康"在激活土壤土著微生物上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对新会茶枝柑生长的促进作用,为土壤生态改良提供新思路.

    土壤生态改良复合微生物发酵液"土贝康"柑橘

    安徽省庐江县耕地土壤养分现状与评价

    王慧敏吴小文潘志军陈龙...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庐江县耕地土壤养分分布特征,以县域各镇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地理性状,分析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分布变化特征.分析发现,庐江县土壤平均pH为5.68,中位值5.50,整体偏酸性甚至强酸性.全县土壤有机质含量在中等水平,平均值为21.35g/kg.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22.64、15.36、107.53mg/kg,碱解氮含量较丰富,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达到中等水平但存在明显的地形差异,其中圩区土壤磷钾含量显著较高,丘陵岗地的速效钾处于缺乏水平.因此,庐江县需要继续调整施肥结构,因地制宜科学施肥,增加氮肥补充磷钾均衡土壤养分含量,调节土壤pH,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耕地土壤可持续利用,耕地质量稳步提升.

    庐江县耕地土壤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