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 Engineering(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硫酸溶液中O,O'-二(对甲苯基)二硫代磷酸三乙醇铵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研究

    赖川王成端桂骁曾小彤...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五硫化二磷、对甲苯酚与三乙醇胺为主要原料,以甲醇为溶剂,成功合成了O,O'-二(对甲苯基)二硫代磷酸三乙醇铵盐(TADPD).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失重法评价了TADPD作为新型缓蚀剂在H2SO4溶液中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缓蚀性能评价结果表明TADPD是一种混合型缓蚀剂,最高缓蚀率可达99.05%,该缓蚀剂在Q235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研究缓蚀性能影响因素发现,随着缓蚀剂TADPD浓度增加缓蚀率升高,随腐蚀体系温度升高和H2SO4浓度增大缓蚀率均下降,静置时间对缓蚀效果基本无影响.

    三乙醇铵缓蚀Q235钢吸附

    硫酸溶液中O,O'-二(对甲苯基)二硫代磷酸三乙醇铵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研究

    赖川王成端桂骁曾小彤...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五硫化二磷、对甲苯酚与三乙醇胺为主要原料,以甲醇为溶剂,成功合成了O,O'-二(对甲苯基)二硫代磷酸三乙醇铵盐(TADPD).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失重法评价了TADPD作为新型缓蚀剂在H2SO4溶液中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缓蚀性能评价结果表明TADPD是一种混合型缓蚀剂,最高缓蚀率可达99.05%,该缓蚀剂在Q235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研究缓蚀性能影响因素发现,随着缓蚀剂TADPD浓度增加缓蚀率升高,随腐蚀体系温度升高和H2SO4浓度增大缓蚀率均下降,静置时间对缓蚀效果基本无影响.

    三乙醇铵缓蚀Q235钢吸附

    3D多孔结构超疏水表面的构筑及性能研究

    黄茜曾宪光龚靖谢纯...
    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简单的牺牲模板法在不锈钢网上构筑稳定的超疏水薄膜.首先通过浸泡沉积在不锈钢网上制备出分布均匀的ZIF-L(Co)纳米片阵列结构(ZIF-NFA),然后以此为牺牲模板,在室温下制备出微纳米尺寸的钴氢氧化物纳米片状阵列(Co LDH-NFA),最后通过浸泡硅烷降低其表面能.通过油水分离、溅射试验、抗污试验和耐酸碱试验,分别评价其油水分离效率、疏水性能、抗污性能和耐蚀性,并通过接触角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X-射线衍射(XRD)对不锈钢网表面的疏水程度以及表面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沉积后的不锈钢网表面呈现3D多孔蜂巢状微纳结构.接触角测试表明,所制备的薄膜呈现良好的超疏水性能,静态接触角达157.3°,其油水分离效率均大于95%,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能且具有良好的抗污性.因此通过牺牲模板法构筑的蜂巢状微纳结构不仅具备超疏水特点,同时具备ZIFs材料的高稳定性,且该方法技术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价格低廉、易于批量化生产,为MOFs在制备超疏水材料方面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不锈钢网超疏水3D多孔结构

    3D多孔结构超疏水表面的构筑及性能研究

    黄茜曾宪光龚靖谢纯...
    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简单的牺牲模板法在不锈钢网上构筑稳定的超疏水薄膜.首先通过浸泡沉积在不锈钢网上制备出分布均匀的ZIF-L(Co)纳米片阵列结构(ZIF-NFA),然后以此为牺牲模板,在室温下制备出微纳米尺寸的钴氢氧化物纳米片状阵列(Co LDH-NFA),最后通过浸泡硅烷降低其表面能.通过油水分离、溅射试验、抗污试验和耐酸碱试验,分别评价其油水分离效率、疏水性能、抗污性能和耐蚀性,并通过接触角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X-射线衍射(XRD)对不锈钢网表面的疏水程度以及表面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沉积后的不锈钢网表面呈现3D多孔蜂巢状微纳结构.接触角测试表明,所制备的薄膜呈现良好的超疏水性能,静态接触角达157.3°,其油水分离效率均大于95%,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能且具有良好的抗污性.因此通过牺牲模板法构筑的蜂巢状微纳结构不仅具备超疏水特点,同时具备ZIFs材料的高稳定性,且该方法技术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价格低廉、易于批量化生产,为MOFs在制备超疏水材料方面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不锈钢网超疏水3D多孔结构

    浓香型大曲菌系、酶系的研究进展

    汪凌旭易卓林赵海黄丹...
    1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浓香型大曲是酿造浓香型白酒专用的糖化发酵剂,长期在开放性的操作环境下,定向富集了大量的微生物并产生多种酶系,形成了有利于浓香型白酒酒质的自然复合体.本文较为全面地总结了浓香型大曲中菌系、酶系的研究进展,并从其各自的研究方法入手对其进行了比较和展望.传统的菌系研究方法主要依赖于对可培养微生物的分离鉴定,该方法可以有效认知特定优良菌种的特性,但识别物种数量有限.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是利用非培养方法进行微生物物种和优势群体的解析,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高通量测序和组学技术等.传统的酶学研究主要包括大曲粗酶液和大曲来源微生物发酵粗酶液的研究,它可用来识别大曲主要酶系,但对各类功能酶的细分及其微生物溯源尚待深入研究;目前较前沿的酶系研究是利用宏转录组学和宏蛋白组学,开展大曲的丰富酶系和优势功能酶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异源表达,获取大曲特有功能酶系.鉴于浓香型大曲样品的复杂性以及目前技术的局限性,使得其中微生物群落的功能与联系、酶系之间复杂关系以及共性规律还无法完全、清晰地展示.因此,在有关检验检测持续发展和酿酒行业应用需求的驱动下,相信以上关系及共性规律还将得到不断的揭示和丰富.

