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范昕建

季刊

1003-403X

wgyxuebao@163.com

028-86137393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下汪家拐街16号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ichuan Continuing Education College of Medical Sciences
查看更多>>反映教学,科研成果,总结工作经验,进行学术交流,促进本院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科研工作的开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开塞露灌肠解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蔡晓玉李莉
    23-2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开塞露灌肠解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便秘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4例存在突出便秘问题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开塞露40mL及0.2%肥皂水500mL进行灌肠,观察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开塞露灌肠组较肥皂水灌肠组开始排便时间更早、腹部症状缓解更快、更少在灌肠过程中加重患者气紧及污染床单,而24小时排便量及腹部症状缓解程度无显著差异.结论:开塞露40mL不保留灌肠用于解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便秘较传统方法效果佳、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开塞露灌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便秘

    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128例临床分析

    王月芳陈钢
    2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自2003年以来开展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128例作为研究组,抽取同期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TLH)11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临床相关指标.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出血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CISH组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最高体温、肛门排气时间、中转开腹与TLH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损伤小,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腹腔镜子宫切除子宫

    回盲部肿瘤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6例分析

    胡兰唐建平
    2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回盲部肿瘤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原因与预防.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回盲部肿瘤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术中发现回盲部存在肿瘤,其中5例已发现腹腔转移,1例漏诊.结论:术前应拓宽思路,正确诊断与鉴别诊断,术中应认真探查以避免误诊.

    回盲部肿瘤阑尾炎误诊

    128例肝病患者血清5'-核苷酸酶及相关生化指标检验结果分析

    刘冰
    2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5'-核苷酸酶(5'-NT)及相关生化指标在各型肝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5'-NT、TBA、CHE、ALT、AST、ALP、GGT,其中对照组36例,各型肝炎和肝硬化128例.结果:各型肝炎及肝硬化组5'-NT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酶活性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各组间差别不大(P>0.05);重度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组部分患者血清CHE低于正常,尤其是肝硬化组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急性黄疸性肝炎组除CHE外,相关生化指标升高非常明显,与其它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5'-NT在肝脏疾病的诊断中是一项较敏感指标,酶活性除CHE之外与其它相关生化指标呈正相关.

    5'-核苷酸酶相关生化指标肝炎肝硬化

    热休克蛋白70与肾功能保护的研究进展

    林燕李著华
    30-32页

    从自由基反应角度探讨多环芳烃的形成机理

    胡启秀赵继俊蒋锦锋向兰康...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参考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从自由基反应角度探讨多环芳烃的形成机理及反应途径,试图为从源头上减少多环芳烃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

    多环芳烃(PAHs)形成机理自由基

    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外伤性截瘫患者生命质量的研究

    姜春华陈从勇
    36-3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提高外伤性截瘫患者生命质量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07年住院患者58例为观察组,以护理程序为工具,施以综合护理干预.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改良式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ug-Meyer)及生存质量自评量表(QOLQ)对两组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的评定,以2006年住院患者5l例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差异,并评估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护理干预1个月和3个月的FIM评分、改良式Fug-Meyer积分、QOLQ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护理程序为工具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帮助外伤性截瘫患者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有效预防并发症,避免二次损伤,提高生命质量.

    护理干预截瘫患者生命质量

    护理不安全因素现状分析与防范对策

    陈澜
    38-3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不安全因素现状,进一步发现问题,探讨防范对策.方法:对我院101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安全护理教育规章制度知晓现状,临床护理中主要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结果:被调查者对护理不安全因素认知情况在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工作性质方面存在差异.临床中主要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理论知识欠缺、法律观念淡薄、业务素质不高,护患沟通不良.结论:消除不安全因素,切实做到为患者提供放心、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安全对策

    外伤性脾破裂的急救护理

    周建琼
    4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对2006年8月~2008年8月收治的45例外伤性脾破裂病人的急救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经急诊抢救后经急救绿色通道送入手术室进行手术;3例经急诊抢救后送ICU进一步治疗;6例经抢救稳定后转普外科进一步治疗,抢救成功率100%.结论:及时、正确、有效的救护是抢救成功的保证.

    外伤性脾破裂急救护理

    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

    陈苹吴红英赵丽华刘海燕...
    4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小儿使用留置针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结果显示影响小儿留置针留置的因素主要为穿刺失败,留置套管脱落,留置套管阻塞,局部渗漏肿胀及静脉炎,针对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留置针影响因素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