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体育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体育科学
四川体育科学

谭其伟

双月刊

1007-6891

sctks@21cn.com

028-85541632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南一环路南三段

四川体育科学/Journal Sichuan Sports Science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校园足球活动的育人价值与功能研究

    朱钊朱红军黄越
    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质性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校园足球"育人为本"内涵和"逻辑结构"归属进行分析,基于结构功能主义和符号互动主义研究范式,建构"以体育人"语境下我国校园足球的育人价值与功能理论.得出:(1)校园足球活动在宏观层面拥有承担教育载体的"教育价值";为国育才的"育才价值";丰富学生参与体育运动途径、提供运动内容多样化的"育体价值".在微观层面具有"整合育人资源的显性价值"和"塑造个人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隐性价值";(2)校园足球拥有:"立德树人、健全人格;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培养运动技能、塑造"终身体育"思想;锻炼身体素质、增进健康水平;享受集体欢乐、抒发个人情感;锤炼意志品质、塑造体育精神的六大功能内涵.

    以体育人校园足球价值功能

    红色体育文化在民办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徐明张晓莉王明贾粤莹...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红色体育文化的内涵与研究意义,红色体育文化传承的必要性和重要功能与作用;红色体育文化资源体系建设,红色体育文化的思想理论资源;红色体育文化在民办高校中的传承与利用;红色体育文化融入现代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形式;红色体育文化在高校中传承利用的创新模式;红色体育文化资源体系建设及传承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红色体育文化民办高校体育教育

    核心素养下武术技击教学的价值审视、现实困境与对策建议

    张鑫许晓琴钱红军
    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心素养是学校体育教育目的与学生学习结果的重要中介,如何才能让核心素养转入体育项目教学中,就需要将核心素养的要求指向体育教学.基于此,运用文献资料、访问调查、教学观察、实践探索等研究方法,对核心素养下,武术技击教学的价值进行审视,并对其在现实教学中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安全5个方面的具体实践操作,以期促进学校武术核心素质教育改革,深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

    学校武术核心素养技击教学身心共育价值审视

    运动教育论审思——基于中层理论视角

    左乐徐荣光孙启成陈文金...
    12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中层理论视角,对21世纪初传入我国的运动教育思想加以分析,认为运动教育在国内传播仅注重宏观思想和实践方法的介绍,疏于从"宏观思想—中层理论—微观方法"三级理论层次梳理其思想体系,进而导致解释宏观思想、指导微观实践的中层理论缺失,是运动教育出现思想内核认识不清,实践方法不明的关键原因.由此提出,完善运动教育"宏—中—微"的理论体系构架,从"真实运动情景和运行规律""运动竞赛的胜任力与培养机制""自我决定理论"3方面补齐中层理论,可以为运动教育的本土化提供着实的指导.

    运动教育中层理论运动竞赛

    体育微课的困境破解与路径构建

    董亚琦殷瑛毕楠楠洪亮...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微信、微博、智能手机等都成为获取教学资源的便捷渠道,体育教学也开始步入一个微时代.研究微课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体育微课的制作原则,提出微课模式下中学体育教学的发展策略.研究发现,体育微课具有主题突出;结构完整,便于学生自主学练;教学情景互动真实;呈现动作要领,探究动作规律的特点.目前,中学体育教师对微课内涵认识模糊;体育微课用法不明晰;缺乏体育微课制作技术;微课与体育课程联动不足.提出体育微课的发展策略:以任务驱动为导向,构建导学练为一体的体育微课模式;加强体育信息化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微课制作能力.打造体育微课共享平台,提高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双向联动,融合互补,注重微课的实用性和互动性.

    体育微课应用现状困境发展路径

    体教融合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角色扮演

    舒文港
    128-131,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教融合的对象是青少年群体,学校体育对全民健身开展和体育政策落实具有重要意义,而中小学体育教师抓住体教融合机遇,找到新的角色定位,能更好地使其担负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奠定健康中国建设基础的重要使命.利用文献资料法,分析现阶段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角色现状及其特点,并通过逻辑分析法,找到其角色失调原因并结合体教融合提出新的期待.通过研究发现,体育教师在政策认知、课堂态度和自身行为的均有失调,借助体教融合契机,提出体育教师在角色上应该扮演体育政策的践行者、体育课堂的保卫者、终生学习的教育者和体育文化的传播者的角色新期待.

    体教融合中小学体育教师角色扮演

    体育师范生运动挫折容忍力量表的编制与试用

    宁丽娟李志峰王拱彪
    132-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初步建立体育师范生运动挫折容忍力量表.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初步研制《体育师范生运动挫折容忍力测评量表》.结果:该量表共有16个题目,包含目标设定、一般自信、运动自信、承诺4个因子.运动挫折容忍力量表设置4个一阶因素模型,解释总变异的60.285%.从拟合指标来看,该量表结构模型的x2/df--2.6734,GFI>0.80,CFI>0.90,RMSEA<0.08,基本符合要求,体育师范生运动挫折容忍力量表结构模型适配度较好.信度分析发现,总量表及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介0.7~0.8之间,具有较高的信度.通过对各因子与其对应各题目得分进行相关分析,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复原力评价结构总分与各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39~0.819,且P<0.01).结论:量表信度效度良好,是研究体育专业学生运动复原力的有效工具.从体育师范生运动挫折容忍力总体情况来看,运动挫折容忍力普遍不高.体育师范生在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不同运动项目几个变量上基本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体育师范生在挫折容忍力及各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学科核心素养,体育师范生运动挫折容忍力量表信效度检验

    迷乱与厘清:武术对青少年传播的反思

    张长念刘尚蒙华
    封2,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少年是国家、民族发展的未来,武术对青少年的传播具有"国之大事"意义.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近年来武术对青少年传播的效果进行分析.武术对青少年传播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青少年群体中始终未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总结现阶段武术对青少年武术教学、影视传播、文学传播、舞台演艺以及自媒体传播五种传播方式,反思武术在青少年群体传播中神秘化、文化内涵诠释不足、宣传方式单调、课程内容设置不足和新媒体传播缺乏规范的问题;提出还原武术本真、强调武术文化内涵教育、完善武术课程内容、结合发展武术周边与完善武术自媒体传播途径措施,期望为提高武术对青少年的传播效果提供参考.

    武术青少年传播问题反思

    征稿须知

    封3页