    浓香型白酒浓香型大曲菌系酶系

    浓香型大曲菌系、酶系的研究进展

    汪凌旭易卓林赵海黄丹...
    1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浓香型大曲是酿造浓香型白酒专用的糖化发酵剂,长期在开放性的操作环境下,定向富集了大量的微生物并产生多种酶系,形成了有利于浓香型白酒酒质的自然复合体.本文较为全面地总结了浓香型大曲中菌系、酶系的研究进展,并从其各自的研究方法入手对其进行了比较和展望.传统的菌系研究方法主要依赖于对可培养微生物的分离鉴定,该方法可以有效认知特定优良菌种的特性,但识别物种数量有限.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是利用非培养方法进行微生物物种和优势群体的解析,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高通量测序和组学技术等.传统的酶学研究主要包括大曲粗酶液和大曲来源微生物发酵粗酶液的研究,它可用来识别大曲主要酶系,但对各类功能酶的细分及其微生物溯源尚待深入研究;目前较前沿的酶系研究是利用宏转录组学和宏蛋白组学,开展大曲的丰富酶系和优势功能酶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异源表达,获取大曲特有功能酶系.鉴于浓香型大曲样品的复杂性以及目前技术的局限性,使得其中微生物群落的功能与联系、酶系之间复杂关系以及共性规律还无法完全、清晰地展示.因此,在有关检验检测持续发展和酿酒行业应用需求的驱动下,相信以上关系及共性规律还将得到不断的揭示和丰富.

    浓香型白酒浓香型大曲菌系酶系

    生物除臭菌剂除臭效能及其对微生物影响研究

    唐建唐恒军司马卫平梁超...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传统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恶臭问题,提出一种复合生物除臭菌剂促进恶臭气体转化的方法,以抑制填埋场臭气的产生.通过从自然界中筛选具有除臭功能的优势菌种并制备成除臭菌剂,投加到准好氧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探讨优势除臭菌剂对硫化氢和氨气去除效能及其填埋场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生物除臭菌剂对硫化氢的总去除率为35.50%,对氨气的总去除率为31.30%,投加复合生物除臭菌剂具有较好的除臭效果.同时,通过投加复合生物除臭菌剂能增加硫化细菌、反硫化细菌、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数量,加快对硫化氢和氨气的代谢转化过程,抑制硫化氢、氨气的释放量,减少填埋场臭气的产生.

    生物除臭菌剂硫化氢氨气硫化细菌氨化细菌

    生物除臭菌剂除臭效能及其对微生物影响研究

    唐建唐恒军司马卫平梁超...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传统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恶臭问题,提出一种复合生物除臭菌剂促进恶臭气体转化的方法,以抑制填埋场臭气的产生.通过从自然界中筛选具有除臭功能的优势菌种并制备成除臭菌剂,投加到准好氧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探讨优势除臭菌剂对硫化氢和氨气去除效能及其填埋场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生物除臭菌剂对硫化氢的总去除率为35.50%,对氨气的总去除率为31.30%,投加复合生物除臭菌剂具有较好的除臭效果.同时,通过投加复合生物除臭菌剂能增加硫化细菌、反硫化细菌、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数量,加快对硫化氢和氨气的代谢转化过程,抑制硫化氢、氨气的释放量,减少填埋场臭气的产生.

    生物除臭菌剂硫化氢氨气硫化细菌氨化细菌

    基于ZigBee的分布式彩灯控制系统研发

    皮浩石艳刘康胥云...
    3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彩灯灯组采用静态方式控制光源,在光源的光通量调节、颜色变化和发光时间长短控制、距离控制等方面,难以准确实现彩灯艺术设计的原始意图.针对彩灯艺术对灯光的需求,基于CC2530构建ZigBee局域网,以树莓派为协调器,设计开发一种无线分布式彩灯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顶层为Internet网络层,连接客户端与协调器,通过客户端程序控制协调器工作;中间层为ZigBee网络层,为协调器与终端节点群的通信提供信道;底层为硬件工作层,执行光源控制任务,终端节点采取"分段接收,队列存储"机制,以提高ZigBee网络的稳定性.建立的彩灯控制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现光源光通量以30 lm为单元进行裁剪并在0~255范围内按需调节,能实现光源0.2 s内颜色切换,发光时间任意设置,能控制255个终端节点在100 m范围内同时工作.

    彩灯控制系统ZigBee树莓派终端节点

    基于ZigBee的分布式彩灯控制系统研发

    皮浩石艳刘康胥云...
    3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彩灯灯组采用静态方式控制光源,在光源的光通量调节、颜色变化和发光时间长短控制、距离控制等方面,难以准确实现彩灯艺术设计的原始意图.针对彩灯艺术对灯光的需求,基于CC2530构建ZigBee局域网,以树莓派为协调器,设计开发一种无线分布式彩灯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顶层为Internet网络层,连接客户端与协调器,通过客户端程序控制协调器工作;中间层为ZigBee网络层,为协调器与终端节点群的通信提供信道;底层为硬件工作层,执行光源控制任务,终端节点采取"分段接收,队列存储"机制,以提高ZigBee网络的稳定性.建立的彩灯控制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现光源光通量以30 lm为单元进行裁剪并在0~255范围内按需调节,能实现光源0.2 s内颜色切换,发光时间任意设置,能控制255个终端节点在100 m范围内同时工作.

    彩灯控制系统ZigBee树莓派终端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