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水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水泥
四川水泥

刘光前

双月刊

1007-6344

scsn79@163.com

0813-5106054

643012

四川自贡市大安凉水井

四川水泥/Journal Sichuan Cement
查看更多>>本刊是专门报导水泥工业实用技术及经验的地方水泥技术系列期刊,设计精美、丰富实用,因此倍受我国水泥工作者欢迎,读者对本刊的评价是“实用性强”。本刊向读者郑重承诺:读后无收益,年终退刊退款。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熟料质量预测的水泥生料配料优化研究

    张异才
    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泥制造业在我国具有完整的工业流程,由于环节的连续性,在生产过程中任一环节都十分重要.水泥生产具有连续性,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高度将影响水泥生产稳定.当前我国水泥自动化控制生料程度不高,大多数水泥厂停步于人工控制的层面.所以大部分的水泥工厂生料配料控制过程都由人工完成,导致人为因素产生较大的干扰性,原料成分的不确定、下料机构不稳定也是影响生料配比的因素,最终产品的目标值来不及调整,需要几次调整原料配比才可以达到相应的生产目标,但该问题的不确定性将产生了数量巨大的不合格生料,对于后续回转窑的煅烧将产生诸多阻碍,最终让水泥的熟料产量与质量都下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结合各种自动化控制技术,旨在稳定水泥生料的质量最终提高水泥熟料的质量.

    水泥熟料生料配料优化研究

    浅谈水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顾余
    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环境保护管理的全过程而言,环境影响评价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项工作会直接影响到全过程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进度.所谓的全过程环境保护管理,则是表示人为环境全部阶段都要贯穿环境保护理念,环评在人为活动建设前期、中期以及后期都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生产活动开展前期环评能够合理的判断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从而可以将环境保护理念落实到实际建设中:;在人为活动完成之后,环评还能结合项目落实情况,不断监管其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结合最终获得的结果科学制定环保方案.因此,能够使环境保护的理念贯穿落实到人为活动当中,实现其长远稳定发展的目的.

    水泥行业环境评价环保

    水泥稳定炉渣基层的组成及路用性能的研究

    刘洋章刘洋刘斯奇姚旭亮...
    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交通运输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9)中明确指出,炉渣、煤矸石、钢渣等可作为路面基层的集料,但并没有提出相应的技术要求.本文结合山西省潞安煤基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所生产的炉渣在屯留城区-老爷山-屯绛水库旅游公路中的应用,从组成性能及路用性能两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水泥稳定炉渣组成性能路用性能

    改善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措施

    李文杰
    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相适应,是保障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基本性要求.文章在概括介绍外加剂的基础上,对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对施工质量影响以及影响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改善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措施,为施工质量的提高提供相应的方法参考.

    外加剂水泥适应性施工质量

    中低热水泥与普硅水泥性能对比研究

    郦亮潘利陆幸王育江...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中热水泥、低热水泥已在水工等大体积混凝土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对中热水泥、低热水泥与普硅水泥进行了性能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三种不同品种水泥在材料组成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普通硅酸盐水泥C3S含量高、C2S含量低,中低热水泥C3S含量低、C2S含量高;中低热水泥比普硅水泥早期水化放热量更低、放热速率更小,混凝土28d绝热温升低2~5℃;中热和低热水泥混凝土早期抗强度发展缓慢,后期强度持续增长,90d以后强度接近甚至超过普硅水泥混凝土,且中低热水泥混凝土体积稳定性优于普硅水泥混凝土,为中低热水泥在相关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意义.

    中热水泥低热水泥水化热绝热温升

    分析水泥质量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要点

    杨远久潘康福
    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泥质量检验是一项重要任务,其检验质量如何直接关乎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也是能否满足当前建筑行业快速稳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进行水泥质量检验的过程中,员工需要认识到做好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并将原有的控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本论文着重于研究分析水泥质量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要点.

    水泥质量检验质量控制工作要点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强度预测研究

    胡顺新殷琪
    1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立RPC强度的的预测方法,本文共配制设计了 16组RPC配合比,并对由此16组配合比制成的试块进行了抗压、折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两个BP神经网络模型分别用于RPC的抗压、折强度预测.通过对网络模型预测值的误差分析,验证了模型预测的准确性,进而利用该模型分析了钢纤维掺量、硅灰掺量、水胶比等影响因素对RPC抗压、折强度的影响规律,并确定了这些影响因素的合理取值范围.对于在实际工程中RPC的配制,可通过本文所建立的模型进行初步适配以减少试验所需的周期和工作量,同时本模型可为RPC配比的优化提供有效参考.

    活性粉末混凝土强度人工神经网络

    混凝土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分析

    王爱华
    1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经营规模和范围也在逐渐的扩大,这不仅要满足国家城镇化建设的需要,也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而混凝土作为施工中常用的原材料,其质量直接关乎工程建设的质量,所以必须采取相应技术手段增强混凝土的性能质量.本文就以混凝土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展开深入分析.

    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性能影响分析

    对建筑工程施工中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的管理要点浅析

    刘鸿森
    1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基础建设不断增加,对建筑工程设计的要求精益求精,对质量要求更为严格.随着建筑工业化的迅速发展,混凝土作为工程结构的重要组成材料,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是在实际应用环节,预拌混凝土管理技术需要更进一步的完善,工程技术人员还应加强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的管理,详细探究管理要点,只有这样才能在全面分析总结和探索过程中把控工程质量,掌握建设工程的发展方向.为此,下文就将以建筑工程预拌混凝土应用作为研究基础,进一步研究预拌混凝土技术的相关管理要点,希望对我国建筑工程的稳定和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建筑工程施工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管理要点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平整度控制措施与分析

    陈增锋
    2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国内的很多新建的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与的路面在建设的过程中主要以沥青混凝土材料为主,沥青路面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一定的平整度,能够在使用的时候提高车辆行驶的舒适度,不仅如此在整个施工和养护的过程中操作也比较方便,现在已经广泛的受到人们的喜爱.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过程中施工者最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平整度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市政道路施工中影响施工平整度的因素,深入了解能够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平整度的方法,希望能够给以后的施工者提供一些参考.

    沥青路面路面平整度平整度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