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农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农业科技
四川农业科技

任光俊

月刊

1004-1028

kejisc@163.com

028-84504193,84504979

610066

成都市锦江区净居寺路20号

四川农业科技/Jour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ichuan agricul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四川省农业厅和四川省农科院联合主办的四川省内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以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宗旨,以联系和沟通农村生产、流通为己任,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品质、高配合力不育系旌3A的创制与应用

    杨莉蒋开锋秦俭张涛...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旌3A"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配合力不育系水稻品种,2014年通过四川省品审委员会田间技术鉴定,该不育系组配的"旌3优177""旌优华珍"等21个组合通过审定,其中国家审定品种17个,优质品种17个,超级稻品种1个.该不育系育性稳定,可恢性强,异交习性好,产量配合力高,米质优.文章介绍了"旌3A"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分析了该不育系所配组合的产量、米质表现,并介绍了部分组合的生产示范情况,总结了"旌3A"繁殖、制种技术要点.

    高品质高配合力旌3A创制应用

    9个籼稻品系的对比试验

    周晓利罗樊王琪雷万喜...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选用9个籼稻品系"鉴籼1""鉴籼2""鉴籼5""鉴籼7""鉴籼""鉴籼9""鉴籼11""鉴籼12"和"鉴籼13"作为试验材料,1个籼稻品种"锦优8号"作为对照,在西昌市佑君镇进行籼稻品系对比试验,对各品系的抗病性、农艺性状、产量和碾米品质等进行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鉴籼1""鉴籼9""鉴籼12"和"鉴籼13"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均优于"锦优8号".其中,"鉴籼9"在分蘖数、穗长、谷粒长、谷粒宽、糙米率、精米率和垩白度方面表现更好,综合性状优良,可在下一年开展进一步试验研究."鉴籼1""鉴籼12"和"鉴籼13"可视情况种植.其他品系综合性状表现较差,建议不再继续种植.

    籼稻对比试验农艺性状产量碾米品质

    绵阳市大豆生产现状、主要问题和发展策略

    刘念汤天泽卢庭启邹雪...
    8-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绵阳市大豆种植面积、品种、栽培模式、加工等方面分析了绵阳市大豆产业现状.通过调研得出,种植大豆效益低、适合本区域的大豆良种少、农村劳动力缺乏和大豆生产机械化程度低等是影响绵阳市大豆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大大豆科研投入、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加快提升大豆机械化水平、完善基本农田建设、加大种植补贴扶持力度、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充分发挥绵阳地区优势,提升大豆产能,为我国大豆产业振兴贡献力量.

    绵阳大豆生产现状

    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发展现状研究

    钟攀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以"省级为龙头、市州级为骨干、县级为基础、社会检验为补充"的农检网络,但市县农检机构"小、散、弱"问题较突出,社会经营类农检机构监督管理有待加强.文章提出进一步明确农检机构功能定位,优化农检机构布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农检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推进农检能力提升等对策建议,助推构建"功能明晰、布局合理、装备精良、参数齐全、技术过硬"的四川农检体系.

    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发展

    236株桃杂交F1代果实可溶性糖含量与果形遗传倾向分析

    宋海岩刘俊宏江国良涂美艳...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对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创制的236株桃杂交F1代可溶性糖含量和果形的遗传倾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项目组配制的10个桃杂交组合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遗传具有明显的超亲现象,锦绣×胭脂脆这一组合能够获得更多的高糖F[代群体.而桃杂交后代的果形遗传分析发现,圆形对椭圆、尖圆和扁圆占遗传优势,且子代果形受双亲影响较大.桃杂交F1代果实可溶性糖含量与果形遗传倾向分析有助于筛选骨干亲本和优势杂交组合.

    杂交桃可溶性糖果形遗传倾向

    酿酒专用小麦新品种绵麦902选育及配套生产技术研究

    何员江吴舸钟和平杜小英...
    18-2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白酒产业的发展,酿酒专用小麦在白酒酿造原粮生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酿酒专用小麦新品种"绵麦902"具有矮秆抗倒、抗病性强、软质率高、蛋白面筋含量低、丰产性好、重金属镉吸附低等突出特点,被列入五粮液酿酒专用粮基地主导品种.围绕酿酒专用小麦新品种"绵麦902",集成种子处理、精细整地、适宜播期、精量播种、播种方式、科学用肥、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收获、烘干等生产技术,实现了品种矮秆多抗高产专用的有机结合,助推酿酒原粮基地建设,对粮食稳产保供具有促进作用.

    弱筋小麦酿酒专用小麦原粮高产

    氮肥运筹对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下水稻品种产量及生长的影响

    唐彬李伟吕建群朱从桦...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研究了稻虾生态种养模式下,4个籼型中稻杂交稻品种在施用不同施氮方式(X1、X3高效施肥;X2、X4传统施肥)和不同氮肥(X1、X2,施用25-10-14复合肥;X3、X4,施用25-5-10复合肥)对产量、产量构成、干物质、收获指数、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25-10-14复合肥,"内6优"产量最高,施用25-5-10复合肥,"川康优丝苗"产量最高,但施用25-10-14复合肥的处理产量整体高于25-5-10复合肥,其原因是25-10-14复合肥显著促进了氮素积累,提高了氮素利用率及氮素偏生产力,并较其他处理获得了更高的结实率.稻虾生态种养模式下,施用同等足量的氮肥,采用高效施肥模式并不能提高水稻产量,且略有下降,其氮素农学利用率以及氮素偏生产力较传统施肥均有显著下降.可见,在稻虾生态种养模式中,施用足量氮肥的情况下,采用高效施肥方式并不能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但采用高磷高钾的氮素复合肥有较显著的丰产效果.

    氮肥稻-虾生态种养

    江油附子三种栽培模式简介及大田对比

    赖强龙戴维叶坤浩何刚...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江油道地附子产区附子单作、附子/水稻套作、附子-水稻轮作3种栽培模式,分析各自特点.对附子3种模式进行连续2个生长周期的同田大区对比试验,探讨不同栽培模式产量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附子-水稻轮作模式的两季附子产量最高,达到了 19695kg/hm2,纯收益也最高,为226200元/hm2.根据试验结果,推荐附子-水稻轮作为江油道地附子产区主推栽培技术模式.

    江油附子栽培模式大田对比

    安宁河谷越夏设施辣椒栽培技术

    李瑞成余启茂邓帮琼李达忠...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凉山州设施蔬菜发展较快,以安宁河谷坝区越冬、二半山区越夏辣椒为主.凉山州农业农村局经作站2018年组建了越夏辣椒设施栽培课题组,以期规范生产、提高产量和品质、确保产品安全,为巩固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技术储备.经试验研究及推广应用,课题组提出了安宁河谷越夏设施辣椒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整地施肥、苗木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秸杆还田.

    辣椒设施栽培技术要点

    芦山县玉米-马蓝高光效间作栽培技术

    敖志华周良强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响应国家保护粮食安全的号召,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又能增加土地的经济效益,在雅安芦山试验喜光的玉米与半喜阴经济作物马蓝的间作种植.经过多年摸索,形成了一套玉米-马蓝高光效间作栽培技术.文章从整地、栽植、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总结了该技术的要点.同时也从光能互补利用,水分、肥料、用工季节、病虫害防治方便统一管理,马蓝市场前景等方面上介绍了该技术的优势.本栽培技术采用了适宜雅安山区的一种粮经复合栽培模式,可以显著增加山区的玉米种植效益.

    玉米马蓝高光效间作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