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水利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水利
四川水利

何建

双月刊

sichuanshuili727@sina.com

028-87345616

610072

成都市外西牧电路7号

四川水利/Journal Sichuan Water Conservancy
查看更多>>本刊是四川省水利学会和四川省水利厅科技信息中心站合办的水利科技刊物,主要反映四川省水利水电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技术水平和学术成就。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产业提升视角的成都世园会园区后续利用模式探讨

    蒲晨新马璐瑶
    12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大型会展场馆的后续利用问题普遍存在.目前尽管中国会展业尚处于发展期,但场馆及园区建设速度已显著超过市场需求,导致了一定程度的结构性过剩现象.因此,如何有效实施展后园区的产业化提升策略,成为了城市建设发展的关键环节.2024 成都世园会园区内的产业布局不仅服务于展会期间的活动,更将在展会结束后持续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服务,进一步转化和增强世园会的生态价值.对上海世博园、青岛世园会等展会结束后的园区利用现状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比研究,探讨有效的后续产业发展模式,并针对 2024 成都世园会展后园区的产业引入提出优势互补的建议,旨在实现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共同推动园区利用与地方经济的持续增长.

    产业提升园区再利用景观空间布局发展对策

    大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全过程管理模式探讨

    彭涛宋培
    126-127,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周期长、参建单位多,按照传统工程建设管理思路,在工程建设末期开展档案整理,已不能满足当前水利高质量发展要求下的管理要求.在水利工程建设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文章深入探讨了大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模式,以期为项目建设提供更好的支撑.

    水利工程项目档案档案管理

    设计牵头EPC模式下全过程设计管理实践——以大型公共建筑综合体项目为例

    张龙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社会各方、市场和业主对工程品质和审美要求的提高,对设计方和施工方都提出了更高要求,EPC总承包模式应运而生.实践表明,设计牵头的EPC模式在提升项目品质上表现更佳.文章以一个超 40 万m2 的大型公共建筑综合体项目为例,探讨设计牵头EPC模式项目设计、进度控制的管理要点.

    设计管理EPC总承包设计牵头

    基于信息化提升取水在线监测数据准确性的研究

    陈彦喻成楸语刘飞
    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取水在线监测数据是反映取水单位实际取水行为的具体指标,是取水许可管理的基础.文章针对如何提升取水在线监测数据准确性,分别从管理、技术两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思路.根据法律法规及行业管理要求,提出水资源监督管理相关思路;根据取水监测前中后三个时间节点提出五个技术改进措施,依次为"双向互补"技术、缺报预警机制、换表底数记录技术、"水量确认-核定"机制和缺报"水量惩罚"机制,为促进四川省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取水管理取水监测体系数据准确度改进措施

    基于3DE平台的地质勘探建模方法研究

    张玉灯吕胜才
    13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研究了在 3DE平台上基于地质勘察数据库构建勘探数据模型的方法,实现了地质勘探数据在 3DE平台中以三维实体的方式进行可视化展示,并能根据勘探工作的进展及时更新勘探数据和勘探模型,为设计专业提供最新的勘探地质信息,从而解决在 3DE平台中进行三维协同设计时地质信息更新效率低、地质勘探数据不能及时发布到3DE设计平台的问题.

    3DEEK勘探模型数据接口

    基于信息化的水利工程泵站机组健康管理研究

    尚晓君张宇刘红伟常仁凯...
    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大部分水利工程的泵站机组落成时间较为久远,现存泵站机组设备较为老旧,机组故障多发,运行管理形势严峻复杂.为弥补水利工程泵站机组故障诊断、维修能力不足等短板,利用模糊贝叶斯网络实现机组故障快速诊断,并在此基础上搭建集状态监测、综合告警、数据分析、专家诊断于一体的水利工程泵站机组健康管理系统,构建机组及相关电气设备健康状态全过程管理模式,评判泵站机组实时运行状态,指导泵站机组维修养护,提升泵站机组健康管理水平,保障泵站安全可靠运行.

    水利工程信息化泵站机组模糊贝叶斯网络

    数字孪生技术在都江堰灌区小水电站中的应用探索

    吴若艾菲方丽朱星月...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都江堰灌区辖区面积约 2 万km2,辖区小水电站共计 20 座.2023 年,灌区先后被水利部列入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建设名单,目前,先行先试的数字孪生流域渠首枢纽工程已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通过实例分析建设情况、应用效果和总结经验,为都江堰灌区进一步开展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提供参考.

    数字孪生技术都江堰灌区小水电站

    水轮机调速器控制系统对小水电站技术改造应用

    曾作朋江帆张青张民威...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水轮机调速器控制系统对水轮机调速器在功率控制模式下的功率控制策略进行了优化.通过现场试验对比传统控制算法和S曲线控制算法下的功率调节动态响应过程,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线性控制算法相比,S曲线控制算法在功率调节的动态响应过程中,大大提高了调节速度、精度和稳定性;S曲线控制算法在功率调节过程中,采用导叶启动和停止运动时的慢加速方式,有利于防止导叶运动瞬间产生的冲击,缓解水锤效应,降低逆功率调节峰值和功率超调量.研究成果可为水轮机调速器在功率控制模式下的操作提供更有效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智能化监测水电站S曲线控制算法水轮机调速器

    网络RTK与数字测深仪在航电枢纽工程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肖灿明和卫雄
    15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RTK与数字测深仪的集成技术对提高水下地形测量的工作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应用网络RTK流动站和数字测深仪两种仪器,使用集成技术测得龙溪口航电枢纽工程左岸枢纽区的水下原始地形数据,同时使用全站仪进行检核点精度对比,得到的数据满足 1∶500 国家规范精度要求.网络RTK与数字测深仪的集成技术在航电枢纽工程的水下地形测量中具有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等优势,应用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网络RTK数字测深仪水下地形测量

    基于北斗智能化变形监测方法

    冯学敏龙静吴林黛刘强...
    15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地表变形监测方法以人工观测为主,观测周期长,无法及时反映水电站水工建筑物及边坡工作状态和安全状态,不能完整记录各种工况(如地震、泄洪雾化)下的变形过程.基于北斗智能化变形监测方法,将变形监测基准站设置北斗/GNSS系统和倒垂系统能检校基准站表层不稳定和季节性变化,实现将起算基点设在距离被监测工程5km以外并与国家参考站进行联测,解决了监测区域起算基点稳定性问题;该方法提出的"一种大坝GNSS/北斗多路径改正模型优化方法",提高了GNSS多路径改正模型的精度;该方法应用北斗卫星定位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实现实时、连续、快速地完成工程安全变形监测数据采集,做到观测数据快速计算处理、及时分析、及时反馈,达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远程智能化管理要求,在水电站及地质灾害安全监测中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变形监测北斗/GNSS多路径改正模型智能化二滩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