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水利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水利
四川水利

何建

双月刊

sichuanshuili727@sina.com

028-87345616

610072

成都市外西牧电路7号

四川水利/Journal Sichuan Water Conservancy
查看更多>>本刊是四川省水利学会和四川省水利厅科技信息中心站合办的水利科技刊物,主要反映四川省水利水电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技术水平和学术成就。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碳"背景下基于农业视角浅议都江堰灌区低碳发展模式

    贾军容王君勤康小平周伍光...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目前共同面对的严峻挑战.中国作为碳排放大国,明确提出"2030 碳达峰,2060 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为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积极贡献中国力量.实现碳达峰,农业的减排固碳既是重要手段,又有巨大潜力.文章针对都江堰灌区在"双碳"背景下的低碳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从灌区管理现状入手,基于农业视角分析都江堰灌区低碳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都江堰灌区实现低碳的改进措施.研究结果可为其他灌区的低碳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碳达峰碳中和低碳农业低碳灌区都江堰灌区

    东风堰灌溉工程遗产历史及价值研究

    廖霞敖红漫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风堰灌溉工程位于长江三级支流青衣江夹江段左岸,始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 年),在建成至今的 360余年里,取水口经历三次上移,通过官方与民间持续共同管理,工程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显著,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当前大力推动文化强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通过研究东风堰灌溉工程遗产的发展史、管理模式、产生的效益及科技文化价值等,对学习借鉴古代灌溉工程的人水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智慧,促进东风堰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东风堰遗产保护历史价值灌溉工程

    都江堰灌区推进"管养分离"调查与建议

    梁琪贾海容王嘉乐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管养分离"是水管单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都江堰灌区水利工程历经 2 600 多年的发展,工程体量庞大,日常养护管理任务繁重.文章通过对都江堰灌区"管养分离"试点工作的调查,分析了水利工程"管养分离"与维修养护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层次分析法评价"管养分离"与传统管理模式的优劣,提出了推行"管养分离"的相关建议,为大型灌区完善一体化维修养护机制提供参考,赋能水利工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升.

    管养分离管理模式都江堰灌区层次分析法

    关于都江堰灌区运行维护管理的思考

    代霁坤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都江堰灌区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中,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文章对都江堰灌区运行和管理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指出当前面临的问题,并列举了改革发展的意见建议:深化推动灌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行管养分离制度,科学开展运行管理工作,提高灌区运行效率和管理绩效,充分发挥灌区水利工程的综合效能.为加快推进都江堰"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灌区榜样建设提供参考.

    都江堰灌区管养分离体制机制

    通济堰生态文明灌区发展新方向探索——以东干渠文殊堰生态湿地共建共享为例

    晏琪涵
    1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水污染治理日益重要.文章在分析国家、四川水环境治理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政策导向的基础上,结合通济堰灌区实际情况,以东干渠文殊堰生态湿地共建共享为例,结合农村污染治理、人居环境提升规划实施灌区水污染治理,推动灌区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工作建议.

    水污染治理生态湿地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灌区通济堰

    不良地质条件下大直径竖井塌方处理技术研究

    敬玺熊亮孙建业
    17-19,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不良地质下进行竖井开挖施工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在进行大直径竖井开挖过程中,更是困难重重,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可靠的支护措施,才能保证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但由于地下地质条件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在竖井施工时发生塌方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安全高效地处理竖井塌方问题,文章以内蒙古引绰济辽蛟流河顶管始发井塌方为例,分析塌方处理方法,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不良地质条件大直径竖井塌方处理引绰济辽工程

    四川红层地区引调水工程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解决思路浅析

    吴晓鹏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地质现象多样,涉及许多不利于工程建设的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建设工程存在较高的难度,尤其是稳定性、安全性方面的风险比较高.四川地区因地域广阔,河流众多,水资源分配极为不均,是规划引调水工程的重要地区.为了进一步提高引调水工程的综合勘察设计施工水平,文章分析了四川红层地区引调水线路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解决思路,为相关工作提供帮助.

    四川红层地区引调水线路工程地质问题解决思路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某水库边坡蠕滑体治理的应用实例

    李彧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贵州省黄家湾水利枢纽工程为例,分析了工程所在区域产生边坡蠕滑体的原因及破坏类型,从技术、施工、造价等多方面对比,确定了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作为边坡蠕滑体治理方案.针对该方案,选择典型剖面,计算剖面参数,采用毕肖普法和摩根斯顿-普赖斯法,从蠕滑变形期、应急期、施工期、运行期四个阶段进行剖面边坡稳定系数计算,通过前后稳定性系数对比,确定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施工完成后,边坡稳定系数符合规范要求,证明这种方法较好地加强了边坡稳定性,该设计方法可以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滑坡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边坡稳定

    绵竹市清平特大山洪泥石流河道治理行洪安全数值分析

    董劲苏春
    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泥石流灾害对河道行洪能力的影响,文章以绵竹市清平乡 2010 年"8·13"特大泥石流灾害及河道整治工程为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清平泥石流河道淤积和治理情况、河道治理后的河道行洪能力及再次发生泥石流的河道流场分布情况.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工程方案在技术上是合理可行的.目前,工程已正常运行 10 余年,发挥了应有的效益,清平乡场镇段两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得到了有效保护,期望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借鉴.

    泥石流河道行洪能力河道整治数值模拟

    江家口水库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结构设计

    杨志勇
    37-40,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介绍了江家口水库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的结构设计情况.江家口水库大坝最大坝高 98 m,大坝主要由弱风化及新鲜的砂岩料、灰岩料填筑,采用沥青混凝土心墙作为防渗体,通过大坝渗流计算及坝坡稳定分析计算,论证了大坝分区设计和坝料参数取值的合理性,为类似坝高和坝料的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填筑分区渗流计算稳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