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水利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水利
四川水利

何建

双月刊

sichuanshuili727@sina.com

028-87345616

610072

成都市外西牧电路7号

四川水利/Journal Sichuan Water Conservancy
查看更多>>本刊是四川省水利学会和四川省水利厅科技信息中心站合办的水利科技刊物,主要反映四川省水利水电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技术水平和学术成就。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骨料对混凝土抗冲磨强度影响研究

    乔小龙罗鹏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抗冲磨混凝土中骨料因素对抗冲磨效果的影响,选取花岗岩、石灰岩、黑云母石英片岩制备C35~C50 抗冲磨性能 10 h/(kg·m2)的混凝土,通过对抗冲磨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设计和优化,开展抗冲耐磨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抗冲磨强度、耐久性检测,结果显示抗冲磨性能主要受不同岩石品种的母岩强度影响,在不额外添加抗冲磨材料的情况下也能达到抗冲磨要求,根据试验成果建立了不同岩石品种抗冲磨强度基础数据库,可推广至其他水电站抗冲磨混凝土进行应用.

    骨料岩石浆液抗冲磨强度数据库

    混合砂中粒径0.075mm以下颗粒含量对碾压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吴剑峰汤婷
    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岷江龙溪口航电枢纽工程,在室内开展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混合砂中粒径0.075 mm以下的颗粒含量对碾压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混合砂中粒径 0.075 mm以下颗粒含量在 5.2%~9.6%时混凝土性能提升明显.成果可用于现场碾压混凝土实际施工质量控制.

    碾压混凝土混合砂混凝土级配混凝土性能

    软岩石料填筑质量现场检测评价方法与指标研究

    赵红梅张芳军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软岩在水利工程大坝填筑堆石料施工质量控制过程存在的碾压前后颗粒级配变化较大、渗透系数较小等问题,采用不同的检测评价方法与指标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质量控制措施.总结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为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水平,提升水利工程使用寿命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为今后类似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软岩石料质量检测评价方法与指标研究

    基于ANSYS的鲁班水库大坝整治方案合理性分析

    刘剑波李恭琴蒋东明李恭丞...
    130-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验证鲁班水库大坝除险加固方案的合理性,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大坝三维仿真模型,对坝体整治前后坝体应力和位移进行数值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除险加固前后坝体最大位移分别为 37 mm和 35 mm,位于面板顶部;(2)加固前面板各区域应力均匀分布,以受压为主,在面板底部和两侧与坝基交接处出现应力集中,整治前后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最大主应力分别为 5.41 MPa和 2.44 MPa,强度符合要求;(3)面板应力分布规律合理,面板与坝基交接处应力值较高,应防止应力集中导致的结构破坏.说明本除险加固方案对坝体面板应力和坝体变形影响很小,合理可靠.

    鲁班水库ANSYS应力位移面板坝基

    油性碳物质对反滤料原位渗透系数的影响研究

    车维斌
    136-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两河口大坝工程反滤料加工过程中,发现反滤料用水浸泡后,水面存在黑色油性悬浮物.开展现场碾压试验和颗粒级配试验,利用试验成果对反滤料进行质量控制,复核试验原位渗透试验结果显示反滤料渗透系数满足设计要求.

    反滤料油性碳物质渗透系数

    微膨胀混凝土配合比研究与应用

    张勇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微膨胀混凝土配合比展开研究,介绍了微膨胀剂的种类与性能、微膨胀混凝土的工作原理和在卡拉水电站工程中的应用及设置后浇带防裂技术.详细说明了配合比设计的原材料、设备和配合比,试验结果显示最优配合比为膨胀剂掺量为胶材质量的 9%,水胶比 0.40,能平衡膨胀性能与力学性能.

    微膨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膨胀剂力学性能水工结构

    堆石混凝土堤坝渗流的分析及加固研究

    李自勇
    14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有效认识堆石-自密实混凝土坝的渗透特性,在室内试验中通过制作小尺寸抗渗透试件,分析堆石混凝土整体抗渗性能及堆石混凝土界面抗渗性能,为堆石混凝土坝的渗漏加固提供指导性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块石的尺寸对坝体的渗流路径和渗透系数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块石粒径的增加,堆石混凝土试件渗透系数呈现先下降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大致呈"勺"字形;块石与自密实混凝土之间界面是良好的导水通道,水体极易沿着这个薄弱面发生扩散,块石界面长度减半,渗透系数仅有原值的十分之一;块石含量在 20%以内,对堆石混凝土的渗透系数降低影响较大;提出了"自密实混凝土防渗层+膏状灌浆"的防漏加固技术,现场渗漏监测表明,加固完成后坝体的渗流量迅速降低,并维持在低值范围内波动,渗漏量平均值约为 0.025 L/s,所提出的防渗加固方案起到了良好的止水和堵漏作用.

    堆石混凝土渗流分析加固分析自密实混凝土室内试验

    水利工程建设BIM应用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黄振国周昀陈欢欢李金明...
    15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已成为大势所趋,应用新兴技术加快形成水利新质生产力是当下紧迫任务.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建立及集成的信息模型是数字孪生物理场景与虚拟场景的映射、模拟仿真与计算的基石,加快推进BIM应用是积极响应水利部建设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系、数字孪生工程的有利举措.文章介绍了我国水利BIM在政策方面、技术标准方面和应用方面的现状,讨论了BIM现状问题和发展方向并提出建议.

    水利工程建设新质生产力信息技术BIM应用

    大岗山水电站云端全域3D数字岩心库系统平台建设与实践

    陈奕陈功娥黄晓文
    154-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积极响应国家对岩心管理和服务的新要求,大岗山水电站构建了国内首个水电站云端全域数字岩心库系统平台.该平台集岩心信息资料管理、应用和服务"三位一体",可满足工程建设和电站运行期对岩心数据的应用需求,为大渡河公司各流域电站统一使用.根据设计目的与原则,系统平台按B/S(浏览器/服务器)"三层式"体系构架,采用PHP+MySQL技术,开发了四大业务模块和四个应用子程序,实现了对岩心信息资料的系统化、科学化、数字化管理和资源共享,保证了岩心信息资料的存储规范性、数据独立性、项目关联性和安全保密性.系统平台是对水电站工程全域岩心信息资料存储、管理、应用、服务的一次创新探索,其建设经验与实践成效可为水电行业岩心数字化工作提供指导与参考.

    数字岩心库系统平台三维建模图像处理大岗山水电站

    基于3D Experience平台重力坝快速建模的研究

    林妮李明忠
    159-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实际工程案例,介绍了基于 3D Experience(3DE)平台的重力坝三维建模技术,详细描述了三维建模流程.实际案例显示,3DE平台在重力坝三维建模中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提高设计精度、优化设计流程、缩短设计周期,并提升设计质量.

    3DExperience平台重力坝开挖设计建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