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体育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体育科学
四川体育科学

谭其伟

双月刊

1007-6891

sctks@21cn.com

028-85541632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南一环路南三段

四川体育科学/Journal Sichuan Sports Science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身振动训练对老年人移动、平衡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胡坤覃朝玲
    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全身振动(WBV)训练对老年人下肢移动及平衡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 检索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CBM(sinomed)中国生物医学、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收集有关全身振动训练(WBVT)为干预方式对老年人下肢功能性移动、平衡能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截止为2019年12月,文献采取双人独立提取法,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研究、提取数据及文献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5.1软件进行Mate分析.结果 纳入11篇RCT,共计439例对象,文献质量评价中有5篇高质量研究和6篇低质量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全身振动训练组在计时完成"起立-行走"(SMD=-0.73,95%CI-0.94~-0.52,P=0.000)、5 次坐起实验(SMD=-0.44,95%CI-0.70~0.17,P=0.001)用时均低于对照组,在Bery平衡量表得分(SMD=0.97,95%CI 0.66~1.29,P=0.000)、单腿站立时长(SMD=1.33,95%CI 0.71~1.94,P=0.000)方面高于对照组.结论 全身振动训练有利于增强老年人下肢移动与平衡能力,提高自身运动功能,可有效降低跌倒风险.且发现实验组中相对于"仅WBV训练","WBV联合运动训练"在老年人移动能力方面干预效果更好,今后可将WBV作为一种"技能化"的辅助干预手段来增加综合训练计划的训练强度.但受文献数量及质量的限制,还需更多高质量研究支持.

    老年人全身振动平衡移动运动功能Meta分析系统评价

    "体医融合"模式下的青少年健康促进路径研究

    霍鹏宇史曙生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健康中国2030"大环境下的"体医融合"是我国青少年健康促进的重要学科交叉,通过多层设计对体育领域与医疗领域在不同主体方面进行内容融合,相互合作构建成为我国青少年健康促进服务的重要架构.当下我国"体医融合"青少年健康存在应试压力对体育锻炼的影响;体医专业标准对青少年健康划分缺乏认同;医院辐射范围难以满足青少年健康需求等现实困难.完善体医学科健康促进判断标准、建立体医双向资质人才培养体系、制定"体医融合"健康促进路径规划,以期为我国青少年健康促进在"体医融合"的学科交互下有所提升.

    体医融合青少年健康促进路径研究

    湘西州残障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困境与促进策略

    邓珊珊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健康中国"时代背景下,残障学生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其体质健康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采用体质测试法、实地考察法等多种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对湘西州残障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进行调查,了解残障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困境,并结合发展需要提出相应的促进策略,进而提升湘西州残障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以期能为今后有关残障学生体质健康服务提供有力参考.

    湘西州残障学生体质健康特殊教育

    神经经济学视域下大学生体育锻炼知行冲突的综合治理研究

    袁煜闯王嵛
    75-7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知行合一"是我国明代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王阳明哲学思想的核心.纵观我们当代大学生体质下降的棘手问题,利用神经经济学相关知识重新看待当代大学生在体育锻炼上的认知和行为的冲突.神经经济学是神经学与经济学的交叉一门新型学科,近年来受到心理学家和经济社会学家的高度重视,由此来解释很多我们往常无法理解的"黑箱"现象.本文从该视角出发,通过文献研究及理性分析,去探究大学生体育锻炼知行冲突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综合治理方案,为实现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提供一定参考.

    体育锻炼神经经济学知行冲突大学生综合治理

    职教体育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的路径研究

    郭玉江张力王伟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角度出发,根据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探索职教体育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通过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一年的体育教育实践教学,以学校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等多方面着手,有针对性的开展多模块的体育游戏、拓展训练及徒步的活动,从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等多方面促进学生的职业素养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拓展职业素养教育的途径.

    职业素养学校体育改革高职

    我国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体能指标研究综述

    王政委郑富强
    82-84,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运动员体能结构的关系,从体能指标角度梳理了我国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体能的研究成果及现状,为我国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科学训练、负荷监控和运动员选材提供科学依据.

    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体能指标综述

    第十四届全运会积分赛空手道男子组手运动员摔法技术研究

    王建民李静玉卜彦丽
    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文献资料、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分别从摔法技术比赛特征、摔法技术运用特征两个方面对我国男子组手运动员摔法技术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得出:(1)摔法属于复杂的高难度组合技术动作,判罚严格,在比赛中主要出现接腿摔、扫腿摔、别腿摔、夹背摔.(2)组手运动员的摔法运用在总体进攻技术、比赛中具体摔法的运用、摔法运用形式、不同公斤级别运动员、不同比赛时间阶段、不同水平运动员、不同无效情况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针对摔法运用不同特征,提出合理化攻防建议并制定相应攻防对策,为我国男子空手道运动员的摔法技术训练和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撑,提高摔法技术在竞赛中的运用率以及得分率.

    全运会男子组手摔法空手道

    木球运动竞技成绩特征研究

    赵星刘双飞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法对2015-2021年"甬台木球锦标赛"共计6届,前8名杆数成绩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木球竞技运动中,性别对木球竞技的总杆数成绩影响较小,但是年龄对木球的竞技成绩影响比较大,尤其18-50岁年龄段是木球竞技水平发展的黄金期.然而,年龄对木球竞技运动各个赛道成绩影响各有差异,主要表现在短距离赛道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越大成绩越好;而在长距离赛道上不显著(p>0.05),主要表现在距离越长的赛道,成绩也越不稳定.因此,不同赛道长度对参赛队员的杆数成绩影响比较大,距离越长所用的杆数就越多,与总杆数成绩相关性就越大(R=0.628、0.828、0.633且p<0.05).距离越短的赛道与总杆数成绩相关系数就越小(R=0.471、0.408、0.427且p<0.05).

    木球运动竞技成绩研究

    一项北方龙舟竞渡的价值变迁考察——以北京"延庆龙舟赛"为中心

    周德巧周岩张长念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剖析我国北方龙舟比赛的价值变迁和发展理路,运用文献资料、访谈及田野考察等研究方法,分析北京延庆龙舟赛不同发展阶段社会背景、组织形式、竞赛规则、运动技术等的变迁,揭示其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交流价值的累加演变.北京市延庆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政府的支持以及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等都为延庆龙舟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仍然存在自然环境、场地赛制和人才技术等多方面的客观条件限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发展冰上龙舟、引入陆地训练;升级竞赛场地、拓展竞赛项目;培养年轻队伍、引进优秀人才等对策,为北方地区因地制宜的发展龙舟运动提供参鉴.

    龙舟竞渡民族传统体育价值变迁延庆龙舟赛

    四川红色体育旅游产业的基本发展模式研究

    张建张艳
    10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是新时期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即将成为我国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红色体育旅游概述为切入点,从资源和特征两个层面对四川红色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加以分析,并在全面分析四川红色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立足实际,从多个角度出发探究总结具体的发展策略,以期为四川省红色体育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四川红色体育旅游发展模式体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